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靡一時的“藝霞歌舞劇團”結合戲劇與歌舞,成為另類看戲的娛樂方式
“豬哥亮”的歌廳秀風靡全臺,他早年也是從今日歌劇院演出《廖添丁》男配角崛起
或許你演過話劇、看過舞臺劇;但許多人不知道,早在日殖時代,在臺灣歌仔戲與布袋戲之外,曾有一波熱鬧轟動的“新劇”潮流,觀眾在戲院裏,看真人演出現代戲,當時被視為一種“文明”的象徵。
二十世紀初期,臺灣受到日本新演劇的影響,也開始演出“新劇”,相對於京劇與歌仔戲的“舊劇”,也被稱為“文明戲”。後來,日本在臺殖民實施“皇民化”運動,嚴格管制臺灣歌仔戲與布袋戲的演出,新劇也變成日語的“皇民劇”。但張維賢等人成立“星光演劇研究會”、“民烽劇團”,除了演出易卜生等島外劇作,更堅持以閩南語表演,利用新劇倡導民族意識。
張維賢推新劇 倡導民族意識
臺灣文史專家莊永明表示,“張維賢是臺灣新劇運動第一人,而且他的態度嚴謹,還找連雅堂來教閩南語、楊三郎負責舞臺設計;最著名的就是1943年的《閹雞》,負責音樂的呂泉生將臺灣民謠《丟丟銅仔》、《六月田水》都搬上舞臺當配樂,當時是“皇民化”時期,不準唱閩南語歌,此舉惹惱日本殖民當局,第二天就下令禁唱”。
國民黨來臺後,新劇還流行一陣子,到了白色恐怖時期,著名劇本《壁》的作者簡國賢被槍斃,新劇受壓抑日漸噤聲,改由“話劇”獨佔舞臺,“國防部藝工總隊”也下設話劇隊。
由於政治上的高壓管控,民間的戲劇活動遭受限制,只能透過歌舞劇或笑鬧劇宣泄活力,五十到六十年代,臺灣盛行歌舞劇團,《望你早歸》名曲作者楊三郎,1952年籌組“黑貓歌舞團”,文英、阿匹婆都是團員出身,引發歌舞熱。
藝霞歌舞劇團 宣泄民間活力
六十年代的“藝霞歌舞劇團”更結合戲劇與歌舞,成為另一種看戲的娛樂方式,歌舞劇團紛紛成立;就連綜藝天王“豬哥亮”,也是從劇團舞臺上發跡。本名謝新達的“豬哥亮”,從小就愛在廟口看布袋戲、歌仔戲,幻想有一天也要站上舞臺。他14歲離開家鄉高雄左營,跟著劇團流浪大小鄉鎮,19歲以藝名“清峰”在歌廳駐唱。
“豬哥亮”先在戲班裏打雜,努力學表演,沒幾年就當編劇、演戲。27歲時,他在今日歌劇院演《廖添丁》的男配角“豬哥亮”,與藍寶石歌廳拼戲,連藍寶石賣黃牛票的大姊,賣完票都趕去看他演戲,“因為我很好笑啊”,“豬哥亮”説,他因此一鳴驚人,“後來我就叫‘豬哥亮’了。”
六十、七十年代,文化大學戲劇系教授李曼瑰藉著教學與宗教,為臺灣的戲劇運動保留一絲命脈,她所支援的張曉風及“基督教藝術團契”,成為蘭陵劇坊的前身;到八十年代劇場運動興起,賴聲川等人推出叫好叫座的《那一夜我們説相聲》、《暗戀桃花源》等戲碼,臺灣的舞臺戲劇,才從死氣沉沉的暮色裏重拾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