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産品難承擔信託責任 誰為其背書?

2013-05-22 15:43     來源:工人日報     編輯:林天泉

  中國大媽的故事仍然沒有講完,金價連續7個交易日跌去106美元之後,“她們”被套了。

  不過,更充滿戲劇性的情節則是,不少中年男性投資者借助雙向黃金交易工具賣空黃金,上演了一場“中國大叔”為“中國大媽”復仇的大戲,據説獲利豐厚。

  這可能是真的,不過很多人都堅信,這改變不了大多數老百姓在財富市場長期的弱勢地位——與投資理財渠道逼仄相對應的是,民間理財投資更主要的還是缺乏安全保障。

  這種狀況,隨著不斷發生的銀行理財糾紛乃至騙案而更顯嚴峻,人們不能忍受的是:很多導致理財産品風險的因素,並非來自市場,而是機構違規或監管漏洞。

  很多業內人士都建議中小投資者改變“單打獨鬥”的理財習慣,把財富管理的事情交給專業機構。比如香港F&C資産管理亞洲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亞洲區總裁蔡清福最近就勸説人們將投資交給“基金管理,或者是理財方面的産品”。

  現實情況卻表明,機構理財同樣讓人失望。

  基金年報統計顯示,自2008年熊市以來的5年,基金為投資者取得的收益為-9589億元,而收取的管理費收入卻達到1442億元。這表明,若投資者5年前開始購買基金,持有至今不但本金出現鉅額虧損,還要向基金公司繳納為數不少的管理費。

  網上股票證券交易分析軟體同花順的統計更為不堪——截至5月14日,有多達319隻産品自成立以來從未賺錢,還有613隻産品自成立以來收益率在3.5%以下,尚不足一年期定期存款收益。

  購買理財産品一直被認為更低風險,而大多數家庭也越來越信奉“你不理財、財不理你”的道理,這使得理財市場被認為是對社會閒散資金最大的“吸金石”。

  種種跡象表明,從券商集合理財、投資公司信託理財直到購買銀行理財産品,人們並沒有真正找到值得信賴的理財機構或産品。

  比如,銀行理財産品這幾年持續升溫,其原因則如羅蘭貝格管理諮詢公司合夥人彭怡所分析的——老百姓現在還是認為中國的銀行不會出事,出了事也會有政府兜著,所以銀行發行的産品他們就會更加積極地購買。

  就在銀監會出重拳排查違規理財産品之際,中信銀行不久前便爆出了理財詐騙案,該案套牢了110多名客戶4000多萬元資金,且極有可能追不回來。

  對於發生在銀行的理財騙案,業內人士一般將風險形成的主要根源歸於人們貪圖高回報這一點上,但他們卻忽略了一個基本事實:理財産品的銷售人員都穿著銀行的工作服,天天在營業廳上班。

  如同人們總是吃到“問題食品”一樣,國有商業銀行的“金字招牌”並沒有成為民間理財可充分信賴的安全背書——而在最應該被信賴的地方栽跟頭,其間的“風險”似乎更具有傷害性。

  據報道,5月18日上午,有多位交通銀行理財産品持有人前往上海銀監局,對交通銀行“得利寶至尊18號”理財産品發行和投資過程中的違規行為進行投訴。此款2011年5月19日成立的、面對高凈值人群發行的銀行産品,截至5月3日浮虧約16%。

  令投資者憤慨的是——該産品的虧損並非由市場因素造成,路演時曾明確提到的投資標的,沒有一個真正成為投資對象。

  “看不清理財産品背後的實體經濟支撐。”業內人士的這一觀點,也被認為是導致“理財陷阱”的重要原因——在這方面,銀行理財産品屢屢“違規”而導致高風險。今年3月底,銀監會推出了限制銀行理財産品“通道業務”的“8號文”,掀起了理財監管風暴,而其針對性正在於此。

  中國銀監會業務創新監管協作部主任王岩岫表示,我國銀行理財産品市場主要存在産品銷售不規範,基金、券商、保險等成為規避銀信合作監管的新渠道等問題。

  他還指出,目前部分銀行仍存在著不規範的資金池業務。

  輿論認為,缺乏嚴格監管機制以及誠信品質,使得目前琳瑯滿目的各類理財産品越來越難以承擔投資者的信託責任,而這可能更會危及潛力巨大的理財市場的持續健康發展。

  2012年,我國個人總體持有的可投資資産規模達到80萬億元。但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指出:“我國的銀行理財餘額截至去年年底不到8萬億元,與將近63萬億元的信貸餘額相比,佔比不到15%。”

  延伸閱讀

  戰勝定存,怎樣理財更靠譜?

  王奇

  股市“跌跌不休”,指數重回10年前;樓市調控不斷加碼,投資房産受到諸多限制;信託産品門檻動輒百萬元,讓投資者望而卻步;藝術品市場真偽難辨,沒有火眼金睛,還是得先練好內功……

  投資與理財市場行情近兩年的不景氣,讓不少投資者開始調整收益預期,戰勝定存成為許多人的目標。而目前市場上能夠戰勝定存的産品中,銀行理財和P2P理財都品種繁多,投資者該如何選擇?

  工薪族孫敏這幾年正在攢錢買房,但房價上漲的速度遠高於她攢錢的速度。她不甘心讓存款貶值,在經過多方打聽之後,準備用這些錢買銀行理財産品。

  登錄銀行官方網站,琳瑯滿目的理財産品讓孫敏有些發懵。她發現雖然不少産品預期收益率高於定期存款,但很多標明不保本,這讓她開始打退堂鼓。

  許多想購買銀行理財産品的人也有同樣的疑惑。

  近年來,一向以穩健著稱的銀行理財産品受到眾多投資者的青睞,它的火熱銷售令各家銀行收入頗豐,這從銀行理財市場的發展規模可見端倪。普益財富統計顯示,2012年針對個人發行的銀行理財産品數量達2.8萬餘款,較2011年增加25.84%;發行規模達24.71萬億元,較2011年增長45.44%,發行數量和發行規模創歷史新高。

  業內人士告訴筆者,從時間長短來劃分,銀行理財産品一般分1個月以下、1個月至3個月、3個月至6個月、6個月至1年、1年以上等幾大類;收益類型上,一般分為保本保收益類、保本浮動收益類、非保本浮動收益類3種類型;根據時間長短,預期年化收益率一般為3.5%~20%不等。

  “保本保收益類的風險最低,幾乎都會實現預期收益;保本浮動型收益産品也大多會實現預期收益;風險最大的就是非保本浮動收益類産品。這類産品一般比較極端,年化收益超過20%也可能實現,賠掉30%也是常事,玩的就是心跳。”業內人士介紹説。

  筆者走訪中發現,外資銀行理財産品種類相對豐富。其保本浮動型産品和非保本浮動型産品相對較多,預期收益率達到30%~40%的佔不少比例,但産品的門檻也相對較高,不少達到50萬元。而四大國有銀行的理財産品設計相對保守,收益率一般僅高於同期銀行定存利率的1到2個百分點,即使非保本浮動産品,大多也會實現其預期收益。

  銀行理財市場雖然近幾年發展迅猛,但其背後的風險不容忽視。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歷時3年的宋文洲案,雖然案件最後以和解收場,但渣打銀行虧掉宋文洲5300萬元的事實,給諸多投資理財産品的人敲響了警鐘。

  有些股份制商業銀行發行的掛鉤黃金錶現的理財産品,分為“看漲”和“看跌”兩款。普益財富研究員吳濘江認為,銀行發行這類“矛盾對立”的産品,雖然表面上看,同時為看多和看空標的的投資者提供了選擇,但卻存在規避責任的嫌疑,難以體現其專業的投資管理能力。

  除了上面這種“兩頭堵”的理財産品,一些銀行理財産品銷售人員的行為也可能給客戶帶來損失。去年年末鬧得沸沸颺颺的華夏銀行理財黑幕,便是理財經理利用職務之便,向客戶推銷有限合夥理財産品(非銀行理財産品),導致客戶虧損1億多元。

  業內人士建議,銀行理財産品收益預期過高時,就要特別注意其風險了。對於追求穩定收益的普通人來説,還是選擇較低收益的保本保收益類和保本浮動收益類産品。

  (記者 方大豐)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