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匯率改革:堅定不移走好自己的路

2009-10-19 08:54     來源:新華網綜合     編輯:肖燕

  如果説,此前人民幣匯率走高更多是由於美元貶值推動,那麼近階段人民幣匯率走高,則承受著國際貿易保護愈演愈烈的壓力。中國應堅持自己的堅定立場和明確的態度,除了嚴格按照世貿組織協議規定的條款解決貿易爭端外,在人民幣匯率改革上,繼續按照“主動性、可控性和漸進性”的原則,堅持遵循市場規律,與國內經濟的發展與結構調整相適應的方向。

    人民幣兌美元日前創近五個月來收盤新高,而人民幣升值預期則創15個月來最高水準。如果説,此前人民幣匯率走高更多是由於美元貶值推動,那麼這一次人民幣匯率走高的幕後,則承受著國際貿易保護愈演愈烈的壓力。而且,美國或可能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的鼓噪,也導致近期人民幣升值壓力陡然增大。

    筆者認為,歐美等國無論從哪些方面或者採用何種手段給中國施壓,中國人民幣匯率改革仍須走好自己的路。

    歐美之所以又在逼迫人民幣升值,主要是想讓中國承擔所謂的世界經濟失衡的責任。不久前,美國總統奧巴馬曾表示,希望各國探討改善世界經濟失衡的問題。在美方眼裏,中國以及一些東亞經濟體國家龐大的貿易順差,對這輪危機的爆發也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而解決這樣的貿易失衡,要靠人民幣升值。另外,也是為其貿易保護主義尋求保護傘。從美國宣佈對中國輪胎實施三年懲罰性關稅,到歐盟裁定中國輸歐無縫鋼管對歐盟産業構成損害威脅,決定徵收17.7%至39.2%的最終反傾銷稅,再到美國商務部將對中國出口的無縫標準管、管道管和壓力管展開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近期針對中國的貿易保護案接連不斷。現實表明,中國已成國際貿易爭端的靶心。貿易保護主義是不受歡迎的,所以貿易保護主義能重新抬頭,總要尋找藉口,人民幣升值問題,正是歐美認為的比較恰當的藉口。

    世界經濟的不平衡發展,嚴重制約了世界經濟的增長,也嚴重影響了世界的安全與穩定,所以,各國必須通力合作加以有效解決。實際上,近些年來,中國一直在為解決世界經濟失衡而努力。從多邊貿易平衡層面來看,去年以來,中國在改善國際貿易環境、平衡貿易收支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比如曾多次派採購團赴歐美採購並簽署一系列雙向投資、技術合作、先進設備引進以及貨物、服務貿易等商務合同和合作意向。從加強國際政策協調來講,中國為幫助美國解決救市資金問題,早日渡過金融危機難關,從去年下半年以來,大量增持美國國債。到今年7月底,中國持有美國國債已達8005億美元。

    對於人民幣匯率問題,中國政府採取了非常負責任的態度。在自1994年以來的15年時間裏,中國經過了兩次重大的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一次是1994年1月,另一次是2005年7月。經過這兩次匯改,尤其是2005年7月匯改以後,人民幣升值步伐顯著加快,至今年6月底,人民幣兌美元已累計升值20%,而且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幅度也在不斷加大,匯率彈性進一步增強。人民幣的升值,已使我國相當多的外貿企業蒙受損失,但是為了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加強國際政策協調,促進世界經濟平衡發展,中國甘願犧牲自己的部分利益。最難能可貴的是,在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期間,中國政府向全世界鄭重承諾人民幣不貶值,這也就是説,中國是在創造一個“犧牲自己、讓利東盟”的貨幣環境和外貿環境,為的是能夠儘早使東南亞國家早日脫離金融危機的泥潭。然而,中國如此的艱辛努力,換來的卻是歐美等國一次次變本加厲,得寸進尺,給中國經貿製造種種麻煩。

  既然如此,中國也應堅持自己的堅定立場和明確的態度,除了嚴格按照世貿組織協議規定的條款解決貿易爭端外,在人民幣匯率改革方面認準方向,堅定立場,繼續走好自己的路。舉其要者,大約有如下四點:

    其一,密切關注國際主要貨幣匯率變化,繼續按照“主動性、可控性和漸進性”的原則,穩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不斷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增強匯率彈性,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準上的基本穩定,而且是維持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的基本穩定。

    其二,人民幣匯率變動應遵循市場規律。應該説,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民幣或會進一步升值。但人民幣匯率變動以及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都要遵循市場規律,還要與國內經濟的發展與結構調整相適應。處理人民幣匯率問題,理當考慮中國切身利益,中國不應也不可能為金融危機買單。一旦人民幣急劇升值,中國的出口勢必受到打擊,中國龐大的外匯儲備也勢必縮水。這種以單純損害中國經濟利益而形成的所謂平衡世界經濟之舉行不通。

    其三,奉勸國際主要儲備貨幣發行國需對自身貨幣價值負責。作為國際主要儲備貨幣發行國,其貨幣政策不能只考慮對本國經濟的影響,理應平衡考慮對其他國家經濟的影響。這是國際主要儲備貨幣國的責任所在。同時,為了保持全球經濟穩定增長,必須加強包括貨幣政策在內的宏觀經濟政策協調,特別是主要經濟體之間要加強協調。另外,還應考慮引入“相互評估”機制,將主要貨幣儲備國的貨幣政策列入“相互評估”內容。

    其四,進一步加快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可以説,目前乃至將來,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逐步提高人民幣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是人民幣匯率改革面臨另一重要課題。只有人民幣成為國際貨幣,則維護人民幣的利益就可能成為國際社會共同的事情。現在,人民幣用於跨境貿易的結算已在上海、廣州、深圳、珠海、東莞五城正式啟動。筆者認為,從某種程度上而言,人民幣用於貿易結算對於中國的意義,比以前任何一次匯改都要大。我們真心期盼人民幣能早日成為國際貨幣。(作者係中國人民銀行鄭州培訓學院教授,銀行業改革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王勇)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