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我們看電視得知浙江一個博士自殺,留下遺書說活著尋找不到意義。釘子看完後嘆息一聲,說道:“相對于自殺而言,所有堅強活下來的人們都是勇者。真正的勇者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生活有時候很苦,苦得讓人生不如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緣,既然活著,既然無法選擇,那我們就好好地坦然接受。當下無論再苦,想想世事變幻,沒有任何苦難會伴隨我們一生,再大的苦都始終會過去。”
我也深深同意釘子的觀點。有一次,在老和尚的開示環節里,我們將此事告知。老和尚若有所思了一會兒,然後講了一個關于古代大師的故事。
在古代,有一個大師為躲避北方戰亂南下避難,在路上遇見一位將軍。那時候恰逢亂世,烽火四起,將軍兵敗絕境,跪拜蒼天,正欲了斷此生。大師大喝一聲,奪去短劍。將軍流著淚,跪地求大師慈悲,賜予一死。大師把短劍扔到河里,大聲喝道:“你可以了斷此生,但必須要把你所欠債務還清再去。”將軍痛苦地跪在地上,用拳頭捶打著泥土,號啕大哭:“生在亂世,兵敗山倒,前有埋伏,後有追兵,不死有何用?唯有一死,報效國家,以明吾志。”大師再次大喝道:“還完債再走!”將軍抬起流淚的臉,詫異地看著大師,問道:“大師,我跟你何來相欠?”大師略為柔和地說:“施主不欠我的,但你好好想想,你出生以來欠多少人的債?”將軍抹著眼淚,忽然趴在地上,喃喃自語道:“我欠父母的養育之恩,我欠君王的俸祿之恩,我欠妻妾的情愛之恩,我還欠兒女回家的誓言……”
大師掏出一把刮刀,把將軍的頭發削去,並把將軍的服裝脫下和自己的袈裟交換,然後拍著將軍的肩膀說:“如此,你穿著我的袈裟,趕緊逃去,往東十里處有一座寺廟,你報我名號,盡可安心躲藏,等日後生還時記得把你所欠債務還清。”將軍熱淚縱橫,而大師則穿著將軍服,上馬加鞭前去,朝著夕陽前行。將軍跪在地上朝大師三拜,然後托缽而去。後來他隱匿寺中,渡過難關,東山再起,剿滅四方蠻匪,報得君恩。功名成就後,本該加官封爵,他卻解甲歸田。眾人不解,他幽幽地說:“人生苦短,回家還債。”
我好奇地問,那大師後來怎麼樣了呢?老和尚幽幽地說:“被抓了,死啦!”我輕輕嘆息。老和尚看見我悲傷,說道:“人活世上,誰能完全一個人獨自生活呢?誰沒接受過他人的一些幫忙呢?誰不欠父母親人朋友同事的呢?人們總會說一個人獨立生活,誰都不欠。話雖如此,就算他們不欠家人朋友,也還欠著他們吃過的每個生靈,欠著被踏死過的無數花草蟲蟻。所以,我們活著不能只是為了自己,要死也要把債還完了再死。”
我回想起自己也曾站在黃浦江邊,看著滔滔江水東去,回想那一刻身無分文,奮鬥多年依舊一無所有,重病纏身,流離失所,連旅社都住不起,真想一頭扎下,隨江水東去,了斷此生。但那時已是深冬,我不怕死,可我怕冷,只好裹緊衣服,低頭蹲在黃浦江邊。寒風呼呼吹著我的臉,我感覺鼻子發疼,眼眶卻忽然熱熱的。我躲在黃浦江邊的椅子旁,躲著風,卻躲不了絕望的淚水奪眶而出。回顧一生,想起母親自小離家,顛沛流離,為了我的學費,淩晨磨過豆腐,吃力地搬過煤氣罐,恐怖地賣過蛇,屈辱地到香港打工……她含辛茹苦將我養育成人,卻沒吃過我為她買的一顆糖。我如此絕心離去,實在對不起她。于是,我想著母親,迎著風朝鋼筋水泥前進,像堂?吉訶德一樣,走向屬于我自己的人生戰場。
母親總愛笑著說:“我雖然老了,但我還想再活久點。以前都為你們而活,以後我要好好為自己而活。”聽及此,我看著母親染了多次的白發,總會哽咽,來不及報恩,父母卻已老去。後來接觸佛教,迫不及待地渴望出家修行。我將心思告之老和尚,他說:“紅塵情債,世間恩債,你欠下那麼多,好好還債就是修行。”我終于理解,人活世上,還債就是責任,還債就是一種當下的修行。所以,無論父母老後脾氣多古怪我總會孝順以對,朋友多番與我決裂我依舊主動修好。還債即布施,布施即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