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保公司“不務正業” 違規放貸成常態

2013-01-09 14:32     來源:中國經濟網     編輯:范樂

  編者按:拓寬民營資本投資渠道,扶持中小企業融資是我國經濟未來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在這種情況下,個人的創業熱情也被極大的帶動起來。然而,在幫助中小企業融資的過程中,卻有一些機構打著幫助企業融資的“幌子”幹著“坑錢”的勾當。對此,中國經濟網記者特別整理了目前擔保行業中所出現的各種“陷阱”,以備讀者和有需要的企業主參考。

  按照國家規定,擔保公司最基本的贏利點在於對貸款企業進行擔保,幫助企業從銀行拿到資金,擔保公司可從中收取佣金。然而,由於目前市場中的擔保公司良莠不齊、魚龍混雜,部分擔保公司只是打著擔保的“幌子”實際上卻幹著違規甚至違法的勾當。

  一位擔保行業資深專家表示,在高額利益的驅動下,部分擔保公司經常出現違規操作的情況,收取高額的利息是他們的主要業務,很多中小企業或個人需要短時間內週轉資金,也是迫於無奈,如今的擔保公司已經不再是金融媒介,而是淪為放高利貸的了。

  違規操作導致昔日擔保業“大佬”資金鏈斷裂

  2012年初擔保業“老大”陳奕標旗下的北京中擔、廣州華鼎及創富三家擔保公司陷入流動性危機。消息一齣,銀行頓時採取行動、債權人蜂擁而至,擔保行業中最大的擔保體系開始瓦解。

  據了解,一般正規的擔保業務流程是:企業提出擔保申請——擔保公司受理企業申請,對項目進行實地調研,出具調查報告——公司評審會會議——擔保公司、銀行、企業簽訂相關貸款、擔保合同——銀行放款,擔保公司正式承保——擔保公司進行保後跟蹤監督——企業到期償還貸款,擔保項目終止。然而陳奕標卻打造出一個“分貸款用”模式。簡單來説,這個模式就是中擔説服借款企業先基於中擔公司的擔保獲取銀行貸款,然後以“借款”或“理財”的名義將其中部分交給中擔公司。針對不同企業,中擔“截留”的比例不一,一般在30%~50%之間。

  據悉,由於中擔名氣大,和銀行關係“很好”,有的企業到銀行去辦貸款,銀行會向其推薦中擔。而如果有企業直接去銀行辦貸款辦不下來,中擔的業務員也會主動找到府來幫助其做擔保,隨後貸款便會很快下來。另一種情況是,因為中擔“截留”貸款的同時會承諾支付給企業“截留”資金年息12%~18%的回報。即便這份回報的一部分用於企業支付銀行貸款利息,剩餘凈回報往往也有5%~11%,對企業來説相當誘人。隨著客戶的不斷增加,中擔“截留”下來的資金也越來越多。

  知情人士曾向媒體透露,陳奕標曾希望打造一個集合各種金融牌照的民營金融集團“中擔資本”,確立了打造擔保——典當行——拍賣行——小額貸款公司——村鎮銀行的金融擔保産業鏈戰略。據不完全統計,除了華鼎和創富,中擔擺上臺面的關聯公司就包括北京銀橋典當、北京龍盛源小額貸款、北京凱龍創業投資基金、廣州華禦典當、廣東怡安投資諮詢等。與此同時,中擔配套關聯公司還投資了中恒聚擔保公司、國民華信擔保公司、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RCON(中文名“研控科技集團”)、美國OTCBB場外櫃檯交易系統掛牌的APXG、美國亞瑟爾資本投資有限公司。2010年年底,陳奕標又耗資2.51億港元收購香港上市公司泰潤國際(現更名為中國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和嘉禹國際(現更名為中國投融資集團)。這些廣泛的投資似乎印證了部分陳奕標佔用鉅資的去向。

  然而陳奕標怎麼也沒有預料到隨後的形勢急轉直下,先是其投資的數家公司都處於長期虧損狀態,然後是曾被中擔內部寄予厚望的北京龍盛源小額貸款公司沒能如願轉成鄉鎮銀行,緊接著陳奕標在美國投資的公司又生不逢時,趕上了2011年中概股全軍覆沒。

  而在自己的老本行上,和中擔關係“良好”的銀行態度也變了。先有融資性擔保機構的清理與整頓,接著受民間借貸危機影響,多家擔保機構出現問題,以至於2011年下半年,國有銀行收緊了擔保政策,要求提前還貸和只收不貸、暫停民營擔保公司貸款業務等措施。企業的經營環境更加惡化,很多中小企業或無法獲得銀行續貸,或無法歸還到期貸款,甚至出現本來有還款能力的貸款企業也不還款的情況,從而使擔保公司代償規模和代償率增加,資金壓力大增,直接導致了三家擔保公司的資金鏈斷裂。

  部分擔保公司“肆無忌憚”辦理違規放貸

  如果説原來的中擔、華鼎還算是“挂羊頭賣狗肉”的話,那現在的部分擔保公司就是明目張膽的違規放貸甚至從事高利貸生意了。

  據媒體報道,一家北京某擔保公司的員工表示,銀行放貸比較慢,我們的比較快,一天就可以下來。一般來説每個月14%到15%的利息,也就是説,10萬塊錢每月還1.5萬,100萬每月還15萬。當記者提到這樣的利息比銀行要高出很多倍時,這位工作人員回答説,無抵押這個利息已經不算高了,我們跟民間借貸利息相差無幾。

  還有擔保公司表示,可以為無房無車的客戶辦理大額信用卡。但是,辦這樣一個大額度信用卡,擔保公司的收費高達15%。以30萬額度為例,光服務費就要支付4.5萬元。辦下大額度信用卡後,擔保公司幫客戶聯繫套現的商家,做一個虛假的消費記錄,以信用卡分期付款的名義把三十萬刷到商家的賬戶上,商家扣除千分之三的好處費,再將近三十萬餘款打到客戶的賬戶上。

  據悉,按照國家相關行業規定,“民間借貸的利率最高不得超過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的四倍”,而此類擔保公司放貸利率為銀行的十倍,甚至幾十倍。一些擔保公司在確定尋求擔保者具有足夠的抵押資産和償還能力後,將佣金業務逐漸淡化而轉變成赤裸裸地放高利貸。更讓人擔憂的是,這種業務在目前的擔保業可謂隨處可見。

  根據北京工商局資料顯示,目前北京僅名稱帶有擔保字樣的公司就有5000多家。但是加入行業協會,真正做擔保業務的僅有170家左右。其餘相當一部分擔保公司都挂著“擔保”的頭銜,卻從未做過一筆擔保業務。

  擔保公司吸收公眾存款涉嫌“非法吸存”

  另據媒體報道,擔保業從業人員付小姐曾爆料,“老老實實幹擔保是掙不到錢的。”她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如果一個擔保公司註冊資本1億,最多能擔保6億額度,按擔保手續費2%計算,一年下來就1200萬,算上存在銀行風險金的利息1000萬,總共一年利潤2200萬。扣除相關費用一半、25%的所得稅、未到期責任準備金按照收取手續費的50%收取,還有按照擔保責任餘額的1%提取補償風險金,一年下來凈利潤也就200萬-300萬,但卻要承擔著6億資金的風險。付小姐説,擔保公司也沒那麼傻,他們有自己的賺錢路子。他們會幫忙“推銷”各種私募業務以及理財産品。

  而近段時期也有媒體報道,多家擔保公司以承諾獲得高額回報為誘餌,面向不特定人群吸收公眾存款或銷售“理財産品”。各地公安機關也是在接到舉報後迅速出警,及時制止這類公司的違法行為,並依法抓獲涉案人員。

  付小姐告訴記者,那些擔保公司所謂的高收益“理財産品”,年化收益率可達二三十,非但門檻較高不説,而且也沒有任何的風險保證,一些擔保公司僅僅只有一個營業執照,甚至連擔保資格證都沒有。可是即便這樣,在利益的驅使下,這些擔保公司依然受到很多消費者的垂青,他們每次推出的價格幾十億的理財産品,幾日內就會被搶購一空。

  專家指出,此類擔保公司最大的風險就是資金鏈斷裂問題,由於擔保公司以“理財”的名義吸引來的民間資金本身利息就很高,必然要尋找更高利息的貸款下家,一旦投資項目出現風險,勢必引起整個利益鏈條的崩斷。這樣一來,出現近兩年來的河南、廣東等地某擔保公司人走樓空,消費者討要資金無門的場面屢見不鮮。

  2010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中國銀監會、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資訊化部、財政部、商務部、中國人民銀行和國家工商總局聯合發佈《融資性擔保公司管理暫行辦法》明確規定,融資性擔保公司不得從事吸收存款、發放貸款、受託發放貸款、受託投資等活動。

  北京信用擔保業協會負責人告訴記者,吸儲放貸、代辦信用卡,這些都不屬於擔保公司業務,“擔保”二字不過是騙子公司挂的一個幌子。並提醒廣大消費者,應當提高風險防範意識,不要貪圖一時便宜。

  行業混亂百姓還需“擦亮眼睛”

  對於有此類需求的中小企業或個人來説,如何選擇正規的擔保公司,在與擔保公司打交道時應該注意什麼?對此,業內專家給出了兩點建議:

  第一、銀行不能做的違規貸款,擔保公司肯定是不能操作的。連銀行都不能隨便承諾客戶貸款一定能夠成功,所以擔保公司更不能去向你做任何的承諾。擔保公司是為客戶的貸款提供擔保作為銀行借款第二還款人的身份出現的,所以擔保公司不是貸款一定成功公司。如果你自己都懷疑自己的資信條件是否可以通過銀行審核的時候,還有人在告訴你我們一定能幫你辦成貸款的時候,你不可隨便相信。

  第二、擔保公司既然是為你的貸款提供擔保服務的,那麼擔保費當然只能在貸款實現的時候交付,並且嚴格按照國家規定的擔保費率計收,正規的擔保公司不會額外收取任何客戶所謂的手續費、家訪費、材料費的。而且如果貸款不成功,擔保公司一定是分文不取的。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