數十家城商行加緊籌劃A股上市

2010-11-01 08:58     來源:中國證券報     編輯:程軼文

  北京銀行、寧波銀行、南京銀行三家城商行2007年上市之後,此後城商行和A股IPO基本“絕緣”,其中200人的股東限製成為擋住城商行上市的關鍵障礙。

  不過專家表示,監管層日前正在通過“新老劃斷”的方式弱化城商行股東超200人的限制,這將對城商行上市構成重大利好,城商行上市進程有望加快。

  股東構成複雜

  按照2006年1月1日開始實施的新《公司法》規定,設立股份有限公司,應當有2人以上200人以下為發起人。正是這一規定中涉及的200人股東上限,讓多家城商行上市計劃不得不暫時擱置。

  相關人士稱,城商行大多由城市信用社重組而來。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城市信用社在中國發展很快,大量吸收了內部職工和社會自然人入股。

  進入90年代,不少信用社因經營管理不善,處於破産倒閉的邊緣。而國家也開始對其進行清理整頓,決定自1995年起在大中城市通過企業、居民和地方財政投資入股的方式,改組信用社,分期分批組建城市合作銀行。原城市信用社的內部職工股和社會自然人股大多轉為對城市合作銀行的股權。

  城市合作銀行此後更名為城商行,在增資擴股過程中又再次吸收了部分內部職工股和社會自然人入股。按照當時的規定是,城商行內部職工持股比例不得超過總股本的20%,單個職工持股的比例不得超過總股本的5%。。

  因為數輪的吸收入股,導致目前城商行股東構成複雜,股東人數龐大。數據顯示,截至2009年末,上海銀行、大連銀行、杭州銀行、重慶銀行股東人數分別為40064人、5219人、1827人、3345人。

  2006年成關鍵點

  有分析人士表示,其實在寧波銀行等三家城商行上市時,銀行股東數均大大超過200人,並不符合當時新《公司法》的規定。

  作為“歷史遺留問題”監管機構還是給予了特事特辦,但是上市後,三家銀行上演的股東暴富神話,使得城商行分散的股東結構引發了各界的強烈關注。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