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衝刺”融資融券 市場格局暫難改變

2010-01-26 14:18     來源:中國證券報     編輯:張蕾

  “目前最重要的就是把本月30日的測試做好。”上海一家券商的相關負責人25日表示,由於此次融資融券聯網測試關係到券商能否申請到試點資格,因此各家券商都將全力以赴。就準備情況來看,各家券商準備的方案類似。他們預計,融資融券開閘後暫時不會出現客戶流動、競爭激烈的情況。

  積極準備測試

  目前,11家券商都在積極準備融資融券聯網測試。此次測試將包括該業務的所有節點,從交易所到中登公司,從申報到結算,整套流程都將理順。和前兩次測試不同的是,此次測試是在新的交易系統下進行。

  “我們所有的營業部都會參加測試。”東方證券相關負責人25日表示,旗下營業部在前兩次測試中都比較順利,而在經過最近兩年來的各類培訓之後,營業部人員對融資融券業務都已十分熟悉,全面參與測試有利於進一步檢驗準備情況。

  不過,也有券商表示,會選擇重點營業部進行測試。由於此次測試關係重大,如果出現紕漏,將被一票否決,失去申報試點的資格,所以各家券商都十分緊張,力保參與測試的營業部都無差錯。

  “在測試之後,我們還要接受現場檢查,並在春節前完成申報。”某券商人士預計,在方案正式申報之後的一個月內會有結果,而在取得資格後,券商還需變更營業許可等,才能正式進入業務實施階段。

  方案大同小異

  “經過這幾年的不斷學習和梳理,各家券商的方案都差不多。”某券商的融資融券部人士介紹,目前在客戶門檻、息費利率、擔保比率方面,各家券商的差別都不大。

  另一家券商的融資融券部負責人表示,在證監會的《證券公司融資融券業務試點管理辦法》、證券業協會制定並公佈《融資融券合同必備條款》和《融資融券交易風險揭示書必備條款》後,券商已經根據相關的規定訂立了與客戶的合同範本以及業務流程等。此次申報方案會根據窗口指導作一些調整,但改動地方不會很大。

  多家券商將客戶準入門檻定在賬戶資産100萬元、開戶時間18個月以上,這相對證監會窗口指導的50萬元有所提高。在息費率上也都是依同期銀行貸款利率上浮三個百分點。對於客戶擔保的資産,也多以金融資産為主。

  “大的差別不會有,小的特色也許會出現在服務、風險防範方面。”某券商人士介紹説,在合同範本上,券商都會根據協會的必備條款進行設計,而投資者開戶的程式上也無可簡化,必須到券商和銀行分別開設賬戶。

  市場格局暫難改變

  由於券商在該業務上的廣泛共識,加上管理層對投資者開戶設定了18個月的要求,因此一些券商認為,客戶出現大面積流動的可能性不大。

  上海幾家大券商相關人士均表示,目前來看,此項創新業務試點並非行業洗牌。他們認為,在18個月開戶時限的規定下,客戶流動的可能性非常低,即使首批沒有獲得資格的券商,未來也會逐步推廣普及,證監會已經明確未來會從A類券商擴大到B類券商,因此客戶不會轉移,市場格局也不會發生太大的變革。

  “從營業部的情況來看,目前來問的客戶比較關心我們有沒有可能拿到首批試點資格。”一家上海大券商的某營業部負責人表示,試點資格不僅僅是品牌效應,如果公司能夠拿到資格,將十分有利於開發客戶。在他看來,那些規模較小的券商,即使拿到資格,能夠開展的業務規模也將十分有限,長遠來看,有這方面需求的客戶還是會集中在資金實力雄厚的券商處。

  “未來能獲得多少市場,還不好説。”上述人士表示,一方面融資融券的需求可能隨著市場的發展而變化。未來轉融通開閘,也將有利於解決資金和券的開源問題。另一方面,各家券商在這一新業務上的定位不同,參與資金規模也會不同。海通證券已確定可以使用40億元資金參與融資融券業務,有些券商則還要視情況而定,預計初期規模僅在幾億元。

  “分化會有,但主要分化還是與各家券商經營能力和服務水準相關。”在一些券商看來,融資融券作為一項新業務,必然與券商的研究能力相關,同時因為通道並非壟斷,針對客戶的服務最終將成為關鍵因素。 (作者朱茵)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