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理財能力股份制銀行搶眼

2013-07-24 09:50     來源:華西都市報     編輯:林天泉

  製圖 李瀟雪

  銀行理財産品收益回落

  華西都市報:二季度,銀行理財産品的發行繼續增長。從當季到期産品的收益率來看,收益較高的銀行具有如下特徵:産品投資于非標準化債權資産的規模比例較高;通過收益結構的設計來使投資者能夠獲得更高的風險溢價。

  普益財富日前發佈2013年第二季度銀行理財能力排名報告顯示,2013年二季度,銀行理財産品的發行繼續保持增長,發行數量為12332款,發行規模約為13.93萬億元,較上季度增長28.98%。

  其中,股份制銀行仍然是發行主力,其發行數量佔比為42.95%;城商行發行數量佔比為28.27%;國有銀行發行數量佔比為21.91%。

  綜合理財能力:股份制銀行表現優異

  報告顯示,二季度,理財能力綜合排名前10位的銀行依次是:光大銀行、華夏銀行、興業銀行、農業銀行、中信銀行、招商銀行、南京銀行、中國銀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以及民生銀行。其中,股份制銀行7家,國有銀行兩家,城商行1家。

  從分類指標來看,光大銀行各個單項能力均位居前10位,其中風險控制能力位居第一位,收益能力位居第四位,評估問卷得分位居第二位,發行能力、理財服務豐富性、資訊披露規範性分列第五至十位,因此位居理財能力綜合排行榜首位。

  華夏銀行繼續保持在綜合排名第二的水準。興業銀行位居理財能力綜合排名第三。

  發行能力:國有銀行發行量下降

  從發行産品的數量來看,二季度,銀行理財産品發行能力排名前10位的銀行依次是:建行、興業銀行、招商銀行、中行、廣發行、浦發行、工行、平安銀行、中信銀行和光大銀行。

  國有銀行二季度理財産品發行量為2702款,較一季度減少153款,這導致國有銀行和城商行産品發行量的差距顯著擴大,其中交通銀行發行數量明顯下滑。

  收益能力:興業、中行、光大列前三

  根據對二季度到期收益率的統計分析,收益能力排名靠前的銀行依次是:興業銀行、中國銀行、光大銀行、華夏銀行。

  收益較高的銀行通常有以下幾種情況:第一,産品投資于非標準化債權資産的規模比例較高;第二,需要通過提高定價來吸引投資者,多為城商行或者農商行;第三,通過收益結構的設計來使投資者能夠獲得更高的風險溢價,為外資銀行。

  理財服務豐富性:股份制銀行仍居前列

  二季度,銀行理財服務豐富性排名靠前的銀行分別是:中信銀行、渤海銀行、興業銀行、招商銀行、中國銀行、平安銀行。

  其中,中信銀行和渤海銀行産品豐富性並列第一位。中信銀行繼續保持在收益類型、幣種、期限等單項上全面覆蓋的優勢,得分連續3個季度位列所有銀行之首,並且連續兩個季度位列産品豐富性排名第一的位置。

  (華西都市報記者董天剛)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