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新興市場資金全面流出 降準預期升溫

2013-07-23 13:38     來源:廣州日報     編輯:林天泉

  6月外匯佔款餘額減少412億元 年內首降

  昨日,據央行統計,我國6月外匯佔款餘額273887.46億元,環比減少412.05億元。數據顯示,外匯佔款自去年12月份起,截至今年5月,已連續6個月上漲,6月數據則是年內首次環比下滑,表明資金呈凈流出態勢,或加大貨幣市場緊張的壓力。

  專家認為,美國退出量化寬鬆的預期使得資本流向發生改變,可能正在從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國家流出,預計未來數月外匯佔款都將維持低位增長或者負增長水準。隨著外匯佔款的收縮以及熱錢的流出,預計下半年我國資本流入將明顯放緩,甚至出現階段性流出的可能,流動性管理面臨新挑戰,央行降準可能性明顯提高。

  6月新興市場資金全面流出

  此前,多家機構曾經預測6月外匯佔款可能負增長。招商證券統計顯示,6月新興市場資金出現全面流出現象,國際資本流出規模為近一年最嚴重的一個月。“外匯佔款事實上作為市場流動性主要來源,其在5月出現大降,再加上業內對其未來的預期不理想,這也是造成從6月開始就一直在鬧錢荒的重要原因。”一位銀行業內人士表示。

  根據最新數據,6月我國實現貿易順差271億美元,而另據商務部統計,6月外商直接投資(FDI)為143.89億美元,較5月有所上升。國家外匯管理局統計數據顯示,6月,銀行結匯1434億美元,售匯1438億美元,結售匯逆差4億美元,其中銀行代客結匯1389億美元,售匯1308億美元,結售匯順差81億美元。

  外匯佔款年內難有大幅上升

  昨日國家外匯管理局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近期中國跨境資金凈流入趨緩是國際和國內、季節和政策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根據該負責人的表述,中國經濟面臨下行壓力,“看空中國”的市場力量有所抬頭,人民幣匯率升值預期有所減弱。

  在美聯儲退出量化寬鬆的預期下,資金回流美元動力強勁,也直接導致了美元兌人民幣的持續升值。銀河期貨研究中心首席宏觀經濟顧問付鵬認為,下半年人民幣可能會進入一個雙向波動的格局,甚至在香港離岸市場上無本金交割的人民幣已經呈現了大規模的貶值狀態,這跟外匯佔款減少,資本流出等跡象都是比較吻合的。

  從5月開始,新增外匯佔款與此前幾月相比就出現了顯著下降,加上5月出口劇減,原因之一就是之前借道虛假貿易進入的“熱錢”有明顯減少,這主要是由監管部門對短期資本流動加強監管所致。此外,近期泰國、印尼、菲律賓等新興市場股市大跌,資金開始從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流出。分析認為,預計下半年我國資本流入將明顯放緩甚至出現階段性流出的可能。

  業內預測

  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可能重啟

  分析認為,外匯佔款的收縮以及熱錢的流出,都加重了國內流動性的緊張,再加上國內資産結構性錯配,一旦這些短期資本流出,很容易造成流動性緊缺現象。

  民生證券研究院副院長管清友表示,流動性管理面臨新挑戰,央行降準可能性明顯提高,央票暫會擱置,至少逆回購會重啟,以對衝資本流出。也有分析認為,此前央行已連續四週暫停公開市場操作,目前的情況下,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可能重啟。

  交通銀行金研中心認為,下半年外匯佔款增量將明顯下降,預計全年新增外匯佔款2萬億元左右。(文/表 記者李婧暄)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