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以寧:經濟怕“冷”不怕“熱”

2009-10-29 10:48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編輯:肖燕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經濟學家厲以寧日前在2009新浪金麒麟論壇上表示,目前我國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還不能變,至少應繼續保持到明年兩會期間。

  厲以寧説,由於結構平衡、流動性、就業等問題還未能較好地解決,收緊貨幣政策容易把前期宏觀調控的成績抵消;目前市場流動性雖然偏大,但很多企業仍然感到資金緊張,這主要是因為在國際金融風暴衝擊的情況下,企業都超常規手持現金以備資金鏈斷裂,因而銀行資金是出去了,市場上資金卻沒有流動。光對流動性的總量進行分析還不解決問題,微觀經濟是宏觀經濟的基礎,不能單純從總量上來決定政策的變化。信貸資金應更多地進入實體經濟,而不是虛擬經濟。

  前三季度中國新增信貸8.67萬億,同比多增5.19萬億,創下歷史紀錄,這也是不少經濟學家認為應該轉向貨幣中性的理由之一。厲以寧卻認為要進行結構分析。

  厲以寧説,目前從銀行業角度看,流動性已經很大了,但從企業角度看,流動性依然不足。因此,更重要的是調整信貸結構。

  9月份,中國CPI和PPI環比已經轉正,此外美元貶值造成熱錢流入加劇,管理層對通脹的重視與日俱增,國務院常務會議亦將“管理通貨膨脹預期”作為宏觀調控重點之一。

  厲以寧分析了對通貨膨脹影響最大的三個因素,即國際原油價格,國內鋼材、有色金屬等生産資料價格以及糧食價格的最近走勢,認為中國暫不會通貨膨脹。

  厲以寧認為,中國經濟正在工業 化進程中期,必須解決農業富餘勞動力就業。經濟的剎車由政府主導,相對容易,經濟的啟動卻由民間主導,相對較難,因此經濟怕“冷”不怕“熱”。如果現在就改變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會損害經濟復蘇的成果。

  此外,無論是從當前的物價數據,還是影響中國的三種主要價格穴石油、生産資料、農産品雪看,通貨膨脹都不會在短期內出現,這也為繼續保持寬鬆的貨幣政策提供了實施的市場環境。

  厲以寧還指出,中國經濟一直有“一收就死、一放就亂”的怪圈,同時還有怕冷不怕熱、剎車容易啟動難等特點。剎車的主動權在政府,説剎車就剎車,但是啟動的主動權在民間,如果老百姓不敢消費,民營企業家不願意投資就沒有辦法。因此,目前情況不應調整貨幣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光大集團董事長唐雙寧也在新浪金麒麟論壇上表示,當前仍然要繼續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當前,積極的財政政策的方向把握,應當是量入重於為出;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的“方向”把握,應當是適度重於寬鬆。

  此外,哥倫比亞大學麥維克政治經濟學教授和資本主義與社會研究中心主任、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埃德蒙德菲爾普斯也出席了論壇,他在談到中國的創業板時表示:創業板對中國資本市場是一個有力的補充,是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的一個重要進程。他十分看好中國創業板的長期投資價值和潛力熏如果有可能的話熏建議股民可以長期持有一些績效優秀的公司。“但是創業板是一個新事物熏可能會出現一些預料不到的情況熏應當在具體的操作中加以把握。”他同時強調。(李濤)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