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對接實體經濟 倒逼利率市場化加速

2013-07-11 14:16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編輯:林天泉

  近期的“錢荒事件”反映出兩個看似非常矛盾的問題:一是實體經濟缺錢導致經濟增長嚴重受阻,二是金融體系大量貨幣空轉導致嚴重通脹。

  國務院辦公廳7月5日發佈的《關於金融支援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反映了中國新一屆領導人在貨幣政策方面的思路大轉型。“盤活存量資金,用好增量資金”的提法表明,以往貨幣刺激政策可能逐漸淡出,虛擬市場的資金將被導入實體經濟。中國金融業,或將進入改革時代。

  7月5日,國務院辦公廳發佈《關於金融支援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 《意見》),我國利率市場化進程有望加速。

  從1996央行正式放開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至今已經歷了17年時間,儘管在此期間存貸款利率浮動區間多次調整,但距離完全市場化仍有一段路要走。

  當前,銀行已採取種種方法試圖繞過利率管制,通過理財産品、信託等方式為實體經濟需求的資金進行 “重新定價”,倒逼利率市場化改革加速。

  近日,國務院《意見》提出,“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更大程度發揮市場在資金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這被市場認為預示著利率市場化將打響攻堅戰。海通國際首席經濟學家胡一帆昨日(7月10日)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意見》構思合理,直指各類問題主旨,但在實際操作中應該首要思考阻礙改革推進的原因,以及改革是否已經産生效果。

  利率扭曲倒逼市場化?

  去年6月,央行宣佈將金融機構存款利率浮動上限調整為基準利率的1.1倍,貸款利率浮動下限調整為基準利率的0.8倍。這被認為是利率市場化大幕的開啟。

  中國人民大學校長陳雨露認為,從國內目前金融市場環境來看,由於利率管制下的存貸款利率與市場利率之間存在巨大差異,金融機構之間的業務競爭和信貸市場上的利率扭曲已經開始“倒逼”利率市場化改革。

  法興銀行中國經濟師姚煒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貸款利率和存款利率浮動利率仍會加大,即使沒有放開也會出現各種替代産品,例如理財産品就是變相的利率市場化。

  陳雨露也曾表示,市場競爭開始驅動銀行通過各種創新業務對現行利率管制進行突破,如發行高利率理財産品變相“攬存”,幫助企業發行短期融資券置換貸款。

  日前,記者向某銀行工作人員表示有意存款,該行工作人員的第一反應是:存款還不如買理財産品,理財産品安全、收益高。特別是前段時間出現“錢荒事件”,有些銀行為吸納存款,其産品收益率提升到了6%以上。

  胡一帆表示,現在很多金融機構都在做金融機構間套利業務,將被監管部門禁止的業務通過理財産品、信託提高收益。特別是房地産開發貸款受到限制,但銀行仍能夠通過信託向房地産提供融資。

  姚煒表示,現在推行利率市場化的緊迫性更高,如果不能儘快推出,導致的結果會是 “改革遇到瓶頸,其他改革很難推行下去”。

  某銀行資金交易員向記者表示,利率市場化後,市場資金價格變動幅度和頻率會很高,如果再發生類似前段時間的“錢荒事件”,銀行不會僅從同業中高利率融資,融資領域將更寬。而能否實現利率市場化,主要取決於政府改革的決心有多大。

  胡一帆表示,利率市場化會導致資源優先配置,加劇銀行競爭,促使銀行創造更多差異化産品,“現在銀行産品趨同,利差已經被固定,利率市場化後會有一個轉變,資金會向合理的方向流入。”

  不過胡一帆也認為,有很多因素阻礙中國利率市場化進程,“中國的金融市場處在分割監管狀態,前段時間銀行間利率突然上漲就是分割監管結果的一個縮影,各相關監管部門單獨審核金融機構資産負債表很難察覺出問題,但是,如果有一個超級金融監管機構,將金融機構表內業務與表外業務一同審核,很容易發現問題。”

  利率市場化時機漸至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公開資訊發現,近期國家頻頻透露出推進利率市場化的跡象。繼去年央行調整利率浮動區間後,今年6月,國務院常務會議和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先後強調“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張承惠透露,我國內年可能取消貸款利率浮動下限。

  此外,有專家學者認為,推動利率市場化進程要配套制度改革,加強金融市場基準利率體系建設,提高上海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的基準性,加快建立存款保險制度,並同步推進匯率市場化改革,完善監管。

  媒體援引《中國日報》報道稱,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前央行副行長吳曉靈在上海參加會議時表示:中國可能在今年底提出存款保險方案。該文還稱,吳曉靈在中歐商學院的會議上指出,央行已將存款保險方案列入2013年重要改革目標。

  而國債期貨即將重新啟動的消息,更令市場對利率市場化充滿期待。業內人士認為,國債期貨的價格變動能準確反映市場預期,有助於形成市場化的利率參考定價;同時,國債期貨還能提高機構管理利率風險的能力。

  胡一帆認為,利率市場化與否不取決於央行是否向外宣佈,借鑒美國、歐洲市場經驗,利率市場化和發達的債券利率市場化相關,所以,應該首先推動債券利率市場化,在此基礎上利率市場化便水到渠成。

  利率市場化成熟後面臨的一個主要問題便是資金流向。對此,姚煒認為,資金應該由市場來配置,同時,政府要控制金融風險,避免金融機構有過高杠桿。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