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供應量接近100萬億 “超發”貨幣去了哪

2012-11-21 09:25     來源:中國經濟週刊     編輯:范樂

  GDP和CPI都被低估了?

  “中國的M2/GDP比值高於美國數據,更多反映了中國不發達的資本市場,而不是貨幣超發。”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投資銀行部董事總經理王慶告訴《中國經濟週刊》,“中國M2主要體現了儲蓄和金融財富的需求,你要把美國的債券市場、股票市場和貨幣市場都弄在一起,這個金融資産的規模要遠遠大於中國,而中國的M2基本就是中國所有的金融資産。”

  早在1991年,現任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的易綱,在《中國經濟評論》發表了《中國經濟改革過程中的貨幣化進程》一文,其在文中發問:為什麼改革以來中國貨幣供給的增加,遠遠高於國民生産總值(GNP)增加值與物價指數增加值之和。

  在分析了價格指數偏低假説、被迫儲蓄假説之後,易綱認為,我國經濟改革過程中貨幣供應的增長率持續高於GNP增長率和通貨膨脹率之和所多出的“超額貨幣(excessmoney)”,主要是被市場化改革推動的貨幣化所吸收。

  所謂貨幣化,是指當年農産品市場化、鄉鎮企業、民營企業的增長帶來新增的額外貨幣需求,從而使經濟運作中貨幣用量增加。在20世紀90年代之後,以土地招拍挂和住房改革為代表的實務貨幣化更是吸納了貨幣供應量。

  周小川在《國際金融危機:觀察、分析與應對》中稱,由於過去中國所統計的實體經濟只涵蓋物質部門、不包括服務業,所以,隨著市場化程度不斷加深及經濟快速發展,貨幣供應量很快就超過當時統計口徑的“實體經濟”的需要,表現為超經濟發行,即所謂“貨幣超發”。但實際上,貨幣供應不僅是滿足實體經濟的需要,還需滿足服務業及金融市場的需要。

  一家知名機構首席經濟學家這樣告訴《中國經濟週刊》:“易綱和周小川的提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但他們並不能進行量化解釋,雖然一部分超額貨幣是被各種貨幣化用掉的,而多少是被剩餘形成了通貨膨脹呢,這才是民眾抱怨貨幣超發的直接原因。”

  一些經濟學家認為,解釋“變數”之謎,一種可能是中國GDP被低估了,另一種可能是CPI被低估了。

  朱海斌傾向於後者:“我們注意到,CPI只是統計房租而沒有統計房價,因此貨幣超發的一部分可能是被房地産市場(包括土地)吸收了。”

  但從1990年至今,我國的貨幣供應量幾乎漲了60多倍。即便算上房價上漲,同期的物價水準似乎也沒有這樣的規模漲幅。因此也有一些學者認為,GDP被低估也是重要因素。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