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之前,饅頭差點被騙犯淫破戒。老和尚把饅頭叫過來呵斥,希望他迷途知返。老和尚問他:“你若不修行,為何當初願意來到寺廟拜我為師呢?”饅頭誠實地回答道:“當初師父行走市井,相貌端莊莊嚴,我心生尊敬崇拜而向往,所以跟隨師父。”老和尚問他:“你覺得我的莊嚴相貌是怎麼來的呢?”饅頭說:“生之父母,當然得之父母。”
老和尚轉身問釘子,釘子說:“當然不是,師父莊嚴相貌來自修行生活。”老和尚低聲道:“此乃法相莊嚴也,凡夫俗子的皮囊積年累月受惡習熏染,何來莊嚴?所以你想獲得莊嚴寶相,必須要勤修佛法,以戒為師,親證菩提,追求修行成就。如果你再執迷不悟,犯淫破戒,縱使成全你們茍且歸好,一旦你們凡身破敗,容貌全毀,你們還能有男女之愛嗎?”一頓怒斥讓饅頭醒悟,從此斷絕淫欲,重回修行。
人們都說相由心生,原來是此層意思。我想起大學老師,我在讀時她也剛成為一名老師。由于她工作忙碌,操心過度,導致她年紀不大卻已露老相,面容泛黃,蒼白憔悴。多年以後,當我們再次見面的時候,卻被眼前的她嚇了一跳:多年的歲月滄桑在她身上似乎消褪了,變得容光煥發,氣質斐然。她淡淡地說道:“我曾經總覺得自己不夠好,所以工作的時候太過憂慮,結果導致身心皆疲,無心保養,自然青春易逝。如今工作多年,早已學會了處變不驚,深知付出就會有回報,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盡人事而聽天命,面對成敗不再那麼糾結,反而工作就順利,如今也算是有所成就了。”我的一位師姐,在北京事業有成。她為人和善,說話慢條斯理,做事按部就班,身上總是籠罩著一種淡淡的自信。她舉手投足之間都會展露一種從容的美麗,好像世上沒什麼事能讓她覺得煩憂一般。她很少化妝,人們都笑著說:“天生麗質難自棄啊。”師姐聽到讚美也欣然接受。後來有機會遇見師姐的母親,她笑著對大家說:“她呀,從小就是一個醜小鴨。如今事有小成後,反而就醜小鴨變鳳凰啦!”大家不相信,她就拿起曾經的相片給大家分享。大家看到她曾經的相片,果然如此,紛紛讚嘆,但同時也充滿疑問地看著師姐。師姐淡淡地說:“我曾經以為女人的美麗需要許多化妝品和保養品,後來才恍然大悟,原來女人最好的保養品其實是自信。”眾人點頭。她繼續淡淡地說:“而自信,源自對生活的一種淡然的態度。”眾人有疑惑,做到生活淡然處之,說得容易做起來難。最後師姐總結道:“是難,但正因為難,所以才彌足珍貴,所以這種美麗才更恆久、更醇。”
我聽後會心一笑。世界上最美的陽光是雨後的陽光——那是被風雨洗刷過顯得幹凈而純潔的淡淡之美。這種美不僅僅只是源自當下的成功,更多的是源自過去無數的失敗。當我們每次從失敗中再站起來,再一次展露笑容,你看到的那種美,就不僅僅只是眉宇間的美——那是美到了骨子里的美。當我們不再只在乎成敗,更在乎是否盡力而為之時,我們就能成就一種淡然之美,一種真正的人生成功之美。世界上漂亮的女人、帥氣的男人何其多,但如沒經歷風霜,你怎麼看她們都會覺得那種“美”是如此的膚淺,就像一尊脆弱的玻璃娃娃,看似精美實則是易碎。人的相貌,一方面源自父母遺傳,一方面源自一生積德,更重要的一方面是源自後天修行。所謂“相由心生”,不僅僅是指相貌由心靈的善惡決定,還有另外一種含義:相貌的美,源自心靈對生活的美醜態度。心存善根能讓人相貌有和善之美,而保持一顆對生活充滿美好態度的心更會生出真正的美麗。修身不如修心即是此理,但世界上總有那麼多人本末倒置,總以為光憑一副天生“美”的皮囊就可以獲得成功,對于這樣的人,有時候甚至覺得用“美”來形容她們都是在侮辱這個詞。就好像一顆花草不努力地從污穢的泥土里吸取養料,只會無聊地搔首弄姿,過不了多久就枯萎腐敗。而真正努力扎根成長的樹木,才能綻放真正的美麗之花。
我在諸多企業做過培訓工作,認識許多所謂的“成功人士”,他們都是謙恭有禮而顯得異常美麗。我也見過許多長得好看之人,沒什麼能力卻驕躁狂妄。前者因為成功而顯得“謙美”,而後者以為通過“美”可以獲得成功。前者是睿智,而後者是弱智。所以,我們可以通過人生的成功而獲得美麗,但絕不能以為通過皮囊的“美麗”就可以獲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