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制問題是經濟領域最基本的問題。生産資料所有制結構,是指不同的生産資料所有制形式在一定社會經濟形態中所處的地位、所佔的比重,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當代中國實行的是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所有制結構。
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我國實行國營經濟領導下的多种經濟成分並存發展,具體的經濟成分由社會主義性質的國營經濟、半社會主義性質的合作經濟、國家資本主義性質的公私合營經濟、私人資本主義經濟、個體經濟組成。經過1953年至1956年的社會主義全面改造,全民所有制經濟、集體所有制經濟和公私合營經濟佔全國經濟的比重從1952年的 21.3%躍升到 1956年的92.9%,公有制體系基本建立。非公有制經濟則作為“産生資本主義的土壤”的經濟成分而受到排斥。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非公有制經濟開始得到恢復和發展。 1982年12月,五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十一條規定:“在法律規定範圍內的城鄉勞動者個體經濟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補充”;1984年,《中共中央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指出:“堅持多种經濟形式和經營方式的共同發展,是我們長期的方針,是社會主義前進的需要”;1999年3月,九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對非公有制經濟20年來的發展及其貢獻給予了充分肯定:“在法律規定範圍內的個體經濟、私營經濟等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們對公有制經濟、非公有制經濟的地位和作用的認識不斷深化。二
30年的改革歷程,有兩條始終堅持的根本原則,一個是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一個是共同富裕。公有制經濟一直居於中國經濟的主體地位,牢牢掌控著中國經濟的命脈與關乎國計民生的重要行業和領域。在改革中,我國以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為著眼點,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創新公有制經濟的多種實現形式,推動國有經濟佈局和戰略結構調整,在保持公有制經濟主體地位的同時,賦予各種所有制經濟組織以市場主體地位及平等競爭、相互促進的市場條件。
改革開放以來,伴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特別是所有制的改革,觸及到的一個重大課題是,中國的非公有制經濟究竟應以什麼樣的速度發展?應在什麼範圍記憶體在併發揮作用? 1988年全國人大通過憲法修正案,“私營經濟”被第一次提出。 2003年,國務院發佈了《國務院關於鼓勵支援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其中第六條規定:“允許非公有資本進入國防科技工業建設領域。堅持軍民結合、寓軍於民的方針,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允許非公有制企業按有關規定參與軍工科研生産任務的競爭以及軍工企業改組改制。鼓勵非公有制企業參與軍民兩用高技術開發及其産業化。”非公有制經濟在方便人民生活、增加財稅收入、引進和吸收先進技術與管理經驗、促進國際經濟合作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已成為國民經濟的一支重要力量。三
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的艱辛探索回答了這樣一個問題,即為什麼必須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而不能搞私有化或“純而又純”的公有制。改革開放的30年,是我國經濟蓬勃發展的30年,是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由弱變強的30年,是我國逐步擺脫低收入國家,不斷向世界中等偏下收入國家行列邁進的30年。 30年間,年均9.8%的經濟增長速度,使中國的GDP從1978年的3645億元,增長到2008年的超過30萬億元。尤其是在國際金融危機下的2008年,中國經濟在困難中保持了9%的增長速度,對於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超過20%。中國經濟迅速崛起的實踐證明: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所有制結構是生産力發展的客觀要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和理論體系,明確要求“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援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這為我國所有制結構的發展和完善指明瞭方向。
當前我國的所有制結構,是適應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産力發展要求的必然選擇,是順應我國經濟發展需要和特點的必然選擇。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符合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的實際,順應了時代潮流和人民願望。實踐證明,中國的所有制結構,是經過當代中國發展實踐檢驗的最現實、最有效的選擇。
當代中國的所有制結構,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現代化建設實踐和時代特徵相結合的産物,是紮根于當代中國大地、反映中國人民願望、適應中國發展進步要求的必然選擇。(王大超 李 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