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間債市流動性催促制度創新

2012-07-30 16:08     來源:經濟日報     編輯:范樂

  “流動性通常意義上等同市場的有效性,一般來説市場的流動性越高,發現價格的效率越高,配置資源的效率也就越高。”中央結算公司副總經理白偉群認為,金融市場最重要的使命是高效配置資源,要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最重要的一個手段就是通過供求競爭來有效發現價格。

  對比銀行間債券市場與交易所債券市場的數據可以發現,3年前企業債在兩個市場的存量比例是96︰4,現在這個比例變成了88︰12。3年時間交易所企業債的存量從4%上升到了12%,這種變化最主要的原因是轉託管,從銀行間市場轉託管到交易所市場的企業債快速增長,從交易所市場轉到銀行間市場的則幾乎為零,而且,這種趨勢仍在繼續。

  業內人士認為,出現這種現象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信用類債券在交易所債券市的流動性好于銀行間市場,尤其是信用類債券的回購交易機會遠高於銀行間市場。

  回購機制有待改革

  自2000年出現之後,回購交易一直是推動債券交易量上升的首要因素,其交易量大於現券交易,其中又以質押式回購為主。統計數據顯示,目前,銀行間市場回購交易量佔比約為60%至70%,交易所市場回購交易佔比為98%。

  回顧近10年銀行間市場回購增長情況,銀行間債券市場的回購交易不如現券,但交易所市場近年來回購交易的增速明顯大於現券。從交易量佔比來看,銀行間債券市場上,回購交易佔比不斷下降。2001年,回購佔比99%,2011年回購佔比僅為61%。對比交易所市場,回購佔比則從2001年的76%上升到2011年的98%。從換手率來看,10年前,銀行間市場現券換手率0.02倍,回購換手率1倍,相差50倍;10年後2011年,現券換手率3.2倍,回購換手率5倍,差異縮小到1.6倍。

  從數據對比可以看出,銀行間市場回購交易活躍程度的提升速度是落後於現券的,這一點與交易所市場正好相反。

  業內人士認為,這其中的主要原因可能有兩方面:一是兩個市場參與主體不同,銀行間市場以銀行為主,以投資型為主,機構的杠桿較低,而交易所市場基金、券商交易佔比較大,以交易型為主,且杠桿相對較高,因此回購交易佔比更高。

  從可回購標的券來看,銀行間市場可回購的債券以利率債和高等級信用債為主,很多大行都不願以信用債作為抵質押品,這就導致市場上可回購的券不多。近年來銀行間市場的債券增量以信用債為主,因此回購交易量佔比有所下降,而交易所的可回購債券包括了多數的信用債,很多AA級的債券都是可以做回購的。

  制度建設尚需完善

  “其實從發展的角度看,銀行間債券市場的流動性還是一直在增長的。”上海清算所副總經理沈偉表示,只是與發達債券市場相比,流動性仍舊顯得不足。

  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銀行間債券市場交易量162萬億元,是10年前的40倍。從2004年至2010年,幾乎每年的交易量都在以翻倍的速度增長。

  從換手率來看,2001年銀行間債券換手率為2.3倍,2011年已經提高到8.1倍,其中,現券和回購的換手率均有大幅提升。

  但是,沈偉認為銀行間市場的流動性仍舊有很大的改善空間。數據顯示,2001年,銀行間市場的總換手率是2.3倍,2011年提高到8.1倍。2011年,我國交易所市場債券平均換手率是38.6倍,銀行間債券市場平均換手率是8倍,前者是後者的4.8倍。

  對於如何通過制度創新改善市場流動性,沈偉表示,我國債券市場仍然處於初級階段,産品種類和層次遠遠不夠。就基礎産品而言,目前發行規模和交易量較大的券種依然是幾類較為成熟的券種,如中小企業集合票據、高收益債等,品種規模很小。至於建立在産品之上的衍生品,就更顯得缺乏,信用風險緩釋工具受制于監管要求尚未發展起來,資産支援證券等産品雖早已有過試點,但市場認可度和參與積極性不高。交易品種不豐富,不僅使得無風險套利難於操作,也就無法平滑債券市場中出現的價格扭曲,同時限制了市場的活躍和市場化發展。

  業內人士認為,銀行間市場銀行佔據絕對主導地位的市場格局,也造成了投資者行為一致性現象,這限制了市場流動性的提升。

  從對投資人的管理看,多數成熟市場僅僅對個人投資的品種做出限制,而監管部門對機構投資者一般不作限定,從而保證了投資群體的多樣性和投資行為的差異性。我國債券市場的機構投資者分別由不同的監管部門進行監管,監管政策差異較大,銀行、基金、證券公司和保險資金的投資行為受不同監管要求的約束。嚴格的監管無疑會系統性降低投資風險,但同時也抑制了投資主體的創造性,加重了投資行為的同質化,制約了債券市場的發展。

  就市場自身的發展而言,業內人士認為,銀行間債券市場也需要進一步完善,包括完善債券定價機制,提升市場的價格發現能力;完善回購機制,提高回購的便利性和規模;完善做市商機制,提高做市商積極性,擴大做市規模、券種和影響力。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