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海戰術到電話轟炸 電話保險如何才能不擾民?

2013-05-09 08:48     來源:杭州日報     編輯:王偉

  記者 朱雪利

  “最近兩個月,我不知道接了多少保險公司的電話。”説起電話保險,夏旭雅有一肚子抱怨。

  車子保險6月1日才到期,但是從今年4月份開始,夏旭雅就不斷接到多家保險公司的行銷電話。陽光、太平、平安、國壽、人保、大地,還有一些保險公司的名字她都沒聽過。

  “聽説是大公司,我還有點興趣,報上相關資訊讓他們算價格。一些不太知名的公司,我就直接表示沒聽説過,不予考慮。但是有些電話特別難挂,比如陽光財險的業務員説,你怎麼會沒聽過我們陽光,我們在北京還有陽光城,你是看重價格還是看重服務,我們的服務絕對好。有些業務員還會在電話裏抨擊競爭對手,説某公司賠付要兩個月,我們只要一個月等等。”

  車子原先是在太平洋保險買的保險,到5月份,夏旭雅也開始接到太保的電話,問要不要為她辦理續保業務。前前後後打了好幾次,生怕客戶被別的公司挖走。

  “我估摸著為了車子續保這事,至少接了二十幾通電話。工作時間、休息時間,隨時都可能接到電話,有時候打過來我正好忙得不可開交,覺得特別煩。”

  從人海戰術到電話轟炸

  你是否也曾被保險電話“騷擾”過?

  很多人有這樣的經歷:當你正忙得焦頭爛額,手機突然響起,一聽是保險公司打來的,這邊還沒來得及拒絕,那邊已經滔滔不絕地開始介紹産品;或者是你正好在午休,一個電話打來趕走了剛剛醞釀起來的睡意。這些在不恰當的時候打來的保險行銷電話,難免讓人心生反感。對於保險行銷電話,有些人想婉轉點拒絕,但是對方就是聽不懂你的言下之意,堅持不懈地進行遊説;有些人藉口現在忙不方便接電話,於是有了第一通電話就有第二第三通。“我現在總結出來,就一招最管用,二話不説直接挂電話,基本上就不會再打過來。”不勝其煩的李先生選擇了最不婉轉的拒絕方式。

  記者調查了周圍十幾名同事和朋友,發現人人都被保險電話“騷擾”過,但是除了汽車保險,沒有人通過電話行銷買過保險。“這種行銷方式估計99.99%是不會成功的。”有人這樣總結。

  保險銷售模式正在經歷著從人海戰術往電話轟炸的轉變。從以前的街頭行銷、陌生拜訪、寫字樓掃樓,到如今的電話轟炸。一位保險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電話行銷正在成為一種趨勢,越來越多的保險公司開始使用這種低成本的行銷方式。據統計,目前有三分之二的保險公司已經使用電話行銷手段。在壽險公司,這個渠道的保費收入佔比還很低。但在産險公司,電話車險的保費收入佔比已經相當可觀。

  監管部門相繼祭出緊箍咒

  電話保險如何才能不擾民?

  面對日益攀升的電話保險投訴量,中國保監會相繼祭出了針對産險和壽險電話銷售的緊箍咒。

  今年1月份,為治理産險電話銷售擾民問題,保監會下發通知,首次將電話擾民投訴情況作為電銷業務監管的重要指標,規定屢次遭投訴電銷擾民的保險公司,在查證屬實後,將被責令停止對新客戶的呼出業務。在這個通知裏,保監會要求,各財産保險公司對明確表示不投保或拒絕繼續接聽電話的,應當通過技術手段對有關電話號碼進行遮罩,並與行業共用“禁呼名單”數據庫,對其他公司確定遮罩的電話號碼,遮罩期間各公司都不得再次呼出。對續保客戶的呼出時間不得早于保單到期日前四十天,制定合理的呼叫時間,切實避免打擾接聽客戶的正常工作生活。

  不過,記者了解到,這個行業共用的“禁呼名單”數據庫目前還沒有開始運作。

  5月2日,保監會又出臺了人身保險電話銷售業務相關規定,強調保險公司及保險代理機構應建立健全電話銷售禁撥管理制度。對於明確拒絕再次接受電話銷售的客戶,保險公司或保險代理機構應錄入禁止撥打名單,並設定不少於6個月的禁止撥打時限。此外,保監會要求,應通過電話銷售系統對銷售時間進行管理,根據不同地區、不同人群的生活習慣設置禁止撥打時間。除客戶主動要求外,每日21時至次日9時不得呼出銷售。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