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背景】
近幾日,關於小孩如何使用壓歲錢的新聞頗多。有些毫無新意:某某銀行推出針對壓歲錢的理財産品;有些很新奇:2月19日,財經網發表新聞《11歲男孩攜8歲女孩揣壓歲錢去旅遊》;2月16日,《燕趙都市報》發表題為《10歲男孩拿壓歲錢炫富遭到同齡孩子圍毆》的新聞;還有一些“境界”很高:《半島晨報》2月16日報道,“大年初一,一位十多歲的小女孩把她2000元壓歲錢捐獻出來,送給那些孤苦無依的人,讓他們吃一頓幸福的團圓飯”。
【點評】
生活富足,小孩壓歲錢“量價齊升”,再者,家庭民主之風日盛,家長不再以代保管之名行“中飽私囊”之實,“代保管”有名有實。可是,怎麼管理好壓歲錢呢?
很多理財機構開出“藥方”。一些銀行推出專門針對兒童壓歲錢的理財産品,經了解,這些理財産品的起步價至少5萬元,不怕傷害祖國“花朵”的自尊心,過年能收5萬元壓歲錢的小朋友應該是鳳毛麟角;還有一些“愛心”氾濫思路開闊的理財專家推薦用壓歲錢買黃金類理財産品,靠譜點的專家會提醒,黃金期貨、黃金T+D等品種複雜且風險較大,不適合孩子們操作;截至目前,還沒看見哪位理財師建議用壓歲錢買信託,最缺心眼的是建議用壓歲錢買點收藏品的,美其名曰“不但能培養孩子的人文藝術興趣,等到孩子急用錢的時候,其變現的收益也會高於普通投資”。
對於理財産品,普通投資者都人云亦云;而黃金投資,專家有時也雲裏霧裏;至於人文收藏,整個市場都懵懵懂懂。一個小屁孩如何把持這些?
最得人心的花法似乎是“捐出去”,此類報道有兩個套路:一類是某機構或一個自發組織的團體對某個地區或學校小朋友做一個調查“過年拿了多少壓歲錢,準備怎麼花”,最後“意外”發現“大部分同學有捐出去的意願”;第二類如開篇提到的那樣,某位小朋友做了一個善舉。大年初一,10歲左右的小朋友盡享歡樂之時,心裏還惦記著弱勢群體,這份情操,令筆者汗顏。
寫到這,想起電影《廬山戀》,男女主人公在廬山上談戀愛,情到濃時,二人總不按套路出牌,不斷地抒發“我愛祖國”之類的情感。
給壓歲錢本是驅邪、祝福的“小伎倆”,孩子本是簡單生長的生命個體,兩者相遇,自成意趣。經社會、家長這麼一“打理”,了無生趣。還小孩子自在,從壓歲錢做起:別煩壓歲錢,多得家裏實在放不下,花10元錢辦個存摺,讓銀行騰個地方,藏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