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新增農業等三大板塊
環球時報:您認為,該如何打造博鰲亞洲論壇的多邊性和多樣性?
周文重:博鰲亞洲論壇年會通過多年發展,在促進地區國家相互之間的多雙邊合作方面,已經發展並形成獨特的作用與功能。由于論壇自身國際影響力不斷提高,特別是中國主要國家領導人每年都出席論壇年會,因此差不多每屆年會都會有十多位外國元首和政府首腦參會。這為中國同有關各國開展雙邊和多邊高層外交提供了機會和便利。與此同時,由官方與民間各界人士共同參與的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也已成為我國開展公共外交的重要舞臺。
保持和弘揚博鰲亞洲論壇年會多樣性和多元性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它的議程的設計。論壇的宗旨是促進亞洲地區經濟發展與合作、推動地區經濟一體化。每屆年會從其主題到數十個議題的設計,均突出經濟領域的合作與探討交流。由于經濟發展牽涉到社會、科技、文化,乃至政治和安全等廣泛領域的問題,因此每屆年會都根據當時形勢特點,選擇一些在上述領域具有動向性、前瞻性、趨勢性的話題,作為年會分論壇的議題。這種設計不僅使我們對于亞洲經濟發展與合作的探討交流有了更扎實的基礎,也使得論壇的多樣性和多元化不斷得到提升。
環球時報:今年年會首次開設農業、司法和宗教板塊。開設這些新的板塊,是基于怎樣的考慮?
周文重:隨著論壇影響力提升,大家對論壇的期待更多。每年我們都努力擴展會議的內容設置,但由于受到場館容量和接待條件的限制,有很多好的話題仍無法滿足。
今年新增的這三個板塊,將會很有看點。農業方面,在城鎮化快速推進的大背景下,三農問題不再是孤立的農村問題。年會安排了兩節內容,分別討論農村的普惠金融和城鎮化背景下的三農問題。在司法這板塊,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與印度、南非、俄羅斯、巴西等金磚國家的大法官將共同出席題為《重典治污:司法的力量》的分論壇,討論“有牙齒的環保”這一話題。宗教板塊,論壇的老朋友星雲大師和多位佛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領袖將在《中道圓融:凝聚善願的力量》的一節共同探討宗教和平與善願的精神。▲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怡然
原稿件來源: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