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求伯君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

時間:2013-10-24 14:52   來源:中國臺灣網

  20世紀80年代末期,電腦作為一種跨時代的產品開始在中國出現。然而它的受眾卻極為狹窄,一是DOS的操作界面對于當時的大多數國人來說顯得過于專業,二是在漢字處理方面,這款“神器”似乎並沒有做好相應的準備。

  為了在DOS模式下實現漢字輸入,一大批科研工作者投入到了漢字處理軟件的研究和開發中。那個時候,身為中國軟件史上標桿性人物的求伯君還只不過是四通公司的一個普通程序員。

  當時,四通公司的MS2401打印機憑借著自己的卓越性能,在銷售市場上上演著一個又一個神話。可就在這個時候,求伯君卻向公司提出了一個新的研發請求——開發兼容PC端的文字處理軟件。對于四通高層來說,求伯君的這一請求是荒謬的,因為這個計劃一旦啟動,將會對MS2401打印機的市場形成強烈衝擊,這無異于自己人搶自己人的飯碗。

  遭到拒絕後,求伯君離開四通,在他茫然不知所措的時候,香港金山公司老板張旋龍出現了。張旋龍是四通的重要合作夥伴,求伯君在四通的那段時間,張旋龍就對他在軟件開發上所表現出來的天份深深折服,因此在得知求伯君離開四通的消息後,張旋龍便馬不停蹄地找到了他。

  為了表達對求伯君想法的支持和誠意,張旋龍在深圳羅湖區的一家民營酒店為求伯君包下一間屋子,同時承擔了他的所有生活費用。沒有了後顧之憂的求伯君,將自己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軟件代碼的編寫中,由于過于專注,求伯君一度積勞成疾,先後三次因肝病突發被送進醫院。

  有道是“有志者,事竟成”,短短四個月的時間里,求伯君憑借超乎常人的毅力寫下了十萬行程序代碼,兼容PC機的漢字處理軟件WPS1.0橫空出世。那一年是1989年,後來的軟件人將這一年稱為“中國軟件的元年”。

  作為一款通用軟件,WPS1.0與以往只支持打印機的漢字處理工具不同,它可以讓操作者直接在PC端進行文字處理,這一點引起了人們的極大興趣。1989年,在金山公司沒有投入一分錢做廣告的前提下,WPS1.0刮起了一陣旋風,橫掃當時的漢卡市場,僅用幾個月的時間便佔據了90%的市場份額。

  在WPS1.0的強大攻勢下,營銷大王史玉柱攜帶著他的“巨人漢卡”且戰且退,在經歷過幾次升級之後,毅然離開了被WPS壟斷的漢卡市場。聯想漢卡和方正漢卡因為有著深厚的國企背景,成為這場文字處理軟件的戰爭中為數不多的幸存者。

  除了對漢卡市場造成強烈的衝擊外,WPS也對當時的軟件編寫者造成了十分強烈的震撼。在他們看來,這款十萬行匯編語言編寫完成的軟件如同神作,身為同行,他們對求伯君以及他所在的香港金山公司充滿敬意,雷軍就是這些人中的一個。

  雷軍上大學時,已經是武漢軟件圈里響當當的人物了,可在看到WPS1.0的華麗界面和強大功能後,他多少還是有些被震懾。雷軍固執地認為國內不可能有人編寫出如此完美的程序,所以他一直將WPS1.0看成是某位國外專家的“大作”。當人們告訴他,WPS1.0是比他大不了幾歲的求伯君的傑作時,雷軍蒙了,他一直認為自己是頂尖的程序員,可是和求伯君一比實在是小巫見大巫。從那個時候起,雷軍對求伯君和WPS便有了一種無法抹去的情懷。

  1991年11月4日,在一次計算機展覽會上,雷軍如同朝聖一般拜訪了自己的偶像求伯君。那次見面,給雷軍的觸動更是深刻,以至于在二十年後,他依然能夠回想起來當時的情景:求伯君穿著一身名牌,優雅地站在他面前,言談舉止都頗有大家風范。在那次見面後,雷軍發誓要做一個像求伯君一樣的軟件人,因為那標志著一個程序員的成功。就在雷軍將求伯君視為榜樣,準備奮起直追的時候,求伯君卻率先向雷軍拋來了橄欖枝。

  1992年1月,求伯君向雷軍發出了邀請,希望他加盟香港金山公司,雷軍不假思索地答應了。在雷軍看來,同樣的年輕,同樣的愛好,同樣的努力,讓他們很容易就能開創中國軟件史上的大場面。事實上,也的確如雷軍料想的那樣,在接下來的幾年時間里,香港金山確實進入了一個頂峰時期。

  加盟金山後,雷軍成為北京金山軟件開發部的實際負責人。為了招募更多的程序高手,雷軍拋出一條極具誘惑力的廣告:“求伯君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和雷軍一樣,求伯君式的成功是很多程序員所渴望的,所以幾天之後,雷軍身邊就積聚了十幾位當時業內數一數二的頂尖程序員。

  工科生歷來給人們留下呆板的印像,而雷軍則不然,他身上除了兼具理科生的理性外,還兼具文人的浪漫,這讓他堅信WPS可以成為完美無缺的軟件。最初幾年,雷軍和他的團隊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WPS軟件的升級和更新中,他要將WPS打造成中國軟件人的一張名片,更要讓它成為世界范圍內通用軟件的佼佼者。

  在雷軍這種精益求精的思想指導下,WPS和金山辦公軟件進入到一個高速發展的時期。盡管當時WPS的批發價格高達2200元,可金山公司依然能保持月售2000套以上的驕人成績。這樣算下來,WPS一年的銷售業績為三萬套,為金山公司帶來的營業額達6600多萬,對當時的軟件銷售行業來說,這是一個相當了不起的成績。

  WPS的高歌猛進,使得它成為了電腦辦公軟件的代名詞,很多電腦初學者接觸的第一款軟件就是WPS。而電腦輔導班的教學者們則樂此不疲地將《WPS教程》、《WPS使用指南》這一類圖書推薦給自己的學生。在那個年代,如果你不懂得操作WPS,很難想象你能進入到與電腦相關的行業和領域中。

  如果說WPS源于求伯君在深圳寫下的那十萬行代碼,那它卻是在雷軍的帶領下走向輝煌的。那幾年,金山和WPS的快速崛起讓中國軟件人看到了中國軟件業的未來和希望。WPS承載的也已經不僅是金山的命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也將中國軟件人的民族精神和民族使命感折射得淋漓盡致。

  然而計算機時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和進步可謂日新月異,軟件行業的發展更是一日千里,雷軍和他的開發團隊幾乎沒有時間去享受WPS給他們帶來的喜悅,就一刻不停地投入到新的工作中了。把WPS做成一流的通用軟件是所有金山人的夢想。

  可是,在前面等待他們的並不是鮮花與掌聲,而是萬丈深淵。

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