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員工去年套現超60億元 員工股股價翻近30倍

2011-04-06 07:21     來源:新京報     編輯:王思羽

  A股各大銀行、保險公司2010年年報相繼披露,法人股東去年四季度減持金融股跡象有所顯現。中國人壽、中國平安、工商銀行、交通銀行、興業銀行等股票被法人股東不同程度地減持;其中,中國平安的“員工”套現了1.18億股,佔員工股總數的約14%。

  員工股股價翻了近30倍

  年報顯示,中國平安去年四季度被林芝景傲實業發展有限公司、林芝新豪時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和深業集團有限公司等三家法人股東共計減持1.46億股,佔其A股總股本的3%。如果按照去年四季度中國平安不低於52元的股價粗略計算,這部分減持總額超過76億元。

  據了解,平安內部員工的股份認購批次不同,最後一批員工認購大約在1997年、1998年,但絕大多數員工持有成本很低,約1.76元/股。如果按不低於52元的股價計算,這部分股票翻了近30倍。

  三家法人股東中,林芝景傲和林芝新豪時是平安的兩大員工持股平臺,累計拋售達1.18億股,按照上述股價計算,金額超60億。記者發現,從去年3月1日起開始解禁的8.6億平安員工股,到去年第四季度開始有員工套現,這部分減持股票佔8.6億股的不到14%。

  中國平安去年給出的解禁承諾是:員工股將在未來5年內逐步減持,每年減持的股份將不超過持股總量的30%。

  高管持股分毫未動

  中國平安是上世紀90年代初期深圳經濟特區推行員工持股的試點單位。新豪時、景傲實業正是平安員工合股基金公司。

  此外,10余名高管人員的高管持股平臺“江南實業”也是外界關注焦點。不過,年報顯示,江南實業持有的1.39億股則分毫未動,目前三家公司還持有平安7.41億股。

  員工持股平臺更改註冊地

  根據去年中國平安公佈的解禁細化方案,員工股需要委託一家代理公司在二級市場並通過大宗交易方式減持。作為獨立法人,新豪時和景傲實業獲得減持收益後,如果按照深圳稅賦政策繳納企業所得稅,將收益分配給權益持有人前,還須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2010年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2%,2011年為24%,2012年後為25%;個人所得稅稅率均為20%。如果這兩樣稅都要繳納,員工股股東減持成本將增加逾40%的稅賦。

  去年10月,平安發佈的一則員工減持公告中,深圳新豪時和深圳景傲都更名為林芝景傲和林芝新豪時,註冊地也由深圳搬遷到了西藏林芝地區生物科技工業園大廈305室。

  根據西藏的稅收優惠政策,對新辦的獨立核算的從事諮詢業的企業自開業之日起,免征企業所得稅2年。這意味著由深圳遷址至西藏的新豪時和景傲實業在兩年內套現的員工股,無需繳納企業所得稅,只需繳納20%的個人所得稅。本報記者 殷潔

  - 相關

  去年金融股遭法人股東大量減持

  分析稱資金面偏緊情況下,法人股東套現成為獲得資金的重要渠道

  隨著國內各大上市銀行與保險公司實現股份全流通,越來越多的銀行和保險股開始被低成本投資入股的法人股東減持。除了中國平安外,交通銀行、興業銀行、工商銀行等三家銀行去年也被法人股東大規模減持。

  工行遭第五大股東減持

  年報顯示,中國人壽被中國投資擔保公司減持,但規模較小,僅40萬股。在此次減持後,中國投資擔保公司仍然持有中國人壽2920萬股A股,是其第四大股東。

  除去兩家保險公司,交通銀行、興業銀行、工商銀行等三家銀行也被法人股東減持。其中交通銀行分別被上海海煙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和中國石化財務有限責任公司減持1億股和455.89萬股,這兩家法人股東此前長期是交通銀行的第六大和第八大股東。

  興業銀行同樣遭到法人股東中糧集團有限公司和內蒙古西水創業股份有限公司的減持,減持規模分別達到955萬股和222.57萬股,其中後者目前是A股上市公司。

  工商銀行去年四季度被中國華融資産管理公司減持2163.46萬股,但在減持後華融資産管理公司仍然是排在中央匯金公司、財政部、高盛集團、美國運通之後工商銀行的第五大A股股東。

  市場人士認為,在市場資金面偏緊的情況下,不同類型法人股東通過減持大型金融機構股份,以及部分作為法人股東的上市公司員工持股公司減持套現,成了獲得資金的一個重要渠道。

  基金撤離銀行股

  從已披露年報的銀行股持股情況看,從去年下半年起,基金也開始大幅減持銀行股,尤以去年第四季度減持最為兇猛。

  最為明顯的要數民生銀行。去年二季度末,共有194隻基金持有38.4億股民生銀行,佔了流通股比例的20.4%。但到去年三季度末,持有該股的基金數降到了96隻,持有股數減至31.4億股,佔流通股比例降至13.92%。到去年底,基金幾乎悉數“開溜”,只剩下5隻基金在寂寞中守候,持有股數迅速降至6470萬股,佔流通股比例只有0.29%。

  其他已公佈年報的銀行股如華夏銀行、深發展A、建設銀行、中國銀行情況類似,去年四季度基金同樣大幅減持。市場人士指出,基金在去年下半年大幅減持銀行股,主要是在調控政策持續不斷、貨幣政策收緊預期加強的背景下進行的一種避險操作。(張羽飛 殷潔)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