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愛那麼遠

時間:2013-10-21 09:16   來源:中國臺灣網
 

 

 

  看紀錄片頻道,偶爾看到《探索?發現》欄目播出的《魔窟》,是講老上海“極司菲爾路76號”的,講這個,當然要提到鄭蘋如。于是就又想起那次看《色戒》。

  說實在的,我沒怎麼看懂,小說也沒有看過,在網上找到過,終究是沒有看。我平素不太喜歡張愛玲。看電影之前,各種媒體上有好多評論,也沒有過多地關注,連獲了什麼獎也不太清楚。

  直到電影院的燈亮了,我仍在混沌中。王佳芝讓暗殺組織功虧一簣,是因為愛?好像不是。那就是戒指了。

  戒指是女人的致命傷,就像婚紗一樣,很少有女人繞得過,放得下。

  有人說,都不是的,是因為性。從這個角度上講,內地的刪節版就刪去了李安的主旨,所以內地很多人就看不懂了。也許是吧。

  總之,很少有人歸之于愛情的。

  作為抗日志士,在現實中,無論是王佳芝還是鄭蘋如都很難對敵人產生感情,但電影的文藝腔調就很難說了。然而把大是大非化為兒女情長,把反角美化,用卿卿我我消解宏大敘事,不符合中國人的價值觀。

  愛情的尷尬就在這里。

  去上海,與朋友小方吃飯,她說過最近談了一個男朋友,于是就問問情況,表示關心。小方說,早散了。

  于是很遺憾,有房又有車的,何不交往一下。上海是個居大不易的地方,這樣可以理解的。

  小方說,總不能嫁給房子車子吧。

  突然錯愕了。

  復旦BBS(電子布告欄係統,後同)的民工版說上海的女子,找男朋友,上之上者,無非是“有車有房,父母雙亡”。初聽起來很絕情,現實得有些冷酷,但結合現代城市婚姻之種種現狀,倒不失為一種最佳的結合。

  只是依然沒有愛。

  愛在婚姻中的缺失,大約是一種常態了。

  城市里打拼的年輕人,太辛苦,需要慰藉,更需要物質,畢竟要租房要吃飯要社交,有的還要補貼家用。男男女女,既然搭起夥來過日子,那自然是要找起點高些的搭夥人。愛又怎麼樣,還不是柴米油鹽醬醋茶,孩子奶瓶尿布,一堆瑣事而已。

  生活的打磨,讓愛情在人們心中,只是成了記憶,或者憧憬,只存于日劇、韓劇里了。

  難道我們只能在韓劇里尋找愛情,在現實中打理婚姻嗎?

  愛那麼近,愛那麼遠。如果在雙目相對的孤索中,生出些細瑣的溫情來,在日常煩事中溫暖地過活,現世安穩,歲月靜好,倒也是上好的結局了。

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