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砸盤民生銀行暴跌 發債補血200億可轉債今上市

2013-03-29 09:11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范樂

遭砸盤民生銀行暴跌發債補血200億可轉債今上市

  監管新規砸盤 民生銀行28日暴跌

  中新網3月29日電 近日,銀監會發新規重拳治理理財産品,銀行股聞訊全線暴跌。其中,民生銀行受傷最為嚴重,28日A股市場一路跌停,H股一度跌逾8%領跌銀行股。有機構分析認為,受此影響民生銀行的理財産品業務增速或將放緩。

  銀監會新規砸盤 銀行股股價全線暴跌

  繼要求各銀行自查自糾之後,監管層終於直接向銀行理財資金池“開刀”了。近日,銀監會下發了一份《關於規範商業銀行理財業務投資運作有關問題的通知》,明確要求,商業銀行應實現每個理財産品與所投資資産(標的物)的對應,做到每個産品單獨管理、建賬和核算。

  《通知》還要求商業銀行應當合理控制理財資金投資非標債權資産的總額,理財資金投資非標債權資産的餘額在任何時點均以理財産品餘額的35%與商業銀行上一年度審計報告披露總資産的4%之間孰低者為上限。

  這一通知的發佈,也被業界認為是銀監會規範資金池業務的最新舉措之一,是銀監會對理財産品投資監管祭出的一記重拳。

  受銀監會消息影響,金融股成為這次暴跌的做空主力,28日大盤大幅跳空低開,瞬間跌破2300點,直奔年線位置。28日早盤,早盤民生銀行、興業銀行、平安銀行等多家銀行股一度跌停。

  多位分析人士稱,銀監會出理財新規,直接打擊銀行利潤,並嚴控影子銀行,導致市場流動資金趨緊,遭受雙重打擊,這一消息是影響銀行股開盤低開暴跌的直接原因。

  獨立研究機構莫尼塔分析指,如果《通知》嚴厲執行,部分股份制銀行的理財産品發行會受到限制,引發盈利及流動性的負面拖累。《通知》可能成為市場對銀行板塊情緒的分水嶺,樂觀情緒在逐漸消耗而政策引發的不確定性以及對進一步收緊的擔憂將引發A股市場股份制銀行的調整。

  民生銀行“最受傷”:H股領跌A 股一路跌停

  此次銀監會發通知加強管理理財産品,銀行股聞訊全線承壓,其中,民生銀行“受傷”最為嚴重。

  28日,民生銀行A股自早盤開盤起一路幾近跌停,最終收跌9.62%。民生H股同樣跌勢迅猛。民生銀行H股(01988)跌逾6%,並一度跌逾8%。

  機構認為,此次最受影響的是積極發行這類産品的小型銀行,當中包括民生銀行。據業內分析,通知對銀行而言,最重要的影響在於倘不按要求管理非標準債權投資,銀行將不能敘做新的業務;而整改不到位的存量投資,也要佔用銀行的資本。

  在新規管之下,理財産品投資于非標準債權資産的比重,要少於35%,或銀行總資産4%。由於今年底前須符合新規定,故而民生銀行的理財産品業務增速或將放緩,至於需否為理財産品撥出額外資本以符合新規,暫仍未能確定。

  發債“補血” 民生銀行200億元可轉債今日上市流通

  2013年可轉債市場存在供需雙向擴容趨勢,可轉債已經成為上市公司選擇再融資方式的重要工具。

  民生銀行也將目光鎖定在了發行可轉債上。民生銀行日前發佈公告稱,其3月15日發行的200億元可轉換公司債券將於今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流通。

  據悉,民生銀行此次可轉債發行是過去兩年來全球最大的可轉債發行,也是18個月以來A股市場最大的公開發行項目。此外,這也是A股市場上首單將網下申購分為A/B類的可轉債發行,其中網下A類申購下限5億元,鎖定期一個月;網下B類申購下限1億元,無鎖定期。

  數據顯示,民生銀行此次可轉債發行網下A類申購達242倍超額認購,網下B類及網上申購達272倍超額認購,創造了2007年以來A股市場50億元以上規模可轉債發行的超額認購記錄、2009年以來A股市場50億元以上規模股本發行的超額認購記錄。

  業內人士認為,再融資為上市公司提供了一條融資渠道,不過和新股發行一樣,也可能造成對市場“抽血”的不良影響。再融資不可無序擴張,監管層應加強對再融資的規範,加大相關資訊披露,確保募集的資金用在刀刃上。(中新網金融頻道)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