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蔚華:未來三年內招商銀行不會再融資

2009-10-16 09:55     來源:新華網綜合     編輯:肖燕
  下週一,招商銀行就將召開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配股修正議案,再融資腳步的臨近也引發了廣泛的市場關注,招商銀行行長馬蔚華14日在接受包括本報在內的媒體採訪時表示,本次配股之後,至少三年左右不會再有融資計劃。

    三年實現第二次轉型

    近來頻現大宗交易平臺的招商銀行儼然已點燃了市場的熱情,對於此次配股融資,馬蔚華説:“從我們與投資者溝通的情況來看,投資者對於招行配股的反應還是正面的、積極的。該筆融資完成後,招行的發展將更有餘地、信心也將更足。”

    對於此次配股融資的背景,馬蔚華表示,隨著銀行業競爭加劇、業務發展,招行現在已進入第二次轉型,目標就是成為低資本消耗、較低的成本和風險以及較高回報的銀行,提高我們的風險定價能力,提高非利息業務收入的比重,以更好地應對市場競爭和發展。“我們將爭取三年左右時間實現這個目標。”馬蔚華説。

    10月19日,招行將召開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會上將審議配股修正議案。該方案配股總融資額為“不少於180億元人民幣,且不超過220億元人民幣”,配股比例為“每10股配售不超過2.5股”。

  最艱難整合期已過

    2008年9月30日,招行從香港伍氏家族手中受讓永隆銀行53.12%股權,成為永隆銀行控股股東。作為迄今為止中資銀行最大的一宗跨境並購案,迄今已過一年。而在整合第一階段定下的“收購一年奠定基礎”的目標已超預期完成。截至今年6月份,永隆銀行總資産1108億港幣,較上年底增長10.2%,比香港所有認可機構平均增速分別高出12.2個百分點;永隆銀行上半年實現稅後利潤4.58億港幣,比上年同期增長30.7%,而其他多家上市銀行上半年的稅後利潤負增長。對此,永隆銀行行長朱琦表示,“增長在意料之中”,“永隆銀行有充足的撥備,在卸掉了一些‘歷史包袱’後,整合效應初顯”。

    馬蔚華行長則表示,兩家銀行已經渡過整合期的艱難階段,永隆銀行一年來的表現也超出預期,而永隆盈利增長主要來源於整合後協同效應的進一步顯現,未來5年,將把整合後的招行與永隆打造成為在跨境金融服務領域最具競爭力的、在兩岸三地乃至國際金融市場上有較大影響力的現代化、國際化、綜合化商業銀行。而對於下一步國際化、並購意向等問題,馬蔚華表示,當前金融市場仍存有加大的不確定性,但將密切關注國際收購機會。

    談及招行與永隆銀行的整合,馬蔚華表示,根據國際經驗,兩家金融機構並購後最為重要的是進行文化整合。“儘管兩家銀行在歷史、制度、環境等方面存在差異,但我們收購之初對於整合永隆銀行就充滿信心。”馬蔚華説。

  協同效應初顯

    整合所帶來的是協同效應的初顯,永隆銀行行長朱琦説,協同效應主要體現為兩行在批發業務、高端零售業務等境內外業務聯動方面成效顯著,兩行聯動推出“中小企業融資通”、“見證開戶”、“首次公開招股副收款行”等一系列有特色的跨境業務和産品。另外,永隆銀行也已經完成內部組織架構調整,加強了風險和營運集中管理,完成永隆的過渡品牌轉換、統一使用招行標識,IT能力和網點建設與改造等都取得進展。

    展望未來,朱琦表示,以後的三年中,在零售業務方面,永隆銀行將注重加強資産和財富管理業務,側重於為內地香港高端個人客戶提供理跨境理財服務,同時推出簡單透明、易操作的理財業務和産品;在批發業務方面,將注重內地香港協同發展,加強企業財務顧問服務,提升非利息收入,配合傳統存貸業務,進一步帶動其他非利息收入業務的提升。(記者 石貝貝 劉雨峰)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