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冶申購衝擊不大 貨幣市場資金面仍充裕

2009-09-09 08:46     來源:中國證券報     編輯:肖燕
  9月8日是中國中冶網下申購起始日,而當日貨幣市場資金利率卻小幅下降,顯示出當前資金面仍然較為充裕。分析人士指出,儘管本週1年期央票發行較上周再度放量,但由於公開市場到期資金量較大,特別是週二央行暫停了正回購操作,因此市場流動性仍得到了有效保障。

    資金利率不升反降

    9月8日是中國中冶網下申購起始日,與7月份的中國建築、8月份的光大證券相比,9月的這只大盤股發行對資金利率所造成的衝擊顯然要小得多。

    每當大盤股申購期間,受機構大量拆入資金影響,貨幣市場利率都會顯著上升。7月、8月份銀行間市場上7天質押式回購利率(R007)的高點分別為7月21日的2.080%和8月3日的2.143%,這兩天正是大盤中國建築和光大證券的網下申購日。而貨幣網數據顯示,儘管9月8日為中國中冶網下申購日,但當日資金利率卻不升反降。當日R007報1.6987%,較7日下降1.89BP,且低於7、8兩月的高點。

    資金利率不升反降,反映出當前銀行系統內資金仍處於充裕狀態。分析人士表示,資金面的持續充裕,一方面是由於上周公開市場凈投放720億元,為市場注入了大量流動性;另一方面則與信貸投放大幅回落有關。國都證券分析師童冬雷表示,由於信貸大幅下降而銀行又不太願意進入債券市場,造成大量資金集中在貨幣市場,資金利率亦難以上行。國都證券預計,在大盤股發行過後,回購利率可能回到1.3%-1.4%的水準上保持短期穩定。

    暫停正回購保充裕

    央行在公開市場的數量型“微調”仍在繼續。週二央行一方面暫停了例行的正回購操作,另一方面則加大了央票發行量。市場人士表示,央行暫停正回購,一方面是為了防止中國中冶申購期間資金面趨緊,適當放鬆了資金回籠力度;另一方面則是出於節日因素的考慮,因為如果週二例行28天正回購操作的話,到期日正好在國慶長假期間,恐對節日期間的資金面造成影響。

    當日1年期央票的發行量為950億元,發行量較上周再度放大100億元,上周發行量為850億元,而再上周則為500億元。對此市場人士表示,央行此舉在預期之內,畢竟9月份到期資金量為年內高峰,央行對衝壓力比較大;而且通過提高3月期和1年期央票回籠比例,央行可以調整回籠期限結構,以更加合理地分配未來到期資金規模。

    利率方面,週二1年期央票中標參考收益率仍繼續持平于1.7605%。國都證券表示,歷史上CPI和央票發行利率走勢基本一致,預計CPI將在10月份轉正,在此之前1年期央票利率可能繼續保持穩定;而10月份之後,由於翹尾因素影響,CPI將快速拉升,若CPI上升到2%以上,就可能引導1年期央票利率繼續上行。該機構認為,年底前1年期定存利率2.25%是央票利率的上限。(記者 葛春暉)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