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晚上,天氣回暖,饅頭邀我月下談心,我們各自說起自己的成長經歷。
我兒時家庭破裂,時常有家暴,因此從小就有種不正常的渴望:如果我是孤兒多好,就不用承受這個使我恐懼和厭惡的家庭給我帶來的傷害。有時候我去同學家玩,就算他家再破,我都願意在他家賴著——因為我很喜歡同學家里的那種融洽的家庭氛圍。後來父母離異,家庭解體,家不成家,我就更羨慕他人的家庭。我每每在他人家里,看見他們一家團圓地吃晚餐,我總會在昏黃燈光下暗自掉眼淚。有時候甚至只聽見別人喊一聲“媽”,我都會眼睛濕潤——我有好久沒喊媽媽了。這樣的家庭,不僅僅不完美,而且還缺憾得讓我難以承受。回顧自己的成長,至今都深感遺憾。長大後,人們初次見我的時候,印象是“很樂觀和陽光”。此時,我總會獨自暗嘆:“陽光有多大,黑暗就有多大。反之亦然。”因為我的家庭已經一片黑暗,我實在不忍心再徒增陰霾,唯有相信明天會更好。後來才知道,每個笑臉背後都有著不同程度的煩惱和憂傷——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誰家都有不同的煩惱,每個人的家庭都有所遺憾。
饅頭聽我說完後,拍拍我的肩膀,說:“我跟你講一個師父跟我們說過的故事吧。”
有一位女孩,父母做生意,經常不在家,她缺乏父母之愛,因而經常跟社會上的人員廝混,喝酒玩遊戲度日。另有一位女孩,父親做工人,母親做裁縫,生活貧困,父母對女兒的學習要求很嚴厲。女孩覺得身世貧困,在班上沉默寡言。兩個女孩有一天在寺廟中共同祈禱,請求佛祖憐憫,給換一個家。
富裕女孩說:“父母不在家,家不是家,我想換一個家人可以經常團圓在一起的家庭。”
貧窮女孩說:“家里貧困,家徒四壁,衣服常打補丁,覺得很丟人,我想換一個有錢的人家。”
佛祖讓她們調換,她們各自回家後發現果然不再如從前。富裕女孩看見家里父母溫馨的身影,感動得哭泣。父母一把抱住她,給了她非常溫暖的擁抱。窮女孩回家見到屋子富麗堂皇,衣櫥里挂滿了漂亮衣服,而且父母不在,沒有人管她的作業,于是她就穿著漂亮衣服高高興興去學校了。
過了一個禮拜,兩位女孩再次哭啼著來到佛祖面前。
富女孩哭訴道:“你給我換的人家太窮了,天氣那麼冷,連暖氣都沒有。衣服都是破破爛爛的,到了學校總是被同學取笑。我不要這個家,我要原來富裕的家。”
窮女孩也哭著說:“我也不願意再回那個家了,整天就我一個人,冷冰冰的屋子讓我覺得好害怕!我要回我原來的家。”
佛祖不動聲色,再次答應她們的請求,讓她們各自回家。
她們回家後,都感嘆還是原來的家好。但很快,她們的生活恢復從前,依舊充滿了抱怨和煩惱。唯有佛祖,視而不語,聽而不言。
他講完故事後,我依然沒有釋然。我繼續講述自己我的成長過往。
我有一位發小,我們的父親也是好朋友和同事,算是世交。我經常在他們家玩,周末吃喝住都在他家。我很羨慕他,父母都在,還有三個姐姐,整日打打鬧鬧。我特別喜歡他們家那種打鬧開心的生活,借此來躲避我家的殘缺和黑暗。我的童年生活就這樣,借他們家的陽光,驅趕了我幼小心靈里的陰霾,幸運地成長。後來我家道中落,兩家少了來往,且由于家貧,我開始發奮圖強,努力學習,培養了異常堅韌的獨立個性,讓我擁有了處事不驚的泰然。後來才獲知,我發小母親有重病,父親身體也不好,幾個姐姐為嫁妝發愁,發小調皮搗蛋且學習成績不好,雖然表面大家都打鬧快樂,但其實心里都隱藏著憂傷。
饅頭聽後輕輕地嘆息。但我很快重露笑容,說道:“回想當初,我反而感謝曾經屬于我自己的苦難,讓我更懂得生活,讓我更獨立自強,讓我更懂得如何淡然處世。但最讓我感悟的還是,每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就好像是上天安排給我們每個人不同的修行。”
我們看著星空,忽然一顆流星劃過。饅頭說:“有人羨慕流星,卻不知道流星綻放後就要死去。也有人羨慕月亮,卻不知道月亮也有圓缺,世界上沒有完美的星辰,也沒完美的家庭。佛說法四十年,說了四萬八千法門,看似每個法門都殊勝,門門都可以入得菩提證得涅槃,但門門同樣有所難處。”
我後來從寺廟結束閉關,回到幾個月沒回的家里,再次看見姐姐跟母親吵架。媽媽埋怨姐姐不懂體貼,姐姐責怪媽媽從小很少照顧她,兩人都爭吵到眼淚汪汪。我置身其中,左右為難,內心糾結。但這樣的風波很快就過去,她們倆鬥氣一天後,隔日就又風平浪靜。當我再次看見她們母女重歸于好時,看著母親為姐姐的孩子忙前顧後,看著姐姐臉上幸福的笑容,我想這就是我的家,那麼不完美,但我愛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