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 關於我們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論壇 | 部落格
官網首頁 | 新聞中心 | 關於論壇 | 最新播報 | 視頻直播 | 重要發佈 | 重要講話 | 人物訪談 | 嘉賓風采 | 論壇花絮 | 評論反應
台灣網專稿 | 主題論壇 | 論壇城市 | 現場圖片 | 背景資料 | 關注海西 | 閩臺交流 | BBS | VIP | 第三屆 第二屆 第一屆
  海峽論壇官方網站 -- 景點

漳州土樓

時間:2012-06-07 14:21   來源:聯合網

 

  漳州土樓遍佈于漳州市的南靖、華安、平和、詔安、雲霄、漳浦等山區。它以造型奇異、風格獨特而被譽為“神話般的山區建築”。 

  土樓的前身是唐朝陳元光開漳時的兵營、城堡和山寨建築,它是閩南地區在“外寇之出入,蟊賊之內訌”的特殊社會環境下的産物。漳州土樓以生土為主要材料,摻上石灰、細砂、糯米飯、紅糖、竹片、木條等,經反覆舂壓、夯築而成,一般高三至五層,一層為廚房,二層為倉庫,三層以上為起居室,可居住200至700人,具有聚族而居、防盜、防震、防獸、防火、防潮、通風采光、冬暖夏涼等特點。 

  漳州土樓民居近2000座,僅南靖縣就有1300多座,堪稱土樓王國。也是全國土樓最多的地方。 

  元末明初,元人退出關外,但沿海倭寇,海盜為患,屢侵入漳州各縣城鄉搶劫燒殺,民不安生,許多村莊倣衛城模式,聚族建土樓禦衛。明末清初,鄭成功率軍與清兵在閩南一帶拉鋸戰,民間又建不少土樓、石樓以安生。 

  漳州土樓有圓形,正方形、長方形、橢圓形、弧形、八角形、曲尺形、五鳳樓等,大量的是方形樓與圓樓。 

  漳州土樓民居最早出現于元代,南靖書洋鄉石橋村永安樓建於元代中期,書洋下版寮村裕昌樓、輯光樓約建於元末(1368年左右),距今已有600多年。據南靖縣統計,建築時間距今400年以上的土樓有27座,300年以上的有37座,200年以上的有130多座。最大的土樓是書洋鄉裕昌樓,高五層,每層54間,共270間。最高的土樓是梅林鄉方形和貴樓,高五層,21.5米,共140間。 

  土樓民居建築多選址于依山傍水的坡地或近溪山谷中,或選在山、水、田、樓相和諧的地理環境之間。書洋鄉田寮坑土樓群、曲江河坑村的土樓群、塔下村土樓群、下版寮土樓群、後橋村土樓群、均沿溪流建築在山坡、谷地,自然環境優美,獨具閩南田園風光的特色。     

  懷遠樓

  懷遠樓在南靖縣梅林鄉長孝坎下村,建於清宣統元年(1909年)。是座建築精美,保存完好的中型園土樓。1988年列為縣文物保護單位。樓高四層13米,直徑38米。圓樓底層由河卵石和三合土壘築,有3米多高,二層以上是土墻,墻體堅實牢固。

  圓樓每層34年開間,4層共136間。房間內寬3.1米,進深3.5米。一至四層均設敞開回廊,光線充足,空氣流通。四樓均分佈多個小窗,可供防衛射擊。在四樓的四方出挑建有4個哨臺,突出體現防衛功能。

  走進懷遠樓大門是圓形天井。正對大門是座"四架三間"的祖堂,名曰:“斯是室”,也是子弟讀書的私塾。“斯是室”建築講究,雕梁畫棟,文雅秀氣。堂中有對篆書溜金對聯:“月過花移影,弄聲風來竹。書千古意,曉春花木心”。“斯是室”充滿書香氣息,體現“耕讀傳家”的熱望。

  “懷遠樓”是簡氏家族所建,樓內住簡氏18戶115人。

  長源樓  

  長源樓位於南靖縣書洋鄉石橋村,建於清代雍正元年(1723年)。長源樓是方形土樓,地處九龍江西溪支流岸上,依河岸坡地高低而建。形成青山、綠水、土樓、人家的景園。長源樓臨溪的墻是以大河卵石從溪岸壘砌起來的,只建一層,有十個開間,中央主樓建三層,有十三個開間,兩翼由二層和三層組成,形成一座前低後高,如交椅般的方土樓,當地人也稱“交椅樓”。為防止外侵,一樓四週是封閉式的,只在左側開一大門。樓裏有天井,面向天井的正中是祖堂,祖堂兩邊是廚房與庫房,二層、三層是臥房,有一敞的回廊,視野開闊,通風采光極好。

  長源樓整體建築順乎地形地貌,與自然環境溶為一體,體現土樓建築的智慧與技巧。日本建築專家稱長源樓為“斜面土樓”。國內土樓研究學者則認為是五鳳樓的變式。長源樓共有53間,現居住張氏家族七戶30人,而該樓子孫在臺灣或海外為華僑者,人數遠比留在祖宅的要多得多。

  和貴樓   

  和貴樓位於梅林鄉璞山村,建於清雍正十年(1732年),是南靖縣最高的一座長方形土樓。樓高5層21.5米。每層有28個房間,共有140個房間。樓正中有開一個大門,東西南北四方各有樓梯上下。

  天井以小卵石鋪地,左右各有一口水井,水源充足,可供全樓汲用。 

  天井中央建三間一堂式學堂,學堂門上木匾書“興學利後”四字,反映和貴樓祖輩尊學重教,培養人才的宏願。和貴樓高大壯觀,雄偉堅固,頗似古代城樓。樓內居住簡氏家族22戶120多人。

  裕昌樓 

  裕昌樓位於書洋鄉下版寮村上節社,建於元代末年,高5層共有房270間,是座最古老又最大的圓樓。樓址原為沼澤地,建成後傾倒,後打下大量松木加固地樁後重建,樓墻厚1.5米,樓內墻體均以杉木築建。因年代久遠,樓內回廊木柱部分傾斜,但仍經得起屢次地震的考驗。裕昌樓大天井內建半圓形二層樓。樓內有水井13口,均掘在廚房內,水源充盈,水桶下井一米就可以吊到水。裕昌樓依山臨溪,環境幽靜,有劉姓18戶110人居住樓內。

  田寮坑土樓群  

  田寮坑土樓群是福建許多土樓中最最壯觀的一處絕景。它的圖片,曾出現在海內外許多傳播媒體上,聞名於世。田寮坑五座土樓坐落在峽谷中的山坡上,依山臨溪,周圍是層疊連片的梯田。從下往上看,五座土樓高低錯落有致。從高處往下看,五座土樓巧似一朵梅花開四瓣。中間是座方形樓,建於清嘉慶年間,曰“步雲樓”,三層84間。四週為四座圓土樓,曰“和昌樓”、“振昌樓”、“文昌樓”、“瑞雲樓”。分別建於1952年、1930年、1966年、1930年。“文昌樓”建造進受地形限制,因地制宜,遂建成橢圓形樓三層96間。這是南靖縣一千多座土樓中唯一的橢圓形土樓。田寮坑土樓群佈局巧奪天工,絕無僅有。

  石橋土樓群 

  石橋土樓群位於南靖天嶺山腹的書洋石橋村。近20座方形、圓形土樓沿溪建築在山谷中坡地上,高低錯落,是依地理環境構築土樓的一大景觀。古橋村有全縣最古老的方土樓“永安樓”,有吸引中外許多專家學者來考察的斜面土樓“長源樓”,有全縣最大的圓土樓“順裕樓”,樓有四層288間,天井直徑59米。 

  河坑土樓群 

  河坑土樓群位於書洋鄉曲江河坑自然村,有十五座三層以上圓、方新老土樓,建造在山谷方圓不足一公里的沿溪平緩地面,是土樓建築分佈最密集的地方。居高俯視,土樓群星羅棋佈于青山秀水之間。是土樓群落又一大景觀。


分享到:
編輯:段方君

公告板 | 關於論壇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台灣網專稿

更多>>評論反應

更多>>嘉賓風采

更多>>論壇直通車

景點 美食 住宿 日程 交通 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