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島資訊

京劇曾是島內最潮娛樂

時間:2010-10-21 16:08   來源:中新網

名角顧正秋影響了京劇在臺的發展

  京劇舞臺上演著人生的喜怒哀樂,同時也見證了臺灣地區的時代變遷。不少人以為京劇是1949年隨國民黨遷臺時南下的,其實早在清代,京劇就已在臺灣地區開唱。到了日據時代,京劇在臺灣更是繁華一時,全盛時期有40個戲班在全島巡演。

  在日本人眼皮下唱戲

  據研究臺灣戲劇發展史的島內戲劇學者徐亞湘介紹,早在劉銘傳時代,清廷赴臺官員就從大陸引進京劇戲班演出,但並不普及。到了日據時代,京劇反倒借著商業劇場的演出興盛起來。商人們請大陸戲班到淡水戲館等知名劇場演出,“全盛時期島內各地戲館都有京劇可看,是風靡民間的娛樂生活”。

  被稱為島內四大家族之一的辜家,日據時期由大家長辜顯榮拍板,經營起了當時最著名的戲館“臺灣新舞臺”。回憶起這一段,辜家第三代、目前是“新舞臺”館長的辜懷群説:“我祖父那個人很絕!怎麼就在日本人的鼻子底下買了個戲館,然後天天上演中華文化的戲,很大膽啊。” 根據統計,從1907年到1936年間,曾到臺灣演出的上海京班就超過了40個,辜懷群介紹説,那時候每團的演員大約有五六十人,但每團的船上卻載來兩三百人,“那時臺灣海峽被稱為黑水溝,很多人怕根本上不了島或回不去,都攜家帶口啊”。

  後來這些赴臺唱戲的演員有不少在臺灣結婚、落戶的,島內於是有了本地的京班,也有民眾開始學戲,這段時期可以説是京劇在臺發展的濫觴。與此同時,廣播的興起也是京劇繁盛的重要原因,《三國志》、《楊家將》等熱門劇目的唱片隨之熱賣。

  遷臺民眾借此發鄉愁

  國民黨當局統治臺灣地區後,京劇被賦予高度的政治色彩。1948年京劇名角顧正秋組團赴臺演出,因大陸戰火未歇,她從此留在臺灣,成為島內京劇發展史上的重量級人物。

  臺當局曾出於政治上的考慮,將京劇尊稱為“國劇”,並在臺軍中組建劇團成立“國劇隊”。在當時臺灣三家公營電視臺獨大的時候,每家都會擠出黃金段播放“國劇”節目。臺北市中華路的臺軍文藝中心,1957年啟用時是京劇表演的專屬場地,當時稱作“國光戲院”,是少數安有冷氣的戲院。

  在那個“反攻大陸無望”的年代,京劇成了大陸遷臺民眾集體發泄鄉愁的渠道。臺灣話劇演員金士傑回憶説,他三叔金大源曾任教于復興劇校,其他幾位叔伯都是票友,他父親也能哼唱幾句。從小金士傑就被父親用自行車載去看戲,“父親一路上心情好,會唱上一段京劇,長大才知是《鎖麟囊》,是一齣描寫人生際遇無常的經典戲”。金士傑笑言小時候一到劇場,鑼鼓點一響就想打瞌睡,但長大後卻在京劇劇本的基礎上寫出了話劇《荷珠新配》,打響了蘭陵劇團的第一炮。

  不只話劇,島內相聲也常以京劇為題材。臺灣插畫家李星瑤回憶,她十幾歲時,全家人在電視機前看《這一夜,誰來説相聲》。看到李立群唱《四郎探母》那段時,幾個孩子都樂不可支,“一屋子笑得鬧鬨哄的,可是一回頭,發現我爹靜靜坐在那裏,不停抬手抹眼淚”。李星瑤説,當年她未經世事,只知道自小隨軍抵臺的父親思鄉傷心,並不能完全體會他的心情。直到她旅居美國,經歷離鄉背井的生活,才感受到當時父親的心痛。

  除了大陸遷臺人士,一些“臺獨”分子也被京劇吸引。“臺獨”大佬史明從小就在祖母身邊耳濡目染愛上京劇,他始終保存著完整的京劇錄音帶,“不論在日本還是臺灣地區,我都帶著梅蘭芳這些大明星唱的京劇錄音帶,這是我很重要的娛樂,但年輕人根本聽不下去”。

  近年來,島內最具代表性的“國光劇團”開始走京劇新編之路,包括改編張愛玲的《金鎖記》等,讓傳統京劇有了現代風貌。

編輯:何建峰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