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5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白俄羅斯女作家S.A.阿列克謝耶維奇的重磅新作《二手時間》由中信出版社出版。阿列克謝耶維奇歷時二十年採訪,走遍前蘇聯所有國家,通過該書再現蘇聯解體後轉折時代普通人帶血的歷史。值得一提的是,《二手時間》由曾于三十年前翻譯阿列克謝耶維奇作品的譯者、鳳凰衛視資訊臺總編輯呂寧思傾力翻譯。
《二手時間》講述了蘇聯解體後,1991年到2012年二十年間的痛苦的社會轉型中,俄羅斯普通人的生活,為夢想破碎付出的代價。從學者到清潔工,每個人都在重新尋找生活的意義。他們的真實講述同時從宏觀和微觀上呈現出一個重大的時代,一個社會的變動,為這一段影響深遠的歷史賦予了人性的面孔。蘇聯解體已逾二十年,俄羅斯人重新發現了世界,世界也重新認識了俄羅斯。新一代已經成長起來,他們的夢想已不再關乎夢想,不再像90年代他們的父輩,關心信仰。二十年來,人們看了嶄新的俄羅斯,但她卻早已不是任何人曾經夢想過的俄羅斯了。作者阿列克謝耶維奇追溯了蘇聯和蘇聯解體之後的歷史過程,讓普通人講述他們自己的故事,從而展現出身處歷史的轉折,以及人們如何追尋信仰、夢想,如何訴説秘密和恐懼,讓人們重新思考什麼是“俄羅斯”和“俄羅斯人”,為什麼他們無法適應急劇的現代化,為什麼再近兩百年之後,依然與歐洲相隔。該書分為上下兩部分,採訪了生長于理想之下的俄羅斯人和今天的俄羅斯人,以及亞塞拜然等前蘇聯國家的普通人,呈現他們的生活細節,所感所想。
“以前我更感興趣的,對我影響更多的是社會思想,是人類無法支配的天然力量,比如戰爭和切爾諾貝利。今天,我最感興趣的是人類的孤獨的靈魂空間中發生著什麼。在我看來,世界正是由此而轉變的。” 阿列克謝耶維奇這樣總結自己過去三十年的創作。她憑《二手時間》獲得德國書業和平獎,德國媒體盛讚該書摘取的是最為細小的馬賽克,卻拼出了一幅完整的圖畫。她想用層出不窮的新手法傳遞的,堪稱21世紀初的人類全景。她把受訪人的故事作為寫作材料,但她的獨到之處是質疑人生,直到平凡的表面破裂綻開,吐露出生活的本質。而她採用的方式是尋找那些受驚的人,那些“自作自受的人,擺脫困厄又有所感悟的人”。讓個人的聲音發出合唱的音量。《二手時間》就在試圖濾去20世紀蘇維埃人作為人類的特殊經歷,然後質問人們:如果烏托邦引來了災難,貪婪的資本主義模式把人們拖進萬劫不復的深淵,破壞了環境,造成了精神的虛無,還留下什麼路可以走?亞當還能往哪去?阿列克謝耶維奇從來不只是寫了她的同胞。她關照的是所有人。她詢問的是亞當。
該書譯者、鳳凰衛視資訊臺總編輯呂寧思認為,蘇聯帝國為何“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政治學家、歷史學家紛紛對此進行了多角度的研究。對這樣一個大歷史課題,從文學家的角度,從感情的角度,從眾人的心靈角度去觀察探究,阿列克謝耶維奇堪稱第一人。當然,用她的話説,作家的任務只是提出問題,而“我的主人公們對這些問題的回答才是更加有趣的。”
在三十年前,呂寧思就曾翻譯阿列克謝耶維奇的作品,他總結阿列克謝耶維奇的創作手法的兩個特點:一是紀實文學;二是復調式風格,復調是一個古典音樂術語,諾貝爾獎委員會對阿列克謝耶維奇的頒獎詞稱:“她以復調式寫作,為我們時代的苦難和勇氣樹立了豐碑。”這既肯定了她在文學手法上的創新,也讚揚了她作品內容的歷史價值。
阿列克謝耶維奇的復調式寫作,不僅僅是體裁的創新,更基於身為一名優秀記者和作家的專業和良心。她以復調的眼光看待事件和人物,對任何一個故事,都不會只從一個方面去觀察和表述,用她的話説:“實際上,在一個人的身上會發生所有的一切。”她不但寫一個社會的兩面和多面,也寫一個人的兩面和多面,而且讓他們自己去講述。阿列克謝耶維奇表明,她並不是要評價蘇聯思想和蘇聯歷史,更不想評價任何人,而只是形而上地描述一種人類的生活悲劇。當然,從她的作品中,讀者還是能夠看到她個人世界觀的特徵,雖然其世界觀通常也是復調的。
呂寧思表示,此書的標題“二手時間”(Время Second Hand )也頗有寓意。 “時間”是俄文,“二手”則是英文:一來俄語中原本沒有 “二手”這樣的説法,二來此處的“二手”確實含有西方舶來之意。那麼書名應該翻譯為“二手時代”還是“二手時間”?時代和時間在俄文中是同一個單詞,若從大歷史看,蘇聯是舊時代,解體後是新時代,意義相當明確。而時間一詞,具體而言是小於時代,但抽象而言又是超越時代的。認真品味一下阿列克謝耶維奇的話:“今天的所有想法和所有語言全都來自別人,仿佛是昨天被人穿過的衣服……所有人都在使用別人以前所知、所經歷過的東西,所以説是二手時間。”她在諾獎頒獎禮上的發言中也説:“充滿希望的年代被充滿恐懼的年代所取代。這個時代在轉身、倒退。我們生活在一個二手時代。”在這些話語中,時代和時間都是可以互換的。只有另一段話比較明確:蘇聯解體後的十幾年,對於許多知識分子來説,“首先是一個大時代被偷走了,然後是他們個人的時間被偷走了。”所以作者的寓意應該是兼而有之。“二手時間”似乎較有文化和形而上的意義。
基本資訊
書名:《二手時間》
作者:[白俄]S.A.阿列克謝耶維奇 著 呂寧思 譯
定價:55.00
出版時間:2016年1月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08658346
內容簡介
本書是白俄羅斯著名作家S.A.阿列克謝耶維奇最新作品,通過口述採訪的形式,展現身處關鍵歷史時刻的普通人的生活。本書講述了蘇聯解體後,1991年到2012年二十年間的痛苦的社會轉型中,俄羅斯普通人的生活,為夢想破碎付出的代價。在書中,從學者到清潔工,每個人都在重新尋找生活的意義。他們的真實講述同時從宏觀和微觀上呈現出一個重大的時代,一個社會的變動,為這一段影響深遠的歷史賦予了人性的面孔。蘇聯解體已逾二十年,俄羅斯人重新發現了世界,世界也重新認識了俄羅斯。新一代已經成長起來,他們的夢想已不再關乎夢想,不再像90年代他們的父輩,關心信仰。二十年來,人們看了嶄新的俄羅斯,但她卻早已不是任何人曾經夢想過的俄羅斯了。作者追溯了蘇聯和蘇聯解體之後的歷史過程,讓普通人講述他們自己的故事,從而展現出身處歷史的轉折,以及人們如何追尋信仰、夢想,如何訴説秘密和恐懼,讓人們重新思考什麼是“俄羅斯”和“俄羅斯人”,為什麼他們無法適應急劇的現代化,為什麼再近兩百年之後,依然與歐洲相隔。本書分為上下兩部分,採訪了生長于理想之下的俄羅斯人和今天的俄羅斯人,以及亞塞拜然等前蘇聯國家的普通人,呈現他們的生活細節,所感所想。
作者簡介
S.A.阿列克謝耶維奇(Svetlana Alexievich),記者,散文作家。出生於白俄羅斯,父親是白俄羅斯人,母親是烏克蘭人。已出版的著作有:《戰爭中沒有女性》《最後一個證人》《切爾諾貝利的回憶》等。曾獲得德國萊比錫圖書獎、法國國家電臺“世界見證人”獎、美國國家書評人協會獎、德國書業和平獎等獎項。2015年,榮獲諾貝爾文學獎。
譯者簡介
呂寧思,電視主持人和製作人、寫作人和翻譯人。現任鳳凰衛視資訊臺執行總編輯、副臺長;南京大學客座教授、西華大學客座教授。著有《鳳凰衛視新聞總監手記》和《總編輯觀天下》等。曾于三十年前翻譯阿列克謝耶維奇作品《戰爭中沒有女性》(2015年再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