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行每日進賬15億

2011-04-06 14:28     來源:中國經濟週刊     編輯:王思羽

 

  年報顯示:工行凈利潤最高,農行墊底

  儘管金價始終保持高位,但用“日進鬥金”來形容四大行,依然顯得小瞧人。

  截至3月30日,四大國有商業銀行2010年年報均已出爐。2010年,工、農、中、建四大行共實現凈利潤5610.85億元。這意味著四大行去年平均每日進賬15億元。其中,上市後首次披露年報的農行2010年凈利潤為949.07億元,同比增長46.0%。值得注意的是,農行凈利潤雖然大幅增加,但規模的增速遠不如其他大行。

  分析人士認為,現在公眾對於四大行關注熱點已經從利潤增幅、資本充足率等指標轉為收入結構。通過年報可以看出,四大行正在從過度依賴息差收入向提高中間業務品質和佔比轉變。

  949億——農行“首秀”

  與以往不同的是,農行作為上市後首發年報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農行行長張雲在業績發佈會上表示,儘管2011年國家實施收縮調控,但對農行的發展前景仍舊抱樂觀態度。年報顯示,截至2010年末,農行總資産10.34萬億元,首次突破10萬億元大關,增幅16.38%;去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2904.18億元,增幅30.7%。

  2010年,農行實現凈利潤949.07億元,較上年增加299.05億元,增幅46.0%,而中行、建行、工行凈利潤增幅分別為29.2%、26.39%和28.3%,業績增速雖然居四大國有上市銀行之首,但凈利潤規模卻排在最後。據了解,中行2010年實現凈利潤1044.18億元,而建行2010年實現凈利潤1348.44億元,工行實現凈利潤1660.25億元。

  張雲表示,貨幣增長與前兩年比是有所緊縮,但與2000年以來的經濟增長速度來比較也是正常水準。最近利率處於上升狀態,農行通過定價管理可以彌補貸款減少增長對利潤減少的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農行在縣域金融業務方面實現較快發展。

  據年報顯示,2010年農行實現“三農”金融業務貸款快速增長。截至2010年末,“三農”金融業務總資産38436.86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8.8%,“三農”金融業務實現稅前利潤345.27億元,較2009年增長64.8%。

  此外,農行副行長郭浩達在香港舉行的業績發佈會上透露,農行去年以來連續進行6次壓力測試,在最極端的情況下,如果內地整體房價大跌50%以上,兩類貸款的不良率只會上升不超過0.5%及1%。

  郭浩達表示,目前農行房地産貸款總額為11442億元,公司及零售按揭類貸款分別為4200億及7200億元,前者的資産抵押率低於五成,不良率僅1.25%,後者的資産抵押率更低於四成。張雲還表示,農行及內地銀行業在A股被顯著低估,價值終將得到認同。他還透露,農行已通過發行500億元次級債補充資本金,未來兩年股本融資可能性較小。

  中間業務依然“老大難”

  在西方發達國家,中間業務能夠成為與資産業務、負債業務並駕齊驅的銀行三大業務之一。但在國內銀行業,這三大業務並未真正理清主次,尤其是對發展中間業務的態度尚不明確。

  中信證券分析師盧剛告訴《中國經濟週刊》,從年報來看,目前四大行中間業務收入的佔比大概在15%~20%左右。據介紹,國外銀行的中間業務收入一般情況都會佔營業收入的40%~50%。

  據年報顯示,在中間業務方面,2010年建行實現手續費及佣金凈收入661.32億元,增幅37.61%,佔營業收入比例為20.44%。

  中行實現手續費及佣金凈收入440.28億元,增長21.47%,佔營業收入比例為19.68%。

  工行董事長姜建清稱,2010年工行著力業務結構調整,中間業務增長強勁,全年手續費及佣金收入達728億元,增長32.1%,在營業收入中佔比達到19.13%。

  據悉,農行去年手續費及佣金凈收入為461.28億元,增長29.4%,佔營業收入的比重為15.88%。

  分析人士認為,四大行在以手續費及佣金收入為主的中間業務,正在超過傳統的息差收入。“但不能以目前的數據就認定它們的業務模式轉型成功。”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分析師告訴《中國經濟週刊》,雖然監管層熟知唯有發展中間業務,銀行才能長遠發展,但在目前,中間業務的不斷增長並不能真實反映出銀行在推動中間業務的發展上作出多少實質性的努力,原因是由於監管層對信貸規模的控制。

  該人士稱,今年以來,由於監管層對信貸規模的嚴控態度一直未有變化,為了能夠達到“收益持續增長”的目標,作為國有銀行只能被迫調轉方向,重點發展中間業務,希望這一部分收益能夠持續支撐業績的表現。

  該人士稱,我國于2001 年7月頒布實施的《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暫行規定》中有的條款還不夠細化,發展到現在,很多情況已經發生變化,因此需進一步完善,可操作性有待增強。

  建行平臺債達5400億

  中國銀監會3月29日發佈的《銀監會2010年報》稱,2011年新一輪投資衝動可能帶來的地方融資平臺貸款風險值得關注。對此,四大行高層均表示,已對地方融資平臺貸款進行清理,目前不會造成系統性風險,並已採取必要措施防範風險。

  據工行行長楊凱生介紹,目前,工行地方融資平臺貸款餘額為5151億元,地方融資平臺貸款不良率為0.3%,房地産開發貸款和個人住房貸款不良率分別為0.88%和0.4%,房地産開發貸款不良額和不良率實現持續雙降。

  工行董事長姜建清則表示,“我們應當對由此産生的風險保持警覺,但我不相信這個問題對中國的銀行體系構成了系統性風險 ”。

  “去年底建行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貸款餘額約5400億元人民幣,今年前兩個多月減少了1400多億元,相信不用到年底,平臺貸款的清理和規範會提高到較高的水準。”建行行長張建國坦言,建行已停止對縣級融資平臺客戶貸款,建行政府融資平臺貸款清理將提前符合監管要求,早于銀監會要求的時間。

  建行首席風險官黃志淩認為,按照嚴格分類的標準,建行今年底在平臺貸款方面的資本消耗是有限的。

  中行相關負責人則表示,2010年末中行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貸款餘額較年初減少,在整個貸款中的佔比進一步下降,不良率低於全行平均水準,撥備政策謹慎,撥備計提充足。總體來看,中行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貸款風險可控,對未來撥備水準和資本充足率的影響有限。

  據年報顯示,中行2010年地方融資平臺貸款餘額為3800億元,不良貸款率僅0.24%。

  農行行長張雲表示,農行按照銀監會要求,多次對政府融資平臺貸款風險進行排查和清理,情況顯示地方融資平臺貸款不會影響農行的資産品質。農行對於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貸款留有充足撥備,相關貸款的撥備覆蓋率達到200%。(記者 劉永剛)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