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際先驅論壇報》5月28日文章,原題:新駐美大使館折射中國日益增強的實力
今夏,中國大使館的官員們將搬進一幢由玻璃和石材建成的新建築,這將是美國首都規模最大的使館,顯示了中國高漲的雄心。
這個佔地約2.3萬平方米的龐然大物,採用中國花崗岩和法國石灰石為材料,許多建築工作都由中國工人完成。使館建造歷時3年,由著名的貝氏建築師事務所的貝建中和貝禮中設計。
流光溢彩的新館舍將取代曾經做過飯店的低矮、不起眼的紅磚建築。這種變化凸顯了中國在世界舞臺上不斷上升的地位。
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所長、華盛頓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前中國問題專家季北慈説:“自約25年前中國搬進現在的使館以來,我們親眼目睹了巨變,不僅僅是複雜的美中關係,還有中國地位的上升。這反映了他們對外界怎麼看中國的期待。”
貝建中説,中國政府對設計只提出一個特殊要求———“傳達中國在當今世界的地位和角色”。
目前新館舍即將竣工,預計在8月啟用,這與展示中國勃勃生機的北京奧運會幾乎同時。
新館舍擁有寬敞的門廊、複式的天窗、棱角分明的屋頂和中國傳統的石頭花園。館內還設有一個有200個座位的禮堂和能容納1000人的多功能大廳。
與此同時,美國政府正在北京修建造價2.75億美元的新館,面積幾乎是中國新大使館的2.5倍。
季北慈説:“當有國家要建新大使館時,經常會有互惠協議。如果北京允許我們建新大使館,我們就沒有理由不讓北京也建一個。”
但是,並不是所有華盛頓人都為中國的新館舍所折服。在華盛頓住了50多年的美中政策基金會主席王冀表示,“突然之間,這個巨大的中國使館出現在這些較小的使館中間,這不搭配”。
在中國新大使館的施工現場對面,一個臨時宿舍住著數百名來自中國的工人;他們穿藍色制服、戴黃色安全帽,每天都有數十人在工地上忙碌。
位於華盛頓的國家建築博物館館長馬丁 莫勒表示,決定使用來自本國的工人和材料並非沒有先例。“在彼此缺乏信任的地方,這種做法很尋常”。
莫勒認為,新大使館對中國人來説可能是不可或缺的。他説:“對於一個更多嘗試西方商業做法的國家來説,他們肯定想要一個他們可以炫耀的大使館,希望能在那種氣派、舒適的環境裏招待商界和政界領袖。”(作者:休馮 李,汪析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