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改革不會單兵突進

2013-07-24 10:01     來源:經濟日報     編輯:林天泉

  利率市場化改革涉及經濟運作諸多方面,牽一髮而動全身。未來全面實現存款利率市場化之前,包括商業銀行治理結構、金融機構退出機制、存款保險制度、外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改革將會分步推出

  日前,央行決定全面放開貸款利率管制,由金融機構根據商業原則自主確定貸款利率水準。此舉是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進程中的重要一步。

  利率市場化改革涉及經濟運作諸多方面,牽一髮而動全身。特別是在當前經濟形勢下,無論是“用好增量、盤活存量”,將金融資源配置到國民經濟薄弱環節,還是促進民間借貸陽光化、規範化,防範地方債務及影子銀行風險,以及有效應對“熱錢”衝擊等,都需要進一步發揮資金價格杠桿的調節功能,加快推進利率市場化。

  經過多年探索,我國存貸款利率已基本實現“貸款管下限、存款管上限”的階段性目標。貸款利率下限取消,使利率市場化改革推進到最為關鍵、風險最大的存款利率調整階段。可以預見,利率改革不會罔顧各類配套制度的成熟而單兵突進。未來全面實現存款利率市場化之前,包括商業銀行治理結構、金融機構退出機制、存款保險制度、外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改革將會分步推出。

  經過近年來大規模金融改革,我國銀行業整體治理水準顯著提升,為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奠定了重要基礎。但有關商業銀行破産的法律法規、存款保險制度、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以及資本項目可兌換等,仍未取得明顯進展,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改革進程。特別是利率市場化將改變銀行靠存貸利差為主要收入的盈利模式,“旱澇保收”將被激烈的同業競爭取代,一些經營不善的金融機構將有破産和倒閉的可能。這需要建立一套金融機構破産清演算法律制度,以及完善的存款保險制度,以保護存款人利益,維護社會穩定。

  匯率改革和資本項目可兌換,也是兩大攻堅戰。在當前經濟形勢下,一方面,受國際金融市場動蕩影響,人民幣升值壓力猶存,外貿形勢可能進一步趨緊。貿然啟動匯改,進一步擴大匯率波動區間,或給外貿企業帶來更大衝擊。另一方面,全球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的負面溢出效應,破壞了國際間匯率均衡結構,加劇資本跨境流動。此時擴大人民幣匯率波幅,放開資本項目管理,勢必增加跨境資本進入中國的套利機會,“熱錢”大進大出,將嚴重衝擊金融市場,影響貨幣環境穩定。

  在資本項目可兌換方面,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分類標準,目前人民幣資本項目實現部分可兌換、基本可兌換、完全可兌換的項目數,總體佔全部交易項目的75%。股票、債券、衍生工具、跨境信貸等跨境資本流動規模大的資本項目方面,還有相當多的管制。這是我國金融業乃至實體經濟的一道防火牆,只有在國內金融體系和金融監管機制相當完善之時,實現資本項目可兌換才能水到渠成。

  因此,有人對此次沒有擴大存款利率浮動區間感到遺憾是沒有必要的。事實上,這既與金融監管部門對金融業發展的整體考慮有關,也與我國金融業面臨的內外部環境有關。

  當前,有關方面還需要紮實做好相關配套工作,比如加快發展債券市場、培育金融市場的基準利率體系,加快財稅體制改革、對地方政府和國有企業進行財務硬約束,降低金融機構的準入門檻、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金融服務領域等。這些基礎配套工作的進一步完善,將為全面地利率市場化創造良好環境,從而更好地配置金融資源,支援服務實體經濟發展。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