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衰”也有良性惡性之分

2012-09-05 11:34     來源:新聞晨報     編輯:王偉

  一邊是證監會公佈對中信證券造謠者的調查結果,一邊是60多位中國企業家、投資人士聯名抗議香櫞“做空”中概股。一時間,各類“唱衰”股票者成為過街老鼠。

  唱空做空股票,在股市從來不討人喜歡。記得TVB那部描寫股市的經典連續劇 《大時代》中,劉青雲飾演的方展博自豪地表示,他的父親老一代的紅馬甲方進新絕不會賺股災的錢,説這話時,方展博指責的是由鄭少秋飾演的在股災中做空期指而暴富的炒家丁蟹,以此來獲得道德制高點,而“丁蟹效應”更是成為了港股著名的大跌現象。

  當然,這也不奇怪。由於股市作為經濟晴雨錶,一般呈現螺旋式上升,再加上做多是主流交易行為,所以在股市唱空或者做空者要承受比在期貨市場、外匯市場更大的壓力,甚至被視為阻礙經濟發展的力量。尤其像在A股這樣做空機制剛剛誕生的市場,唱空和做空更是與99.9%的投資者做對,不受待見。

  雖然作為A股多倉持有者,本質上都不願意看到A股任何與“空”相關的現象,但也必須基於理性承認,同為“唱衰”個股,中信證券相關人等是“惡性唱衰”,而渾水、香櫞等狙擊中概股的研究機構,就模式而言是“良性唱衰”。

  被證監會披露的三個案例是捏造不實事實製造市場混亂,而渾水和香櫞則是針對中概股財報的真實性根據調查或者分析提出質疑有助於市場有效性,這是兩者根本的區別。

  根據有效市場理論,股市交易是一個對上市公司相關資訊反應的機制,市場有效就在於可以對所有資訊作出反應,最終作出有效的定價。在中信證券的案例中,三個當事人通過股吧和微博捏造並不存在的資訊,使市場對此作出錯誤的反應,無疑是破壞了市場的有效性。事實上,造謠,在任何環境下都不受保護,即使在強調言論自由的美國,在戲院亂喊著火,同樣是違法的行為。

  而渾水和香櫞的研究報告則不同,他們更多是基於上市公司公開披露的財務資訊和可以找到的輔助資料作出自身的判斷,無論是認為相關公司不具有成長潛力還是認為他們財務作假,無疑都可以視為一種觀點。其實對於一家公司看法不同,是證券市場永遠存在的現象,主流券商至多是基於面子,用詞含蓄説“增持”或者“持有”,現有像渾水香櫞這麼極端頻頻建議“賣出”。渾水和香櫞的分析肯定不可能永遠正確,但在他們“唱衰”,上市公司反饋的過程中,投資者對於這家公司的了解和分析無疑是更深入,市場定價就更有效了——所以同為被渾水香櫞質疑的企業,真正有問題的企業如嘉漢林業最終倒下了,而如奇虎這樣的企業卻獲得市場認可,並不受質疑的打擊。

  渾水香櫞“唱衰”實名制,中信證券案例中“唱衰”匿名制,這是兩者另一個根本的區別。對於金融市場,匿名制“唱衰”是極為可怕的,這意味著任何一個人只要能上網,都可以以幾近於零的成本打壓一家公司的股價,在此前提下就會出現以製造市場混亂資訊市場恐慌為目的,破壞市場有效性的唱空做空行為,從根本上動搖股市的交易機制。而且由於這樣的操作成本低,即使抓住一個造謠者,依然有可能另一個造謠者會涌現。

  而香櫞和渾水則不同,雖然他們背後的操控者相對模糊,但是香櫞和渾水卻完全是靠自身的品牌來運作的。之所以香櫞和渾水如今對於中概股有如此大的殺傷力,還是在於去年他們狙擊一批中概股屢屢得手後營造的良好信譽,但是今年多份有點外行不靠譜的“唱衰”報告已經使他們的信譽大打折扣,也使得他們不少唱空報告的影響力大大折扣。這意味著,要複製香櫞和渾水模式,你首先得為市場有效性做出貢獻,真的打假成功才會有信賴者,而一旦亂用由此建立的信譽,那麼未來唱空報告將因為“狼來了”而影響力打折扣,市場機制可以制約這樣的實名“唱衰者”。

  作為二級市場的投資者,造謠者無疑是最被深惡痛絕的,但像渾水或者香櫞這樣的“啄木鳥”確實受歡迎的。如果相信真理越辯越明,那麼有這樣的質疑者存在,可以讓投資者不受造假公司的長期欺騙,不會使安然這樣的巨型慘案重演。甚至對於真正的價值投資者,若真正信賴某家公司,這家公司在受到渾水和香櫞看空大跌時,反而是白白增加了低價增資的機會——若是巴菲特,對這樣的機會怕是要拍手稱快的。

  之所以如今有六十幾位知名人士抗議,關鍵在於他們或者是公司創始人或者是創投企業,他們需要的是IPO,需要的是在股市把股票套現拋給二級市場投資者,而渾水和香櫞這樣的質疑研究,則是動了他們的奶酪。晨報記者 張佳昺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