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在佔據了益州北部之後,並不滿足于此。為擴大戰果,命令關羽對駐守襄陽地區的曹仁發動攻擊,牽制曹操兵力,配合自己在益州的作戰。
關羽收到命令後,以南郡太守糜芳守江陵,傅士仁守公安,自己則率軍大舉進攻襄陽。
關羽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純爺們,不但武藝超群,而且性格剛烈。在鎮守荊州的過程中,有一次,他被敵人的毒箭射中胳膊,為了盡快治好傷口,派人請來了一位名醫。這位名醫看到關羽傷勢嚴重,建議他動手術,具體來說就是“刮骨去毒”,用刀子將胳膊上的肉劃開,再用刀尖將骨頭上的毒汁慢慢刮掉。
這類外科手術如果擱到現在,肯定算不了什麼,但在當時卻是一個讓人膽戰心驚的高技術活。因為在沒有麻醉技術的前提下,硬生生將一個人的肉劃開,還要在骨頭上刮來刮去,病人肯定會痛得大喊大叫、“手舞足蹈”,醫生根本就沒法進一步治療,病人也很有可能會因為大面積失血而死掉。
因此,在手術之前,醫生建議將關羽綁在柱子上。但關羽卻堅決不同意:我是一個連死都不怕的人,還會怕痛嗎?您盡管動刀子就是了,要是皺一皺眉頭,我就不姓關!醫生沒有辦法,只好按他說的去做。
讓在場的所有人大吃一驚的是,在整個手術過程中,關羽不但沒有喊疼、沒有亂動,而且還坐在桌旁一邊喝酒,一邊與同事談笑聊天(言笑自若)。醫生從來沒有見過這麼硬的男人,心里真懷疑他是天神下凡。
但剛烈的男人,往往也會剛愎自用。隨著知名度的一步步提升,關羽逐漸變得驕傲自負,目空一切。
當初,孫權為了鞏固與劉備之間的盟約,曾低三下四地向關羽表示,願意與他結成兒女親家。
關羽也許認為,孫權這樣拉攏自己,是為了拆劉備的臺。所以,他對東吳的使者一通臭罵,斷然拒絕了婚事。
從這件事情上,我們不難看出關羽對劉備的忠心不二。但同時,也反映出關羽這個人缺乏政治頭腦,不懂外交策略。他原本可以在請示劉備之後,再做處理,這樣就可以既顧全君臣之誼,又不得罪眼前的敵人。但他卻自作主張,輕易暴露了自己的敵意,這也為他後來的失敗埋下了伏筆。
關羽一路攻城略地,打到樊城。當時曹仁安排龐德、滿寵駐守在此,曹操也派遣于禁率軍前來支援,被曹仁安排和龐德一起在樊城北部駐扎,與城中守軍相互引援。
面對氣勢如虹的關羽大軍,曹仁命令城中守軍堅守不出,兩軍對峙數日,僵持不下。又趕上雨季,連續十多天的大雨,使漢水暴漲,竟溢出堤壩,將樊城圍困了。而駐守在城北的軍營更是被洪水淹沒,于禁、龐德只好率隊伍退到高處躲避。
曹仁一味地堅守不出,關羽原本無可奈何。但現在既然老天幫忙,關羽當然也不會坐失良機。
趁著河水暴漲的機會,關羽領兵乘船對于禁發動猛烈攻擊,于禁抵擋不住,走投無路之下,只好投降。關羽盡數收編其部眾。
相比于禁,龐德可算是打出了風格,打出了水平。他雖然也是被圍困在孤島上,但誓死不降,直至全軍覆沒,他本人也當了俘虜。
對于龐德這樣的硬漢,關羽惺惺相惜,很想收為己用。但不料,龐德卻是一根筋,任憑怎麼勸就是不肯投降,關羽無奈之下只好下令將其斬殺。
在圍困樊城的同時,關羽還派出另外兩路大軍攻打襄陽。
此時,孫權正目不轉睛地注視著曹劉雙方的戰況。當襄樊戰役全面打響時,他認為奪取荊州的時機已經成熟。
當然,關羽對此也保持著高度警惕。出徵前,他在荊州留下大批軍隊,目的就是防止呂蒙在他背後動刀子。
為了能讓荊州的守軍放松警惕,呂蒙向孫權建議,以養病為由,公開將他從陸口召回建業,並帶走一部分兵力,“陰與圖謀”。
呂蒙回到建業後,孫權問:“由誰來接替你去陸口駐防呢?”呂蒙推薦了陸遜。
因為他認為,陸遜這個人深謀遠慮,才堪大用,更為重要的是,他沒有什麼知名度,可以更好地麻痹荊州之敵。
此時,陸遜剛剛三十六歲,也正是周瑜在赤壁大破曹軍時的年齡。孫權對陸遜非常賞識,此前已經將孫策的女兒許配給他為妻。
為了考核陸遜的真實水平,呂蒙在回建業的途中,特意去陸遜的駐防地蕪湖與他進行了一次談話。
陸遜:“與關羽打交道,如果接下來的事情處理不當,前景堪憂啊!”
呂蒙:“誰說不是呢?可是我實在是病得厲害!”
陸遜:“關羽這個人雖然很有水平(始有大功),但越來越驕傲自滿(意驕志逸),動不動就想給人點顏色看看(陵鑠于人),現在他專心去和曹兵幹仗(但務北進),對咱們這邊已放松了警惕(未嫌于我)。一旦他聽到您生病,必然會更加疏于防范(有相聞病,必益無備),我們可以出其不意,將其一舉拿下(今出其不意,自可禽制)。麻煩您把我的意思,帶給上面(下見至尊,宜好為計)。”
呂蒙明白,陸遜這個年輕人,已和自己達成了默契。但為了保密起見,他還不能把話挑明,而是裝出一副孫子相說道:“關羽素來作戰勇猛,何況他現在已佔據了荊州,在荊州百姓心中也有了很高的威望(恩信大行),更何況他又接連打了幾個勝仗,膽氣越來越壯(兼始有功,膽勢益盛),恐怕不是那麼好對付的!”
陸遜聽了,雖然有些失望,但不久之後,他便接到了接替呂蒙的任命。
陸遜到任之後,繼續發揚此前呂蒙“裝孫子”的精神,以戰略合作夥伴的身份給關羽寫了一封信。
在信中,他對關羽的“豐功偉績”和“人格魅力”添油加醋地恭維了一番,並希望能夠得到關羽的善待和教誨。
關羽對于陸遜的“虛懷若谷”和“低三下四”很是受用,不再把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年輕人當成假想敵,徹底打消了對東吳方面的戒備之心,于是,抽調更多的部隊增援前線。
關羽在沒有“後顧之憂”的情況下,率領大軍一路北上,所向披靡,“威震華夏”。許都以南地區基本上落入他的手中(自許以南,往往遙應羽),眼看就要直搗曹操的老窩。曹操再也坐不住了,親自前往洛陽,指揮作戰。
對于關羽這樣的猛人,曹操是有些心虛的,為防不測,他打算把都城遷往黃河以北,“以避其銳”。但時任軍司馬的司馬懿卻認為,戰時遷都是示弱的表現,會造成軍心不穩;而考慮到孫權也不希望劉備做大,倒不如聯合孫權共同抵抗關羽。
在這種情況下,曹操做出了“許割江南以封權”的戰略決策,也就是正式承認了孫權在江南合法的統治地位。這雖然是一張空頭支票,沒有任何實際意義,但對于孫權來講,至少是一個和平的信號,可以保證他在收復荊州的過程中,曹操不會趁火打劫;也為他收復荊州後,將其真正據為己有,提供了“法律保障”。
因此,孫權將此前呂蒙、陸遜對關羽“裝孫子”的藝術發揚光大,表示願意附從曹操,並請求曹操將“光復荊州”的重任交給他(乞以討羽自效)。
但是,出于目前孫劉聯盟還沒有公開破裂的事實,孫權又不便于單方面撕毀盟約。因為,這事如果傳揚出去,他肯定會背上“背信棄義”的罵名;另外,關羽一旦得到消息,必定會有所準備。因此在給曹操的書信中,他再三叮囑一定要保守機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