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銅供應過剩預期不變 銅價下降趨勢難改

2013-08-05 10:00     來源:廣州日報     編輯:林天泉

  在市場對中國經濟增長疲軟感到擔憂時,中國政府明確提出:宏觀調控的主要目的就是避免經濟大起大落,使經濟運作保持在合理區間。其“下限”就是穩增長、保就業,“上限”就是防範通貨膨脹。

  鋻於上述積極信號,市場普遍預期第二輪棚戶改造及鐵路建設將成為投資的重點。隨著投資預期的升溫,近期國內外銅現貨市場表現趨於活躍:國內外銅庫存從高位持續回落、國外銅現貨貼水明顯收窄、國內銅現貨由貼水轉為升水並一度擴大至400元/噸。短期市場人氣的改善一定程度上支撐了銅價。

  然而,中國銅現貨需求預期升溫難以改變主導銅價走勢的兩大利空因素:全球銅供應過剩預期不變、美聯儲退出QE只是時間問題。因此銅價下降的趨勢也不會改變。

  隨著銅礦的投産和擴産,全球銅精礦的供應大幅上升,使得全球精煉銅的供應增速高於以往幾年。國際銅研究小組(ICSG )公佈的數據顯示:1~4月份,全球銅礦産量較2012年同期同比增長了約9%。從近期的全球銅礦的供應數據中可見一斑:全球最大銅礦E scondida表示,2013年將産銅110萬噸,同比增長28%;全球第二大銅金礦G rasberg在7月初已經全面恢復生産,這比預期大大提前;蒙古新銅礦奧尤陶勒蓋項目運作平穩,並已經向市場供應銅精礦,設計産能45萬噸;英美資源報告顯示,第二季度銅産量增長14%,遠超預期。

  儘管中國政府給出了托底的政策,但同時強調,我國經濟已步入新的發展階段,必須更加注重依靠轉型升級,不能因為短期的經濟變化而改變政策取向。因此,只要經濟運作在合理的區間內,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並釋放改革紅利的政策將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中國再次出現大規模刺激政策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在銅供應增加而消費相對偏弱的情況下,全球銅供應過剩的預期將不會改變。(經濟參考報)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