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繼偉:中投境外投資金融産品主線未變

2009-10-29 09:41     來源:經濟參考報     編輯:肖燕

  中投目前境外的金融産品累計投放資金差不多一半———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投公司)董事長、清華經管學院顧問委員會委員樓繼偉在“2009清華管理全球論壇”上説。他同時表示,“目前看投資回報還不錯,但不敢説年底就好,但我們正在做再平衡的準備工作,爭取回報好一點。”

  樓繼偉説,危機之前大宗商品價格處於高位,是最為明顯的泡沫資産,不具有長期投資的價值,現在隨著資産泡沫的破裂,很多大宗商品及其相關企業具有了長期投資的價值。正是由於這些企業在2006年、2007年過度擴張,在2008年的危機中又困難重重,才給了中投公司投資的機會。

  “我們之所以加大對大宗商品的投資力度,是因為中長期通貨膨脹預期以及主要貨幣價值恐怕要跌到一個新的平衡點,投資大宗商品可以起到對衝作用。另外,大宗商品和中國經濟發展的相關性也較高。”樓繼偉坦言,目前資産價格上漲一定程度上脫離了實體經濟的實際情況,似乎出現了一個小的泡沫,資産泡沫形成後到一定程度會再破裂。

  樓繼偉同時強調,儘管中投公司最近密集披露了大量對礦産、能源、房地産等行業的直接投資,但中投公司的投資主線沒有變化,仍然以金融産品為主。只不過在這些金融産品投資中,交給專業管理人員“打理”而不是通過公開市場交易的部分所佔比重更大,而這些又是不必要公開披露的。

  他介紹説,中投公司自2007年9月成立之後就根據自身特點,制訂了以金融産品組合投資為主、少量進行直接投資的投資策略。一是因為,中投公司境外投資資金約為1100億美元,規模較大,國外金融産品市場規模大、流動性強,通過金融産品投資資金配置效率最高,如果都做直接投資,沒有效率,在項目上也沒辦法很快調整;二是因為,中投公司自身經驗不足,進行金融産品組合投資可以把資金委託給投資業績良好的管理人,但直接投資就不能委託任何人,只有自己做。“當然,我們會逐漸地增加我們自營的比重。”他説。(記者張莫)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