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銀行上半年盈利增速下降

2012-09-03 10:04     來源:金融時報     編輯:范樂

  工行剛剛發佈的2012年中期業績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該行以實現凈利潤1232.41億元穩居國內商業銀行之首。不過,受複雜多變的經營環境影響,工行利潤增幅亦不可避免地出現了放緩態勢。截至今年6月末,該行凈利潤增長幅度從去年末的25.6%降至12.5%,且不良貸款額出現“上升”。

  在8月30日晚間舉行的業績發佈會上,工行董事長姜建清、行長楊凱生針對市場和投資關注的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上半年盈利增速下降 調息影響不大

  針對工行盈利增長放緩的原因,楊凱生分析説,一是與銀行的盈利能力和宏觀經濟高度相關,今年的經濟增速明顯下滑,銀行業的盈利增長幅度有所下降是很正常的;二是在於銀行的主動調節。

  最近兩個月利率市場化腳步陡然加快,直接影響到銀行的息差水準及盈利能力。中報顯示,工行今年上半年凈利息差和凈利息收益率分別為2.48%和2.66%,同比分別下降1個基點和上升6個基點,比2011年全年分別下降1個基點和上升5個基點。但中報稱,由於降息政策集中在本報告期的末期及期後,對本報告期凈利息差和凈利息收益率的影響不大。楊凱生表示,經過近期兩次非對稱降息調整,工行利潤在7、8月的影響已經顯現,凈息差水準有所下降。工行已通過6種息差變動情況的壓力測試,最壞結果在可承受範圍之內。

  楊凱生認為,中國的銀行業要保持盈利能力的可持續增長,需要調整資産結構和盈利結構,除了關注利潤的增長幅度外,還應更多地關注銀行的資産品質、資産結構、負債結構等。這些因素決定著未來的盈利能力。

  中間業務增幅放緩

  今年上半年,銀行業的中間業務收入增速均普遍放緩。中報顯示,2012年上半年,工行實現非利息收入614.28億元,同比增加32.44億元,增長5.6%。中報稱,這是由於工行主動適應市場環境、監管要求和客戶需求的變化,推進中間業務轉型發展,積極開展産品與服務創新,培育核心競爭能力,為客戶提供價有所值的服務,同時積極落實各項監管要求,切實保護消費者權益,穩固客戶基礎優勢。

  針對中間業務收入增速放緩,中報稱,根據宏觀環境變化和金融監管要求,工行加大對小微企業發展支援力度,對小型微型企業貸款停止收取承諾費、資金管理費,嚴格限制收取財務顧問費和諮詢費;全面梳理和規範收費管理,從4月1日起實施《中國工商銀行服務價目表》(2012年版)。報告期資産託管、擔保及承諾、部分個人理財和投資銀行業務收入同比減少。受進出口貿易總額增速放緩、匯率波動等因素影響,結算清算業務收入增幅趨緩。受資本市場振蕩調整影響,基金銷售及託管、第三方存管等業務收入同比減少。

  楊凱生亦表示,市場普遍認為中間業務收入增速較低是由於股改以來,每年工行中間業務收入年複合增長都在40%以上,今年上半年中間業務收入佔整個營業收入比重20.9%,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4個百分點。今年經營環境的變化,對有些業務的發展收入的增加有著直接的影響,比如與資本市場高度相關的一些中間業務收入今年上半年增長非常緩慢。

  不過,值得關注的是,工行中間業務中一些新興業務增長較快,比如貴金屬業務、代理個人理財業務、信用卡業務等,説明工行中間業務有新的發展潛力。楊凱生表示,銀行業不應依賴利差收入,而要繼續積極發展中間業務,關鍵是要提升創新能力。

  資産品質保持穩定 房地産貸款風險可控

  中報顯示,截至上半年末,工行不良貸款餘額751.25億元,增加21.14億元,不良貸款率為0.89%,較2011年末下降了0.05個百分點,同時撥備覆蓋率則較2011年末提高了14.48個百分點至281.40%。

  針對上半年工行不良貸款一升一降的情況,姜建清表示,由於工行前幾年信貸增長比較快,今年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再加上全球經濟危機的影響以及國內經濟轉型過程中産能過剩問題凸顯等交織在一起,對銀行的不良貸款形成了較大的壓力。為此,工行年初曾預計不良貸款可能會出現雙升,並力爭將不良率控制在1.2%以內。從目前看,情況好于預期。

  姜建清稱,截至6月末,工行關注類貸款佔全部貸款的比重為2.95%,比年初下降了3個百分點。特別是關注類貸款,二季度末比一季度末下降85億元,逾期貸款與年初的比例持平。此外,工行上半年計提了貸款減值損失190.29億元,同比增加22.35億元,使得撥備覆蓋率進一步達到了281.4%,撥貸比達到251%,因此總的來説資産結構基本保持穩定,總體風險可控。

  中報顯示,截至上半年末,工行的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貸款餘額較2011年末減少23億元,不良貸款率為0.67%,較2011年末下降了0.06個百分點,現金流全部覆蓋與基本覆蓋貸款合計佔比近98%。

  另外,針對媒體關注房地産貸款風險問題,姜建清表示,工行對於房地産貸款持審慎的態度,首先對房地産的開發貸款總體上是促進貸款餘額下降的政策,到6月末,房地産開發貸款餘額為4983.7億元,比年初下降了206.56億元,不良率為0.90%;其次鼓勵個人住房貸款需求,截至6月末,個人住房貸款餘額為12016.53億元,比年初增加250.89億元,不良率為0.38%,總體風險可控。

  姜建清説,由於房地産貸款週轉速度比較快,今後每年對品質好的開發商貸款還是要發放,但會採取非常嚴格的風險管理,嚴格監督貸款的投向用途,嚴格按照項目的銷售進度收回貸款,對貸款客戶的信譽度做詳細的評估,做好足夠的貸款抵押,根據市場價格的變化及時做好追加抵押。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