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7月續發1838億3年期央票

2013-08-06 08:34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林天泉

  中央國債登記結算公司數據顯示,央行7月對2010年7月發行的兩期3年期央票進行非公開續發行操作。市場人士認為,央行“鎖長放短”的流動性管理方式創新,顯示央行貨幣政策操作總體思路是保持流動性合理適中,未來貨幣政策取向依然是相對中性。

  續發3年央票現身

  在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央行特別提到的對部分到期的3年期中央銀行票據開展到期續做,引起市場極大關注。相關操作情況在中債登5日發佈的公告中得到進一步披露。

  中債登網站8月5日挂出名為“10央票60續”和“10央票65續”的債券交易流通要素公告。公告顯示,央行分別在7月15日和7月29日續發行1103億元的“10央票60”和735億元的“10央票65”,債券期限均為3年,續發規模合計1838億元。

  儘管央行未明確續做3年央票的日期和規模,且二季度有不少3年期央票到期,但綜合中債登公佈的央票託管數據看,央行應是在7月首次開展類似的央票續發行操作。中債登數據顯示,1-6月央票託管量凈減少3490億元,與同期根據公開數據測算的央票凈發行量完全一致,也即央行應沒有在上半年進行過非公開的央票發行。

  央行此舉開創在銀行間市場同時運用逆回購和央票工具的先例。據央行公告,在央行定向發行“10央票65續”的次日(7月30日),央行在公開市場開展170億元的7天逆回購。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提到,央行根據一些參與續做機構的當期需要,向其提供必要的短期流動性支援。市場人士分析,央行採用的手段很可能是常備借貸便利(SLF)。

  雙向操作確保政策中性

  央行續發3年央票,在很大程度上超乎市場預期,尤其是在貨幣市場利率偏高背景下,引起部分投資者對央行貨幣政策偏緊或者説放鬆無望的擔憂。

  分析人士認為,投資者的擔憂有一定道理,央行貨幣政策明顯放鬆可能性的確不大。正如央行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所述,“把凍結長期流動性和提供短期流動性兩種操作結合起來,其對流動性影響的綜合效果總體上是中性的,同時兼顧了穩健貨幣政策下保持流動性適中水準和維護貨幣市場穩定的雙重要求”。換句話説,央行依舊認為當前銀行體系流動性在總量上是合適的,甚至是充裕的,而短期資金波動不具有持續性,通過短期工具即可調節。此外,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還提到,下階段,央行將繼續相機開展此類操作。

  3年央票期限較長,在一定程度上會抑制銀行信貸投放和貨幣增長。國泰君安報告表示,基於未來通脹形勢、經濟調結構需要、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總量增速判斷,央行在整體政策方向上仍將保持中性態度,貨幣政策出現放鬆的概率很低。

  分析人士表示,擔憂央行政策從緊也無必要。根據原有公開數據統計,7月央行公開市場凈投放規模為3080億元。

  將到期續做央票統計在內,當月凈投放資金規模會縮水至1242億元。但是,若將SLF的運用考慮在內,7月央行實際凈投放規模可能依然較大。

  不少機構人士認為,央行此次名義上是對2010年兩期公開發行3年央票進行續發,但實際上可能是對部分到期定向票據的展期操作,且操作量低於實際到期量。中債登數據顯示,2010年6月,央票託管量增加950億元,當月據公開數據統計的央票凈發行量則為-2650億元,託管量與凈發行量之間相差3600億元,表明當月央行可能定向發行3600億元央票。機構猜測,這部分定向期限3年,正好在今年6、7月到期。即便央行續做央票將部分到期資金凍結,但仍然有將近一半正常市場投放,很難看出央行有實質緊縮意圖。

  總體看,分析人士認為,通過“鎖長放短”雙向操作,央行希望引導貨幣市場利率回落到合理水準,而不是維持流動性偏緊。記者 張勤峰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