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貸需求不足陡增銀行壓力

2013-05-22 15:38     來源:證券時報     編輯:林天泉

  反映貸款需求的票據融資數據除1月份負增長外,其他月份均保持增長,3、4月份以來單月票據融資額甚至突破千億。

  並不樂觀的經濟數據令銀行和企業更趨謹慎。據證券時報記者了解,有效信貸需求不足正困擾著部分銀行,今年以來大中型企業信貸需求明顯減少,貸款投放不足的壓力凸顯。

  除了企業趨於保守主動削減融資計劃外,一些銀行在不良上升的壓力下加大風險管控力度亦是導致有效信貸需求下降的原因。

  銀行企業信心均不足

  反映貸款需求的票據融資數據除了今年1月份負增長外,其他月份均保持增長,3、4月份以來單月票據融資額甚至突破千億,4月份票據融資增加1687億元。據證券時報記者了解,銀行通常在信貸需求旺盛時壓縮票據融資規模為一般性貸款騰出增長空間,而在信貸需求不足時配置票據資産。

  “這個月我們的票據融資還是保持增長的。”某股份制銀行深圳分行票據交易經理説。

  票據增長的另一頭是信貸需求不足。“已經5月份了,我們支行今年以來貸款還是負增長,貸款投放不出去,任務指標擺在那裏,我們能不著急嗎?”上海某大型銀行支行行長稱。

  “一些銀行眼中的優質企業、好企業信貸需求也在萎縮,包括上市公司、知名企業等。”某股份制銀行深圳分行副行長稱。

  深圳銀監局5月13日公佈的2013年一季度深圳市中小企業運營暨金融服務指數顯示,今年一季度樣本企業的融資需求總額較去年同期下降18.03%。融資缺口總額因此明顯縮小,較去年同期縮小30.32%,環比上季度縮小近三分之一。

  “以零售商為例,由於受電商衝擊太厲害,普遍採取保守策略,不再新設分店等,融資需求明顯萎縮。”上述大型銀行支行行長説。去年以來經濟不景氣對一些百貨公司、商場的消費需求造成較大衝擊,憑藉低成本低價行銷的電商反而因此得利。

  前4個月經濟數據不樂觀對企業的信心也造成影響。“企業肯定能感受到經濟形勢不好,因此普遍比較謹慎,畢竟貸款要還本付息,一旦投資一個項目失敗了可能就把企業徹底拖垮。”某股份制銀行合肥分行副行長稱。

  除了企業對於融資擴張更趨謹慎外,銀行在不良貸款反彈的壓力下已加大風險管控力度。“我們銀行今年對風險的把控力度明顯加大,比如對同一類企業要求審查的項目大為增加,貸款審批門檻也大大高於同行,將一部分有貸款需求的企業攔在門外。”深圳某國有銀行負責中型企業客戶的客戶經理稱。

  銀行議價能力或下降

  在企業普遍抱著過冬心態削減融資計劃的同時,房地産企業和地方融資平臺旺盛的融資需求格外引人注目。

  “10個找到府來談貸款的企業中有9個是房地産企業。”上述大型銀行支行行長稱。除了房地産行業外,在地方政府的投資衝動下,地方融資平臺的需求正旺。“包括一些省級平臺、市級平臺,貸款的需求都很旺盛。”上述股份制銀行合肥分行副行長説。

  但由於房地産屬於國家宏觀調控行業,地方融資平臺融資亦在銀監會要求嚴控的行列,各行普遍採取總量控制或者壓縮的措施,此類貸款需求並不能轉化為銀行的有效貸款需求。

  “如果有效信貸需求持續不振,銀行貸款議價能力可能會下降。”上述股份制銀行合肥分行副行長稱。

  深圳地區中小微企業融資成本今年一季度已出現下降。深圳銀監局對35家銀行的抽樣調研數據顯示,一季度中小微型企業的平均融資成本從去年同期的6.94%下降到6.28%,降幅達9.51%。

  (證券時報記者 唐曜華)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