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克伯格v
要建立一個像Facebook這樣的企業和產品,許多時候只是決定,並相信你能,永遠不要說“你不行”!
背景:
在Facebook草創的某一天,扎克伯格曾經當眾對自己的創業夥伴宣布:“讓我們共同建立持久的文化價值,並且為了從前人手中接管這個世界而全力以赴。”
當時Facebook滿打滿算不過幾個人,正可謂“三五個人,七八條槍”。在幾位夥伴心中,這個蝦米級的小公司,連明天會不會生存都成問題,更毋庸談及接管這個世界了。扎克伯格如此一番豪言壯語,無異于把牛皮吹上了天。因此,在他們表面的應承之下,更多的是對扎克伯格少年輕狂的不屑。
扎克伯格並沒有怯于表現自己的偉大信念,更沒有在意外界的嘲笑。他只是始終堅信自己的理念,並時刻不停默默地付諸努力。
8年之後的2012年2月2日,Facebook正式提交首次公開招股的申請。5月18日,扎克伯格在位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Facebook總部敲響了開市鐘。此次IPO發行價為38美元,發售4.2億股,融資規模將達160億美元。按此發行價計算,Facebook的估值為1040億美元。由此,它創下了美國公司最高上市估值。
這一天,全世界的人們都把關注的目光投向了這個不到30歲的男孩身上。上百億美元的身價、千億美元的公司市值、超過8億的用戶……所有這些天文數字與其略顯稚嫩的臉龐形成如此巨大的反差。
事實上扎克伯格受人關注的原因,不僅在于其所創造的財富傳奇,更在于其夢想的傳奇。時光流轉,扎克伯格在自己的夢想之路上一路走來,逐漸將自己頭腦中的一切呈現在了人們現實的生活里。
正如扎克伯格在招投書中所言,“創建Facebook的目的,並非要成為一家公司。它的誕生,是為了實踐一種社會使命:讓世界更加開放、更加緊密相連。”這並非宣傳的噱頭,而是扎克伯格內心的真實寫照。正是秉承這樣一個理念,扎克伯格帶領Facebook從哈佛大學的宿舍一步步走到了世界互聯網的前臺。
顯然,在Facebook漫長而艱難的成長歷程中,扎克伯格經受住了一次次的考驗。其中不乏來自公司內外的壓力,更有來自物質世界的誘惑。
2010年6月10日,扎克伯格在Belle Haven社區學校的八年級畢業典禮上發表演講,主題是“不要再說‘我不能’”。在演講中,他表示:“開設一家像Facebook這樣的公司,或是開發一款像Facebook這樣的產品,需要決心和信念。所有值得做的事都是十分困難的。”
毫無疑問,成功從來都沒有捷徑。而扎克伯格之所以走到今天,最重要的是在于其內心里對實現夢想的必然信念。
基于這種信念,扎克伯格始終堅持實名制,因為他相信一個透明度更高的世界,其組織會更高效,也會更公平。他崇尚透明、信任、分享,認為這才是未來世界的發展趨勢。在他看來,Facebook的出現,正是要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這個世界。人們之間越是相互信任、相互分享,那麼就越能夠相互理解、相互包容。
回首扎克伯格的豪言壯語,我們不難發現,Facebook正在以其特有的方式改變這個世界,接管這個世界。
點評:
信心是點燃夢想的火炬。正如扎克伯格所言,最重要的一步往往是做出決定。因為一旦做出決定,他必相信自己,全力以赴。
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人之所以失敗,正在于其從來都不願意去做出一個決定,更不必說堅決地執行。這使得他們總是徘徊在成功的邊緣,卻始終摸不到成功的影子。
這個世界上並不缺少高智商的人才,也不缺少成功的機會。最關鍵的是我們能不能做出正確的決定,勇敢地邁出第一步,向世界宣布自己的夢想,並堅持不懈地把它變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