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中國“逢高減持”美國國債並不虧

2009-08-24 09:09     來源:中國經濟週刊     編輯:胡珊珊

這是一年來,我國首度大規模減持美國國債。

根據美國財政部8月17日公佈的數據,截至6月末,我國持有美國國債7764億美元,相比較5月份8015億美元的持有量,減少了251億美元,減持幅度超過3%。

這也可以説是今年以來,中國是應該增持還是減持美國國債引起熱議後,一次具有標桿意義的實質性突破。

 

根據美國財政部發佈的國際資本流動報告顯示,我國減持的251億美元,是凈拋售了價值517億美元的短期美國國債和增持購買了價值266億美元的長期美國國債,兩相加減後得出的。

與此同時,在中國減持美國國債的同時,日本和英國卻反操作,在同一月份分別增持美國國債346億美元和502億美元。

這“一買一賣”、“一增一減”的背後,讓中國持有美國國債的策略和方向,顯得更加撲朔迷離。中國為什麼在這個時候大量減持美國國債?減持究竟意味著什麼?

“逢高減持”並不虧

中國的這次減持,讓長期關注美國問題、經常與美國財政金融體系進行交流的肖煉長舒了一口氣。

“中國其實沒有必要買那麼多美國國債,雞蛋不能放到同一個籃子裏。以前購買得太多了,也跟中國的國力不相符。”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肖煉接受《中國經濟週刊》採訪時表示,“而選擇在現在這個時機減持美國國債,是因為美國國債這段時期的收益比以前高,正好逢高減持。”

而頗有戲劇性的一幕是,在中國減持的同時,美國國債的第二大持有國日本,在6月份大幅增持346億美元至7118億美元;英國作為第三大持有國,從5月的1638億美元增持至6月末的2140億美元,增加502億美元,增幅超過30.6%。

“中國這次的操作非常漂亮。中國在賣美國國債,而日本和英國在接手去買,正好有人接盤。現在美國國債的收益是3%點多,以前低的時候是2%點多,市場形勢比以前好,適合於減持。如果在以前形勢不太好的時候減持,從經濟上有點虧。”肖煉向《中國經濟週刊》分析。

其實,中國持有美元的安全性問題,幾年來一直是國內外關注的焦點。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早在今年兩會的記者招待會上,就對中國持有美國國債的安全性表示了憂慮;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格曼6月份的中國之行,也在上海演講中公開質疑中國大量購買美國國債是件“很奇怪的事情”。另一位諾獎得主邁爾森也公開發表“中國不宜再增持美國債”的看法。

“美國國債佔我國2萬億外匯儲備中很大份額,如此大規模持有美國國債,對我國來説,顯然不利。現在減持美國國債,應當是中國理所當然地選擇。”國際金融問題專家、中國銀行研究員王元龍接受《中國經濟週刊》採訪時表示。

中國進入了減持通道?

其實,這不是中國今年以來第一次減持美國國債。

中國在4月份曾小幅減持了44億美元美國國債,雖然相比總量來説這只是一個小數字,但還是被一些專家預測為中國將全面進入“減持通道”。不過在之後的5月份,中國又大幅增持380億美元的美國國債,讓中國進入“減持通道”的推測不攻自破。而6月份的此番大規模減持,從減持的數字規模看是4月份的5倍多,難免會讓此前的“中國將全面進入‘減持通道’”的判斷捲土重來。

“從公開報道的數據看,現在還不好下進入‘減持通道’這個結論。這要具體分析中國減持美國國債的結構。‘拋短投長’是這次減持的特點。”王元龍向《中國經濟週刊》表示。

  根據美國財政部發佈的國際資本流動報告顯示,中國在6月份購買了價值266億美元的長期美國國債,購買長期美國國債的規模遠遠超過5月份的40億美元和4月份的100億美元;同時,也凈拋售了價值517億美元的短期美國國債T-bill。

“6月份減持的數字相比4月份顯然增加了不少,但是我們要分析減持的這些美國短期國債,有多少是到期的自然減持?有多少是我國主動把沒有到期的給減持了?如果是後一種情況,説明我們是在主動減持;如果前一種佔得比重大,表明是一個自然的減持。”王元龍認為,251億美元國債,比起我國持有的國債總額,所佔比例並不大。“這次還算不上一次大規模的減持。因此,是否進入減持通道,還需進一步觀察。”

 

垃圾債是下一個目標?

儘管對於中國這次舉動,國內諸多媒體和專家都毫不吝嗇地用譽美之詞來形容——“美國國債的中國式減持:凸顯中國的‘仁義’”、“中國減持美國國債是明智之舉”等。但目前是否是繼續更大規模減持的時機,仍有待考量。

“可以肯定地説,現在還不是更大規模減持的時機。目前金融危機還沒有結束,儘管美國經濟出現了一些復蘇跡象,但如果現在我國採取大幅度減持,將造成美元貶值,對美國是一個打擊,不利於美國復蘇;反過來對我國也産生影響。中美兩國的經濟關聯度已經很高,‘美國打一個噴嚏,中國就會感冒’。”王元龍向《中國經濟週刊》強調,“減持美國國債、資産多元化應該是方向,但這是一個大方向。”

肖煉提出:“對美國國債,中國可以採取高拋的辦法,逢高減半。只要美國經濟向好,賣掉美國國債。因為中國沒有必要持有這麼大的國債數額,要把這部分國債逐步轉化為其他的一些債券。”

毫無疑問,投資資産多元化應該是中國儲備外匯的一個投資方向。但是,據專家介紹,目前除了美元資産之外,暫時還沒有更好的投資渠道。

“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相對來説,美元的安全性和收益,比其他投資渠道都要好一些。”王元龍告訴《中國經濟週刊》。

近日,美國財政部與美聯儲和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的一份聯合聲明稱,美國財政部將在PPIP(“公私合營投資計劃”,根據該計劃,美國政府在承擔大部分風險的前提下吸引私營部門聯合購買銀行不良資産)中投資高至300億美元的股票和債券。有國外媒體報道説,中國開始對購買美國垃圾債券(指金融危機中被暫時凍結了的不良資産債)感興趣。

“美國財政部發售垃圾債的思路是:美國財政拿80%的資金,然後鼓勵私人拿20%的資金來購買垃圾債。購買的這些垃圾債其實都是呆賬,如果今後美國經濟復蘇,呆賬就會緩解變成好賬,那時收益就可以大翻番。這像是個賭博。”肖煉説,“中國打算購買垃圾債是國外媒體報道的,估計現在還只是一種意向。”(記者 王紅茹)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