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託仍“吃老本”難有高增長

2013-07-23 09:49     來源:廣州日報     編輯:林天泉

  新批項目銳減 下半年面臨券商、基金、銀行多方擠壓

  近日,多家上市信託公司公佈了上半年的業績報告或預告。記者分析多家信託公司的半年報發現,在資管放開競爭加劇的“陰影”下,大部分信託公司上半年的利潤仍錄得較高速度的增長,但不同信託公司的業績已經出現分化。

  現象:信託凈利

  增幅最高達80%

  分析人士指出,目前來看中小信託公司由於發行項目較少,利潤增速已經開始下滑。而大型信託公司仍然能夠“吃老本”,預計今年全年業績尚不會遭遇“滑鐵盧”,但下半年新批項目銳減、又面臨大資管下的基金、券商、銀行等各方擠壓,估計高速增長難以持續。

  近日,三家上市信託公司半年度業績報告或快報均繼續報喜,似乎一舉擊破了去年年末專家關於這個行業發展行將“放緩”的預言。

  陜國投A公佈的業績快報顯示,該公司上半年的營業總收入3.59億元,同比大幅增加了74.5%;而該公司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達到1.86億元元,同比增幅高達80.35%。

  而愛建股份由於“2013年上半年下屬子公司上海愛建信託有限責任公司經營業績增長”,其未經審計的業績預告顯示,預計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速達50%以上。根據去年年報的數據來判斷,愛建信託對愛建股份的利潤貢獻度高達七成。

  與此同時,在三家上市公司中最為“不濟”的安信信託,即使該公司去年多個項目頻頻暴露出兌付風險,上半年也未現大面積虧損。其最新公佈的半年報顯示,上半年營業收入共2.17億元,同比增長1.1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1億元,同比僅下降了1.9%。

  此外,由經緯紡機控股的中融信託,其未經審計的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實現信託業務收入24.77億元,同比增長57.7%;實現凈利潤10.9億元,同比增長62.4%。

  説法

  1

  上半年靠“吃老本”

  陜國投表示,其上半年凈利潤的增加主要是由於“手續費和佣金收入、利息收入均有較大增長”。中融信託的財務報表也顯示,今年1-6月其手續費收入達到24.77億元,同比大幅增加了57.78%。該項收入在全部業務收入中佔比超過九成。

  “大多數都是吃老本,上半年做得很多項目都是去年批下來的。”某大型國有信託公司華南地區負責人對記者表示。

  他指出,隨著宏觀經濟環境的放緩,信託公司在風控要求上日趨嚴格,新批的項目越來越少。“估計這個影響要滯後到下半年或者明年才會顯現出來。”他説。

  與此同時,資管業務的放開,短期內暫未如預期中那樣對信託帶來毀滅性打擊。南方某信託公司的高管對記者表示,雖説資管業務“狼來了”,但信託上半年暫時未收到嚴重的威脅,主要是“目前來看,基金、券商和銀行要做這一塊業務,還需要一個較長時間來培育團隊、獲得市場認可等等,所以信託公司在此期間仍有不少生存空間,能夠繼續發展壯大”。

  説法

  2

  信託公司壞賬率

  遠低於銀行業

  即使是信託行業的“差生”,安信信託去年多款信託産品包括泰宇花苑、昆山純高等項目相繼爆出風險問題,但也並未因此而虧錢。該信託公司負責人指出,“銀行業還有一個多點的壞賬率,而信託公司的壞賬率是零。”

  據了解,目前融資方一旦出現信用風險,信託公司可通過尋找第三方接盤或變賣資産的方式收回本息。

  一位信託公司的理財經理對記者表示:“房地産項目要是融資方不還錢,一億元有價值兩億元的地塊做抵押,再加上土地不斷升值。按目前地價打個五六折變現就本息無憂,信託公司還能賺錢。”

  趨勢:大資管競爭與利率市場化雙重夾擊

  雖然各家信託公司上半年成績仍然“驕人”,但信託業內人士對未來並不表示樂觀。某上市信託公司人士笑稱:“我都不建議朋友們買入我自己公司的股票了,今年還能撐著,到明年估計就很難了。”

  上述信託公司華南地區負責人指出,今年以來,其公司新批的信託項目“少了很多”,這對於信託公司今年下半年來説可能會帶來較大的影響。“下半年會沒什麼産品,發行規模會大幅地萎縮。”

  信託公司業務量的萎縮,一方面是來自資管業務的競爭。“競爭壓力大了是肯定的,現在很多政信和地産項目都走基金渠道,而股權質押項目都開始流向券商,發信託的越來越少了。而且基金和券商都有價格優勢。”他指出。

  比如説,據了解,目前走基金的單一通道收費只需要千分之二到千分之五,而信託收費至少要兩個點。“(基金和信託融資成本)差了十倍,對於融資方來説起碼相差了幾百萬甚至幾千萬元。這麼下去,信託的客戶都會被基金、券商搶走。”上述信託公司負責人指出。

  此外,市場認為,利率市場化或會對信託行業帶來利空。招商證券的研報指出,信託目前在融資體系中的角色一是為不符合銀行信貸標準的企業提供融資,獲得管理費用,通常在2~3 個百分點左右,未來銀行為追求更高利差而更多偏向風險資産,會對信託有擠出效應;二是充當銀行資金出表的通道,這一點在8 號文以後已經開始逐步清理。

  業內預計,按照目前的增長速度,今年信託資産管理規模可以衝破10萬億元,但“明年很難再保持這個增長速度”。(周宇寧)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