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萬億險資首輪選秀 9家機構入圍基金獨佔7席

2012-09-29 08:58     來源:中國經濟網     編輯:王偉

  6萬億保險資金委託投資的 “大蛋糕”,對機構的吸引力不言而喻。昨日(9月26日),保監會公佈首批獲得有資格受託管理保險資産的機構名單。首批名單中,只有9家機構,其中7家為基金公司。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在上述結果正式公佈之前,基金公司專戶部門已經積極調研各保險公司,摸底其真實投資需求。部分先行一步的基金公司已開始參與保險公司的産品招標行動。

  首輪選秀基金成主力

  在保監會公佈競爭保險資金機構資格條件中,其明確規定基金公司需要兩個條件:取得特定客戶資産管理業務資格三年以上、最近一年管理非貨幣類證券投資基金餘額不低於100億元。

  根據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統計,截至今年6月30日,共有華夏、嘉實、易方達、南方等33家基金公司滿足上述條件。

  在此之前,保險資産管理公司一直獨享管理保險資金的權力。由於相對封閉並可坐享保險資金的管理費收入,除個別大型保險資管公司外,多數公司的投資能力平平。為提高6萬億元保險資金的整體運作水準,同時引入競爭者,今年7月,保監會發佈了 《保險資金委託投資管理暫行辦法》,允許保險公司在保險行業外挑選投資管理人,即證券公司、證券資産管理公司、基金公司等專業投資管理機構來接受保險公司的委託作為投資管理人。

  對於致力於積極開拓非公募業務,尤其是專戶業務的公募基金而言,這顯然是一塊不小的蛋糕。

  據一家基金公司負責申報資格人士透露,基金公司向監管部門提供的險資專戶材料與報批一個新産品類似,包括書面報告、決策文件及承諾函、可行性報告、制度文本及系統説明、組織架構及專業團隊説明等。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自新政頒布後,符合要求的基金公司積極投入材料籌備中,多家基金公司向保監會提交了相關材料。

  在昨日保監會正式對外發佈的入圍名單中,有7家為基金公司:博時基金、大成基金、華安基金、海富通基金、華泰柏瑞基金、嘉實基金、諾安基金。另外兩家是上海海通證券資産管理有限公司和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

  “首批名單,沒有想像中的多。看來,保監會對資格的審批還是很嚴格的。”一位基金公司的專戶部門人士感嘆道。

  參與險企産品招標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多方了解,由於新政剛頒布不久,絕大多數保險公司仍在集團內部繼續走流程,相關具體工作對接與安排還在細化過程中。不過,少數動作迅速的保險公司已發出了招標資訊。

  嘉實基金保險業務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保監會新政策出來後,公司相關業務人員就已拜訪了幾十家保險公司,了解他們投資的真實需求以及風險偏好。由於和保險公司過往有長期合作,公司目前也在和幾家保險公司進行更深入的了解和溝通。”

  “我們也已經參加了幾家保險公司發出的産品招標行動,相關産品的設計已經在和保險公司溝通之中。目前,公司還是計劃充分把握住我們在二級市場上積累的優勢,同時進一步嘗試對新産品的開發。”該業務負責人進一步表示。

  一位合資基金公司專戶負責人也明確表示:“通過前期走訪,我們已經和幾家保險公司進行了深入接觸,了解他們的投資需求,包括就提供權益類、固定收益類等産品進行溝通。目前已參加個別保險公司的産品招標資訊。”

  “目前,保險公司買公募基金的願望呈下降趨勢。公司也希望通過保險資金的專戶業務來彌補,並擴大這塊業務的規模,畢竟這也是專戶業務的新市場。”上述專戶負責人表示。

  深圳某基金公司的有關人士明確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公司目前也在和保險公司溝通産品設計方面的細則。

  固定收益和絕對收益需求爆發

  一家已拿到資格的基金公司專戶人士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我們負責機構銷售的同事,走訪了10多家保險公司。我們發現保險公司,尤其是大型保險公司在這方面的需求還是很大的。保險公司目前對固定收益類産品、股指期貨、對衝類産品有著明顯的偏好。由於每家保險公司對産品的期望收益率不同,調查的整體情況顯示,保險公司期望的年度收益率,應該是在通脹至10%的區間。”

  由於保險公司的資産投資,實際上是公司資産與負債的匹配過程,不同時間內對資金回報也不盡相同。“以往保險資産的投資更多集中于有確定收益類産品的投資,比如:長期債券、長期存款等。現階段,我們了解保險公司對固定收益類産品以及絕對收益産品的需求比較集中,例如:股指期貨、對衝類産品。同時,也有保險公司對權益類産品有投資需求。”作為基金業內最早成立保險業務部門的嘉實基金,其保險業務相關負責人表示。

  華泰柏瑞基金公司專戶負責人也表示,此前和不少保險公司進行了溝通,他們最感興趣的是特定資産管理的投資範圍和以絕對收益為目標的盈利模式。(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