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金融公司“鬆綁”在即

2013-07-11 14:14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編輯:林天泉

  在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消費”被放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近日,國務院發佈的《關於金融支援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更明確提出:“逐步擴大消費金融公司的試點城市範圍,培育和壯大新的消費增長點,促進消費升級。”

  事實上,發展消費金融的口號提了很多年,近年來也有一些積極的探索。2009年7月,銀監會出臺了《消費金融公司試點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試點辦法》),2010年,中國首批3家中資試點消費金融公司獲批成立,分別是北京銀行發起的北銀消費金融公司、中國銀行發起的中銀消費金融公司和成都銀行發起的錦程消費金融公司,當年還有一家外資的捷信消費金融公司成立。

  據了解,上述4家金融消費公司在2012年都已經實現了盈利。不過仍然面臨競爭優勢不明顯、資金來源困境、盈利模式待解,甚至一些違規放貸的問題。

  4家試點公司基本盈利

  分析人士付兵濤在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我個人對消費金融的前景看好,在銀行公司信貸的發展空間受限時,消費金融在各個銀行都是力爭的,特別是通過信用卡分期的方式。”根據中國銀聯測算,2012年我國銀行卡的使用拉動全國居民消費增長1.15%,進而帶動我國GDP增長了約0.44%。

  銀聯總裁許羅德此前在 “陸家嘴論壇”上表示,我國消費金融市場已進入加速發展的 “黃金時期”。另外根據央行調查推算也顯示,1元消費信貸可以帶動1.5元商品消費。

  消費金融的廣闊前景並不代表消費金融公司一定會有美好的未來。付兵濤表示:“他們也沒有太出色的表現,消費者看的是效率和成本。從資金成本來説他們也沒有優勢,而且銀行的信用卡的分期消費其實發展也很快。”

  中國銀行戰略發展部副總經理宗良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採訪時同意這種觀點。他表示:“從試點的情況看,消費金融公司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並不太理想,業務量並沒有預期的那麼大。”

  不過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儘管4家消費金融公司都很低調,但在2012年至少3家已經實現了盈利。

  北京銀行的消息顯示,2012年,北銀消費金融公司全年實現凈利潤突破4000萬元,貸款餘額超過19億元;成都銀行2012年報也披露了合營公司四川錦程消費金融公司的情況,截至2012年末,公司貸款餘額3.06億元,實現凈利潤920萬元。

  捷信消費金融的數據也顯示,2012年公司共發放近296萬筆貸款,總金額77億元,整體盈利約5000萬元。儘管中銀消費暫未披露相關情況,業內人士稱或已實現盈利。

  未來多重困境待解

  有不願具名的分析人士認為,要擴大消費金融公司的試點範圍,《試點辦法》中的多項規定或成為限制條件。比如要求“消費金融公司的主要出資人應為境內外金融機構和銀監會認可的其他出資人,必須具備5年以上消費金融從業經驗,資産總額不低於600億元人民幣”,這就把一般的企業排除在外。

  另外,試點階段的消費金融公司經營的業務,不包括個人信用貸款中佔比最大的個人住房按揭貸款和車貸。而家用電器、電子産品等耐用消費品和家庭旅遊、婚慶、教育、裝修等消費事項,國人一般也不願意透支消費。

  宗良表示,預計新出臺的“消費金融公司管理辦法”會在經營領域和補充資金來源方面有所放開。至於消費金融公司不能吸收存款,宗良表示:“出於風險的考慮,非存款類的金融機構肯定是不能向公眾吸收存款,但是可能出臺具體措施允許發行一些債券來融資。”

  消費金融公司面臨的困境不止於此。上述分析人士也表示,銀行也是消費金融公司強有力的競爭對手:“無需抵押和擔保是消費金融公司有別於銀行貸款的突破,可是單筆小,成本高,風險也更高。加上近年來銀行也推出了無擔保無抵押的信用貸款,和消費金融公司相比利率可能還更低。而在消費的便捷上,消費金融公司的貸款又比不上信用卡方便。”

  除了消費習慣和外部的競爭,消費金融公司成立時間較晚,也存在風控方面的缺陷。《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此前就曾了解到,有消費金融公司在學生不知情的情況下就違規給學校發放以學生名義申請的貸款。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