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海峽論壇官方網站 > 第十屆 > 評論聲音

海峽論壇凸顯“兩岸一家親”

時間:2018年06月08日 18:52:00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本報記者 張 盼 文/圖
  
  圖為海峽兩岸青少年新媒體文創論壇啟動儀式。
  “民間交流太重要了!”臺灣新黨主席郁慕明6月6日在第十屆海峽論壇開幕式上致辭時説,他從第一屆開始就沒有缺席過論壇。過去十年來,兩岸建立了許多交流管道,有官方的、有民間的,民進黨執政之後,兩岸官方的互動終止,但大家還可以繼續海峽論壇的交流,扮演兩岸心靈契合的角色。
  凝聚兩岸共識
  作為海峽兩岸最大的民間交流盛會,第十屆海峽論壇6日在廈門隆重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出席論壇開幕式並致辭。中國國民黨副主席郝龍斌和親民黨、新黨、無黨團結聯盟等臺灣政黨代表和有關縣市代表、主辦單位代表以及臺灣各界人士8000余人參與本屆論壇各項活動。
  自2009年創辦以來,海峽論壇始終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面向青年、面向基層,充分凸顯民間性、草根性、廣泛性的特色,每年都吸引上萬名兩岸基層民眾和各界人士參加。本屆海峽論壇圍繞“擴大民間交流、深化融合發展”主題,安排大會活動以及青年交流、基層交流、文化交流、經濟交流4大板塊36項49場活動,福建各設區市同期舉辦18項活動。
  臺灣中華青年交流協會創辦人李鐘桂説,經過10年的發展,海峽論壇已成為擴大兩岸民間交流、加深兩岸同胞親情友情、凝聚兩岸共識的重要平臺和兩岸基層交流的重要品牌,在兩岸交流中發揮了獨特作用。
  “海峽論壇的一大特色是廣泛性,兩岸各行各業的人士都來參加,無論是探討文創旅遊,還是交流基層發展經驗,大家都能實現良好互動。”中國國民黨青年工作總會副總會長吳雨霖説,海峽論壇是民意匯聚的盛會,繼續增進交流合作是兩岸民眾共同的期待。
  大陸有更大舞臺
  據海峽論壇組委會辦公室副主任鐘志剛介紹,本屆海峽論壇4大交流板塊聚焦基層民眾和青年群體,並呈現5個主要特點:一是新增活動場次比較多。二是紀念“海峽論壇十年”。三是共同弘揚中華文化。四是服務青年就業創業。五是促進交流活動向合作成果轉化。
  在具體活動安排上,青年交流板塊包括海峽青年論壇、海峽兩岸青年文創産品集市等9項活動,基層交流板塊包括海峽職工論壇、海峽婦女論壇、海峽兩岸婚姻家庭論壇等8項活動。
  “臺灣年輕人需要把心胸進一步打開,走出來,在大陸找到更大的舞臺。”在第十屆海峽論壇第十六屆海峽青年論壇上,“80後”臺胞曾子蕓説,父親從事農業迴圈經濟,在大陸打拼已有13年。自己來到大陸也有2年,希望未來能夠接班。
  北京市臺聯黨組書記王蘭棟在第十屆海峽論壇第五屆海峽兩岸青少年新媒體文創論壇致辭中説,兩岸青少年是中華文化的重要傳承者和創新者,新媒體是兩岸青少年增進了解共識、達到心靈契合的重要方式和途徑。實現中華文化傳承與創新,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需要兩岸青少年不斷加強互動、深化交流、合作共用,樹立正確的民族觀和文化觀,不斷增進“兩岸一家親,共築中國夢”的情感認同。
  讓未來的結合水到渠成
  “截至目前,海峽論壇共發佈了138條對臺惠民政策措施,兩岸各領域各行業簽訂了一系列合作協議,取得了豐碩成果。”鐘志剛説,海峽論壇已成為兩岸民間交流合作參與機構最多、活動規模最大、涉及範圍最廣、民間色彩最濃的海峽兩岸交流盛會,為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發揮了積極而獨特的作用。
  在“海論十年、精彩無限”海峽論壇十年故事匯上,臺灣青年鄭博宇分享了自己與海峽論壇結緣的過程。正是2015年參加第七屆海峽論壇的經歷,讓他打定主意來大陸尋找發展機遇。如今他已是北京創業公社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專注為臺灣青年打造來大陸發展的平臺。“兩岸本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兄弟,唯有兩岸青年的融合發展,達到心靈的契合,才會讓未來一切的結合水到渠成。”鄭博宇説。
  在大陸經營茶産業的臺商曾冠穎將海峽論壇視作“紅娘”。2012年,受邀參加第四屆海峽論壇的他遇見福建姑娘張文娟。出於對電子商務和“網際網路+”創業的共同興趣,二人在2015年喜結連理,從“兩岸一家親”變成“兩岸一家人”。如今他和妻子以臺灣“東方美人茶”為基礎,創立電商特供品牌“雅席敬品”,産品暢銷兩岸。
  臺灣聯合報係大陸事務處總經理方桃忠説,海峽論壇不只是兩岸民間最大型的交流活動,更交織著兩岸人民共同生活的點滴回憶。“這些發生在兩岸同胞間的故事是‘兩岸一家親’的真實寫照,其中蘊藏的溫情與感動,正是深化兩岸融合發展的不竭動力。”台灣網總經理劉曉輝説。
【編輯 普燕】
論壇資料

論壇日曆(6.5-6.11)活動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