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民資逐步揮別熟人經濟 14億元供需浮出水面

2012-06-11 08:53     來源:中新網     編輯:范樂

  中新網杭州6月10日電(記者 趙曄嬌)傳統的以人情、血脈為紐帶的信貸體系,正在悄然瓦解。浙江省溫州民間資本正在告別熟人社會,來到陽光之下。備受關注的溫州市民間借貸登記服務中心成立僅1個多月,在該中心登記的借貸需求意向已有636筆,供需資金總額約14.5億。

  溫州,這個城市的民間到底有多少資本,這是個無法統計的數目。不過,在崇尚熟人經濟的溫州,更多的人只願意把錢借給講誠信的熟人,這種借貸方式大大推動了溫州民營經濟的發展。

  但近年來,溫州卻也出現一個奇特現象,一方面是民間的錢如活水,另一方面卻是實體經濟資金需求乾涸。

  為破解這一現象,國家賦予溫州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的重任,希望規範和促進民間金融的良性發展,並且促使金融回歸實體經濟。

  在這個指揮棒下,溫州開始摸著石頭過河,力求讓民資陽光化、合法化。

  溫州民間借貸登記服務中心就是這次金融綜合改革中一個創新的,由政府主打的民間借貸平臺。

  該中心位於溫州市鹿城區。據浙江省黨代表、溫州市鹿城區區委書記王立彤透露,“自中心掛牌1個多月來,截至6月8日,已成功登記29起,貸出金額4022.5萬元。”

  據悉,該中心開業後第一單就是一名初創者用轎車做抵押貸到了5萬元。王立彤表示,有資金需求的人普遍關心具體抵押物,“目前以房産、汽車、機器等實物為主。將來可以探索股權、智慧財産權,只要能體現出這個人的經濟狀況,都可以進行探索。最快只要1天就可以貸款成功。”

  此外,該中心的借貸利率也不是傳統的“一言堂”, 王立彤透露,“只要在同期銀行貸款基準利率的4倍之內,借貸雙方可以見面商定。目前,法人最高貸款額是2000萬,個人是500萬。”

  特別是針對如何交稅,內部已經形成流程。

  “這個平臺,特別適合於中小企業,以及創業慾望強烈的人。”王立彤表示。

  這個平臺,已經吸引了尋找資金出路的民間資本,據王立彤透露,目前,在中心登記的借貸需求意向已有636筆,供需資金總額約14.5個億。

  如果説,這個平臺解決了一大批普通民眾手中的資本,那麼,正有一批更為抱團、更為雄厚的民資對進入銀行業躍躍欲試。

  記者注意到,在年初召開的全國“兩會”上,就有一部分來自溫州的全國人大代表,在分團討論上提出,希望國家能夠支援民間資本進入村鎮銀行。

  現如今,銀行業,這個原本對民間資本封閉或者半封閉的領域有望在溫州率先解凍。因為,溫州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總體方案提到了:民間資本可依法發起設立或參股村鎮銀行、貸款公司、農村資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組織。

  樂清市是溫州的經濟大市,有不少像正泰、天正電氣等在溫州排得上位的企業。

  浙江省黨代表、樂清市市委書記潘孝政就告訴記者,大企業已不僅僅只滿足小額貸款公司,他們對於進入銀行業興趣濃郁。“小額貸款公司只貸款不吸,銀行可貸可吸。”

  對於這股興趣,樂清也是力推的。“在農村合作銀行,希望能提高民間資本的佔比。樂清有4家小額貸款公司,希望能引導向村鎮銀行轉變。”

  對此,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的解讀是:民間資本進入金融業是大勢所趨。

  記者了解到,溫州金融綜合改革12項主要任務中,前4條全部與民間資金相關:首條任務就是規範發展民間融資。制定規範民間融資的管理辦法,建立民間融資備案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民間融資監測體系;其次,加快發展新型金融組織;三是發展專業資産管理機構;四是研究開展個人境外直接投資試點,探索建立規範便捷的直接投資渠道。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李揚不久前提出,溫州信用體系應以此為契機告別“熟人社會”的民間信用,建立“現代信用體系”。李揚認為,溫州的民間金融信用已經崩塌,建立法治化的現代信用體系是溫州經濟、溫州模式的唯一齣路。(完)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