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利率市場化對銀行短期衝擊可能較大

2012-04-24 09:12     來源:中國證券報     編輯:范樂

  “收入來源單一的銀行,一旦推行利率市場化,肯定會面臨較大困難。國內銀行八、九成的收入來源是利差。”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認為,利率市場化應與銀行混業經營同步推進。部分券商認為,利率市場化將給銀行業的經營環境帶來重大影響,銀行業短期內可能面臨較大衝擊。

  混業經營應與利率市場化

  一同推進

  魯政委指出,對利率市場化學術界仍有爭論。因為資金對國民經濟的很多方面都有影響。在美國次貸危機之後,利率是否應當完全市場化的爭論也愈發激烈。

  魯政委表示,要推動利率市場化,先要明確中國的金融體系是否已經做好了準備。我國銀行業多年來中間業務收入增長乏力,而且很多並非真正意義上的中間業務收入。對比一下美國銀行業和中國銀行業不難發現,我國的金融是嚴格分業監管的。佔美國銀行業收入大頭的是中間業務,但這些業務很多是國內銀行業不能做的。例如賬戶管理費佔美國銀行業中間業務收入的20%左右。而國內的銀行是不能收取賬戶管理費的。其次,美國的銀行業大量開展信託、資産證券化、投行和財務顧問等業務。國內銀行在這些業務上要麼禁入,要麼剛剛開始,所以綜合化經營即混業經營應當與利率市場化一同推進。

  縱觀其他經濟體,凡是在利率市場化之前單獨經營存貸款業務、收入來源單一的銀行體系,一旦推行利率市場化多數出現過銀行大量倒閉的情況。

  國金證券的研究報告也指出,利率市場化能否促進商業銀行對非息收入的開拓,還取決於混業經營的程度以及經濟的增長前景。利率市場化政策為商業銀行創新産品和定價服務收費提供了基本制度環境;大幅增加非息收入則依賴於允許商業銀行混業經營的政策。美國銀行業在利率市場化後非息收入佔比明顯提升,但日本銀行業的中間業務並沒有出現較快發展。

  短期衝擊可能較大

  上海證券指出,可以比較下國外大型商業銀行的NIM(凈利差)情況,如花旗集團2011年三季度末的NIM為2.83%,富國銀行2011年三季度末的NIM為3.84%,美國銀行2011年二季度末的NIM為2.50%,蘇格蘭皇家銀行2011年三季度末的NIM為1.84%。以公佈2011年三季度NIM的8家國內上市銀行為例,NIM平均值為2.72%,與美國的銀行不相上下,但高於歐洲同行。目前國內為控制通脹,基準利率仍盯住居民消費價格,如果企業的盈利能力仍保持一定水準,則NIM可能維持較高水準。

  雖然利率市場化會産生短期衝擊,但NIM高低的關鍵在於借款企業的盈利能力,取決於整個國家經濟運作的基本面狀況。如果推行利率市場化,銀行由於資産結構差異將導致業績出現差異。

  國金證券認為,利率市場化對銀行經營影響,首先是對存貸差的短期衝擊要遠遠大於中長期影響。從國際經驗來看,利率市場化後短期內商業銀行存貸差迅速縮小,最低點較前期平均水準下降30%左右。長期來看,存貸差縮小的幅度並不大,長期影響是短期影響的一半左右。

  風險偏好提升導致危機概率增大。信貸成本的劇烈波動是利率市場化後銀行業ROA(資産收益率)起伏較大的關鍵因素。美國、日本和韓國在利率市場化不久都發生了銀行危機,造成銀行業ROA短時間內快速下降。而臺灣在利率市場化後沒有出現系統性危機,銀行業ROA短期內也較平穩。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