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新聞中心  >   熱點聚焦  >   博鰲亞洲論壇  >   滾動播報  >   正文

博鰲報告首提新興11國:2015年難迎全面復蘇

2015年03月26日 10:48:00 來源:中國經濟周刊 字號:       轉發 打印

  新興經濟體新一輪改革的范圍、力度和成效

  為了貫徹落實中共十八大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戰略部署,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內容涵蓋15個領域、60項具體任務,目前一些改革措施已經得到落實。2014年5月,印度新總理納倫德拉·莫迪上臺後隨即啟動了以“經濟增長”為目標的大規模經濟改革計劃,內容包括加大投資、推動工業增長、改善營商環境和嚴控財政赤字等。中印兩國的改革所釋放出來的“紅利”,將直接決定它們能否繼續保持目前的中高速可持續增長局面。同時,巴西、俄羅斯經濟頹勢能否得到遏制,亦會對整個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經濟表現帶來重要影響。

  地緣政治經濟走勢與突發性事件

  西方國家對俄羅斯實施制裁的范圍、強度和持續時間,不僅會影響到俄羅斯以及與其經濟關係密切國家的經濟,而且會波及相關國家的地緣政治關係。

  2014年11月美國中期選舉後形成的共和黨控制參眾兩院從而使民主黨總統過早成為“跛鴨”的局面,亦為敏感微妙的大國博弈添加了變數。

  作為世界能源重鎮的中東,其穩定與否對石油供應及價格具有重大影響,對俄羅斯、沙特、印尼等油氣出口國的經濟復蘇與進一步鞏固亦具有重大影響。

  此外,2014年西非國家埃博拉(Ebola)疫情的暴發和蔓延,對一些國家的經濟社會穩定造成的負面影響已經顯現,如得不到有效控制並擴散到其他經濟體,則會殃及包括E11在內的全球經濟增長。同時,突發性的嚴重自然災害也會給相關國家經濟帶來衝擊。

  國際經貿談判與合作的進展

  2014年5月,中日韓投資協定正式生效。2014年7月,金磚國家領導人在巴西舉行的首腦會議上,決定啟動金磚開發銀行籌建計劃,預計2016年正式開始運營的金磚開發銀行標志著金磚國家合作進入了機制化建設的實質性階段。2014年10月24日,21國在北京簽署籌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備忘錄。

  2014年11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14年亞太經合組織(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上宣布成立“絲路基金”,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基礎設施建設、資源開發、產業合作等有關項目提供投融資支持;同月21個亞太經合組織成員齊聚北京,圍繞“共建面向未來的亞太夥伴關係”這一主題,探討了“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促進經濟創新發展、改革與增長”和“加強全方位互聯互通和基礎設施建設”等重要議題,長期停留在設想階段的亞太自由貿易區(FTAAP)建設也取得了新的進展。

  2015年,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談判等區域貿易談判很可能完成談判並締結協定。

  這些新興經濟體之間以及包括發達經濟在內的大型國際經貿談判與合作將對新興經濟體乃至全球貿易格局產生深遠影響。

  鑒于目前E11經濟的基本狀況以及發展趨勢上所呈現的種種跡象,並基于2014年E11經濟整體運行的描述與分析,本報告認為,2015年E11經濟復蘇大幅回暖的概率較小,與2014年相比,經濟增速基本持平或小幅下降的可能性較大,即按各經濟體GDP總量加權計算的增長率為4.8%。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怡然

原稿件來源:中國經濟周刊

: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