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對于馬克?扎克伯格來說,可謂是豐收之年。這年5月18日,在經歷了8年的瘋狂成長後,Facebook在納斯達克成功上市。這一天正好是扎克伯格28歲生日。時隔一天,也就是5月19日,扎克伯格在自家後院與相戀多年的女友普莉希拉?陳完婚。一時間,財富、佳人、鮮花和掌聲簇擁著這個春風得意的少年。
人們關注扎克伯格,更關注他一手創立的Facebook。作為目前最大的社交網站,Facebook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信息發布平臺,也是互聯網上最大的分享網站。數據顯示:截止到2011年年底,Facebook的網頁上每月有近75億張圖片、2000萬個視頻和6000萬條資訊上傳。如此巨大的信息量,再加上每天數億量級的活躍用戶,以至于扎克伯格無比自豪地說:“我們擁有這個時代最具影響力的信息傳播機制。”
然而,Facebook對于我們的意義還遠不止這些。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會發現,自己獲取信息的方式正在悄然發生改變。之前,我們總是從電視、報紙或者專門的新聞媒體上獲取信息,而隨著社交網絡的興起,人們更傾向于從朋友那里獲取信息。
從某種意義上說,Facebook不僅讓人們在這里自由地交友,給人們提供了一個靈魂的棲息地,而且正在讓人們接收信息、傳播信息和交友娛樂的方式發生改變。對于許多人來說,每天登陸Facebook已經成為一種再自然不過的習慣。而當Facebook以其獨有的方式融入全球數億用戶的生活時,其無可估量的商業價值便凸現出來了。
顯然,Facebook必將創造一個時代的經典傳奇。而隨著光環褪去,扎克伯格身上所體現出的諸多元素是否可以為今天追求成功的我們帶來一些借鑒呢?這也正是本書寫作的要義所在。
從某種意義上說,扎克伯格的成功並不能算作一個合格的樣板。因為其中有太多的偶然。比如:Facebook與之前的一個叫Facemash的網站有直接淵源,而扎克伯格編寫Facemash的原始動機,只是因為失戀的憤懣;在其為繼續學業還是退學創業糾結時,比爾?蓋茨恰巧來到哈佛演講,又恰巧提到了退學創業,而且大膽預言:“下一個比爾?蓋茨就在這個大廳里”,這直接促使扎克伯格下定了創業的決心;本來扎克伯格已經與格雷厄姆達成口頭協議,恰巧此時對方簽訂協議負責人的父親突然身故,而就在這短短幾天時間里,另一個投資方出現了,開出了比格雷厄姆高出一倍的條件……
但我們又不得不說,扎克伯格的成功是如此的必然。正如其本人所言:“不能靠一時的靈感或才華,而是需要一年又一年的實踐和努力。凡是了不起的事情都需要大量的努力。”扎克伯格在技術上的天賦、過人的膽略、精準的判斷、普世的情懷,以及其嚴格的自律、對事業的狂熱追求等,所有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注定了其成功的必然。
此外,扎克伯格身上還存在許多不成熟甚至陰暗的東西。我們可以說他另類、叛逆,也可以說他交了狗屎運——事實上,在其創業的這些年里,各種各樣的爭議始終如影隨形。然而,所有這些都絲毫沒有阻礙他前進的腳步。恰恰相反,正是背負著這些非議、毀譽,扎克伯格才會一步一步走上了輝煌的事業之巔!
相對于人們永無休止的爭論,扎克伯格更善于用行動、用結果向人們證明一切。事實上,他從來不需要向誰證明什麼。他沒有這個必要,也沒有這個欲望。他只想做真正的自己,並且努力去做了。從這個角度上說,他已經用成功證明了自己。
本書從Facebook的中文翻譯“臉譜”起意,把與扎克伯格成功密切相關的七個側面,分別歸入其七張不同的臉譜:極客、叛逆、行者、侍者、頭領、獨夫、舵手。根據七張臉譜所包含的意思,我們按照中國傳統京劇臉譜的顏色象徵,分別用藍、白、綠、紅、紫、黑、金七種顏色與之相對應,只為賞心悅目,並非嚴格界定,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