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全球知名史學家和最大戰爭博物館聯袂打造《二戰圖文史》

時間:2015-11-05 08:52   來源:鳳凰讀書

  全球知名史學家和最大戰爭博物館聯袂打造的權威著作

  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過程和前因後果的實用圖文手冊

  獨家披露1000多張珍藏圖片,近200份檔案資料,120張大事表,100余種戰時物品,超50幅特製戰爭態勢圖……一部獨出心裁的二戰原創權威巨著!行銷語:彩色精裝典藏版、上下冊;1000多張珍藏圖片,近200份檔案資料,120張大事表,100余種戰時物品,超50幅特製戰爭態勢圖……歐洲文理科學院(EASA)院士,帝國戰爭博物館(IWM) 聯合巨獻

  通過鏡頭的透視,記錄每個時間段裏的重要事件和人物,集歷史影像、檔案文件、敘述文字于一體,構成。了一部獨有的編年體著作。

  本書文字由歐洲文理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歷史學會會士、英國人文社會科學院院士、知名史學家擔綱主編,圖片則由大不列顛帝國戰爭博物館提供,堪稱一部二戰權威作品,可為讀者提供一種與眾不同的圖文體驗。

  書名:二戰圖文史:戰爭歷程完整實錄

  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作者:(英)理查德 奧弗裏(Richard Overy) 著

  譯者:朱鴻飛 譯

  ISBN:978-7-5155-1261-7

  出版時間: 2015年10月

  定價:248.00元(上下冊)

  內容簡介:

  從戰前各大國的政治角力,到1939年德國對波蘭的閃電戰,再到1945年日本遭原子彈轟炸後投降,直至戰後國際大審判及全球政治格局,本書講述了人類史上最大規模軍事衝突的前因後果和具體過程。全書共分上下兩冊,囊括了120個關鍵主題,包括超50幅特製戰爭態勢圖、100余種戰時物品圖(武器、徽章、制服和勳章)、約120個大事表、近200份檔案資料和1000多張珍藏圖片以及數十萬文字,展現了一部全景式的二戰圖文史。同時,作者也用了一定篇幅講述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尤其是國共兩黨的抗戰活動,並如實記錄了日軍的戰爭罪行。

  本書敘述簡潔、圖片獨特、編排實用。它由歐洲文理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歷史學會會士、英國人文社會科學院院士、世界知名史學家理查德 奧弗裏擔綱文字主編,大不列顛帝國戰爭博物館(IWM)提供大量珍藏影像資料,堪稱一部與眾不同的二戰史權威著作。

  作者簡介

  理查德 奧弗裏(Richard Overy, 1947—),歐洲文理科學院院士(Member of the European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Arts),英國皇家歷史學會會士(Fellow of the Royal Historical Society),英國人文社會科學院院士(Fellow of the British Academy)。20世紀英國首屈一指的史學家,二戰史領域的知名權威。因歷史寫作方面的傑出成就,曾榮獲2004年沃夫森歷史獎(Wolfson History Prize)。先後任教于康橋大學、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目前是英國埃克塞特大學(University of Exeter)的歷史學教授。著有《第三帝國圖文史:納粹德國浮沉實錄》等作品。

  帝國戰爭博物館(Imperial War Museums),1917年建立,是英國國家級博物館,也是全球有關20世紀戰爭的最大專業博物館群之一。它共有5處分館,其中有3處在倫敦,另兩處分別在康橋郡和曼徹斯特。該館旨在支援與鼓勵研究和理解現代戰爭史,館藏涵蓋了從個人檔案到官方文件、照片、影像資料和口述歷史錄音等,還包括大量藝術收藏、軍車、軍機、戰爭裝備以及其他物品。官方網址:www.iwm.org.uk。

  媒體推薦(選填):

  專業書評(選填):

  目錄:

  前言

  1. 締造和平

  2. 日本侵華戰爭

  3. 義大利的侵略戰爭

  4. 德國破壞凡爾賽體系

  5. 武裝備戰

  6. 慕尼黑危機

  7. 佔領和分割捷克斯洛伐克

  8. 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9. 德國入侵波蘭

  10. 英法對德宣戰

  11. 蘇芬戰爭

  12. 拉普拉塔河口海戰

  13. 德國入侵挪威

  14. 丘吉爾掌權

  15. 德國進攻西線

  16. 敦刻爾克大撤退

  17. 法國淪陷

  18. 德國“新秩序”

  19. 不列顛空戰

  20. 東非戰場

  21.“海獅行動”

  22. 德國空襲英國

  23. 三國同盟

  24. 地中海海戰

  25.“ 羅盤行動”:義大利在北非的失敗

  26. 德國入侵南斯拉伕和希臘

  27. 德國佔領克裏特島

  28. 擊沉“俾斯麥”號

  29. 希特勒轉向東方

  30.“巴巴羅薩行動”

  31. 圍困列寧格勒

  32.“颱風行動”

  33. 北非敗局

  34. 盟軍進攻伊拉克和敘利亞

  35.《大西洋憲章》

  36.“十字軍行動”

  37. 偷襲珍珠港

  38. 亞洲“閃電戰”

  39.《租借法案》

  40. 萬塞會議

  41. 新加坡淪陷

  42. 突擊隊奇襲:從挪威到聖納澤爾

  43. 圍困馬爾他

  44. 科雷希多島:菲律賓陷落

  45. 日軍佔領緬甸

  46 珊瑚海海戰

  47.“鐵甲艦行動”

  48. 首次千機大空襲

  49. 石油:戰爭血液

  50.“藍色行動”

  51. 中途島海戰

  52. 埃及危機:加查拉和圖卜魯格

  53. 大西洋海戰

  54. 進犯高加索

  55. 索羅門群島爭奪戰

  56. 迪耶普襲擊戰

  57. 北非戰局的轉折

  58. 史達林格勒保衛戰

  59. 第二次阿拉曼戰役

  60.“火炬行動”

  61. 瓜島爭奪戰

  62.“天王星行動”

  63. 兵敗史達林格勒

  64. 卡薩布蘭卡會議

  65.“欽迪特”遠征緬甸

  66. 軸心國的非洲末日

  67. 突襲德國大壩

  68. 食物爭奪戰

  69. 庫爾斯克會戰

  70.“哈士奇行動”:進攻西西裏島

  71. 漢堡大轟炸

  72. 法國抵抗運動

  73. 蘇軍的突破:從哈爾科夫到基輔

  74. 進攻義大利

  75.“ 馬車輪行動”:新幾內亞島爭奪戰

  76. 太平洋“跳島戰略”

  77. 三巨頭:德黑蘭會議

  78. 遊擊戰

  79. 北角海戰

  80. 安齊奧爭奪戰

  81. 血戰卡西諾山

  82. 秘密戰:間諜、密碼和欺騙

  83. 日軍進攻印度

  84. 日本侵華戰爭:“一號作戰”

  85. 諾曼底進攻日

  86. 諾曼底爭奪戰

  87. 希特勒的“復仇武器”

  88. 馬利亞納群島:日軍死戰到底

  89. 菲律賓海海戰

  90.“巴格拉季昂行動”

  91. 德國空軍的失敗

  92. 義大利戰場的僵局

  93.“七月密謀”:失敗的政變

  94. 突破:“眼鏡蛇行動”

  95. 華沙起義

  96. 維希法國的覆滅:“龍騎兵行動”

  97. 巴黎解放

  98.“市場花園行動”

  99. 南斯拉伕:自我解放

  100. 收復菲律賓

  101. 萊特灣海戰

  102. 鐵絲網後:戰俘的命運

  103. 突出部戰役

  104. 蘇軍挺進德國:維斯瓦河—奧得河戰役

  105 雅爾塔會議

  106. 血戰硫黃島

  107. 東京大轟炸

  108. 從西線攻入德國:從萊茵河到易北河

  109. 沖繩戰役

  110. 解放集中營

  111. 緬甸戰場的勝利

  112. 攻佔柏林

  113. 希特勒的地堡末日

  114. 義大利戰場的勝利

  115. 德國投降

  116. 原子彈轟炸日本

  117. 日本投降

  118. 二戰的傷亡人數

  119. 審判戰犯

  120. 從二戰到冷戰

  圖片來源

  序言:

  前 言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代價最高昂的戰爭。其範圍真正遍及全球,幾乎沒有留下一個不受波及的角落。二戰的結束完全改變了世界政治版圖,為現代國家體系的出現搭好了舞臺。雖然在1945年勝利代表的轉折有可能被誇大,但從戰前充斥經濟危機、歐洲帝國主義和激進民族主義的世界,到戰後經濟繁榮、殖民地獨立和冷戰意識形態對立的世界,這才是根本的改變。

  別忘了,沒人在戰爭之初就能確定戰爭將走向何方,預計到戰爭造成的損失和暴力的程度。多個不同區域的衝突匯合成一場大戰,如同星星之火連成一片火海:在歐洲,德國要打破一戰失敗強加給它的桎梏;在義大利,法西斯擴張主義野心勃勃,領導人貝尼托 墨索裏尼夢想著重建羅馬帝國;在東亞,日本帝國主義發動戰爭,決心爭取非白人民族以分享殖民地的權利;在西亞,1941年以希特勒德國為中心的反共國家同盟發動了對新生蘇維埃制度的討伐。

  隨著戰爭範圍擴大,所有大國紛紛捲入。經常有人堅持認為,1941年12月美國的參戰,使同盟國純粹依靠經濟力量獲取勝利成為一種必然。但是,這個結果並非預先就已註定。德國及其盟友擁有大量資源,奪取的資源更多;德國和日本軍隊也具有很強的戰鬥力。要贏得戰爭,同盟國需要增強戰鬥力,協調他們的行動,在困難時期維持人民奪取勝利的士氣。同盟國必須學會更有效地戰鬥,必須學會充分利用他們自己的科技和情報資源;而由於軸心國,尤其是德國自己的愚蠢輸掉戰爭,這樣的觀點扭曲了同盟國自身努力的程度。戰爭並非簡單地作為人們維持自身生存的手段,而是作為建立此種或彼種世界秩序的途徑,正是對戰爭意義的這個認識促使他們前赴後繼。人們強烈感覺到,這確實是一場將改變歷史的戰爭。

  本書講述了從1919年《凡爾賽條約》引發新戰爭的根源,到同盟國最終勝利,重新建立一個更穩定世界的故事。它始於戰爭初期的小範圍戰爭,德國軍隊以較小的傷亡快速征服了歐洲大部。僅僅19個月,德國佔領了從挪威到克裏特島(Crete),從法國大西洋沿岸到華沙的大片地區。希特勒和德國領導層信心滿滿,理所當然地認為可以在舊秩序的廢墟上建立一個“新秩序”(New Order)。

  戰爭繼續,軸心國入侵蘇聯、東南亞和太平洋,幾乎打到蘇伊士運河。蘇聯使出渾身解數才暫時避免了失敗,但也遭受了驚人的損失,若換作其他國家早就繳械求和了。史達林激勵人民繼續戰鬥的能力成為1941和1942年的關鍵因素,這時的西方盟國正竭力避免太平洋和大西洋敗局,對德軍的推進束手無策。對同盟國而言,這幾年打的是一場努力避免更壞情況發生的持久戰。對他們的軸心國敵人來説,新的世界秩序的誘人獎賞似乎在向他們招手——德國士兵登上高加索山脈,日本士兵離澳大利亞近在咫尺,德國和義大利軍隊深入埃及。

  然而,形勢遠非如此。在陸地,在海洋,在空中,緩慢而踏實地,戰爭風向開始轉向同盟國。人們終於看到,一度似乎勢不可擋的軸心國軍隊也會在大規模戰役中被打敗。沙漠戰爭的勝利,鋪平了重新征服地中海的道路;索羅門群島(Solomons)的勝利在日本帝國防線前沿撕開一個口子,通過它,同盟國投入了壓倒性的陸海空力量;史達林格勒的勝利向全世界宣告蘇聯紅軍已經壯大,德軍輕易取勝的時代結束了。

  結束戰爭的戰鬥,在整個戰爭之中代價是最高昂的。西方、德國和日本的大部分傷亡發生在最後18個月的戰鬥中。遙遠前方的勝利不會讓戰爭進行變得更容易,而是要求投入最大努力。慘敗的前景要求軸心國軍隊做出孤注一擲的防守。戰爭于1945年8月最終結束時,世界不得不接受戰爭留下的一片廢墟。這一次,這場戰爭帶來的改變比1918年那次更持久。二戰結束後的70年中,沒有一件可與二戰相提並論的事件發生,二戰的影響一直持續至今。

  理查德 奧弗裏

  歐洲文理科學院院士

  英國皇家歷史學會會士

  英國人文社科院院士

  書摘:

  1. 締造和平(1919—1929)

  大事表

  1919年6月28日

  德國代表團在巴黎簽署《凡爾賽條約》。

  1920年1月10日

  國際聯盟宣告成立。

  1925年12月1日

  《洛加諾條約》(Locarno Treaty)簽署,確認了西歐戰後秩序。

  1926年9月10日

  國際聯盟接納德國。

  1929年10月29日

  華爾街股市崩潰引發全球經濟蕭條。

  1932年7月9日

  洛桑會議暫停了德國賠款的支付。

  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戰戰事正式結束,有史以來最血腥的四年戰爭留下一個滿目瘡痍的歐洲:超過800萬人喪生;傷殘者是前一數字的兩倍;成百上千萬人飽受戰爭之苦,受到饑餓、疾病的折磨。隨著一戰結束,人們普遍希望這真的是一場“結束戰爭的戰爭”。

  1919和1920年,戰勝方協約國(Allies)在凡爾賽達成的條約(《凡爾賽條約》)被寄予厚望,人們期待它將打造持久和平的基礎。這一條約背後的原則是,1918年1月美國總統伍德羅 威爾遜(Woodrow Wilson)首次以“十四點”形式做出的聲明。其中最重要一點是協約國承諾,允許德國、奧匈帝國和俄國等戰前王朝帝國控制的歐洲民族建立獨立民族國家。威爾遜希望所有歐洲國家都將採用民主治理形式。各國還有義務通過國際組織進行國際合作,這就是後來的國際聯盟(League of Nations,簡稱國聯)。該組織的成員承諾將遵循不訴諸戰爭原則,今後所有成員國間衝突將通過談判而不是戰爭解決。

  戰勝國的理想很美滿,然而實際情況遠遠稱不上理想。因為中東歐大範圍的民族雜居,民族自決在實踐中很難組織。許多歐洲人最後生活在另一個完全不同的多數民族統治下,比如:在捷克斯洛伐克和波蘭的日耳曼人;在羅馬尼亞的匈牙利人;在波蘭的烏克蘭人。英國、法國和義大利拒絕給予其殖民地“民族自決權”。英法以國聯託管權名義接管前德國和土耳其殖民地,直接把它們當成自己的殖民地。由於《凡爾賽條約》,戰敗國德國、奧地利和保加利亞都割讓了國土,對自己的遭遇一直滿懷憤怒和仇恨。德國受到苛刻對待:東普魯士和西裏西亞地區割讓給波蘭;薩爾工業區國際化;萊茵蘭地區非軍事化;德國只許維持10萬人的軍事力量維持國內安全;還有一個最終確定為1320億金馬克的賠償條款,德國需要向協約國支付到1980年才能還清。一旦有了機會,被解除武裝、割地賠款的德國推翻凡爾賽體系的理由比任何其他國家都充足。

  國聯也有先天不足。1920年,美國參議院否決了《凡爾賽條約》。在世界上最富有,潛在最強大國家缺席情況下,國聯召開了它在1920年的會議,而俄國和德國被排除在國聯之外。該組織被英法兩國把持,但參與國聯的一群小國如何確實防止未來戰爭的問題卻從未被明確過,並且對戰爭的普遍厭倦意味著這個問題在20世紀20年代也從未受到檢驗。1926年,德國最終被國聯接受,但由於其他國家根據國聯盟約條款承諾的裁軍未能實現,德國對此依然憤憤不平。戰後經濟復蘇問題加深了這些怨氣。20年代中期美國主導的短暫經濟繁榮又掩蓋了深層次的經濟隱患。1923—1924年,德國、奧地利和東歐國家的惡性通脹登峰造極,留下一個存款被洗劫一空、憤恨、一貧如洗的中産階級。貿易沒能恢復到戰前水準,即使歐洲戰勝國也背負著沉重的戰爭債務。經濟危機引發社會動蕩和政治兩極分化,維持民主更為艱難。在義大利,1922年,一個激進民族主義法西斯新政黨領導人貝尼托 墨索裏尼當上總理,到1926年建立起一黨獨裁統治。1923年,一次政變給西班牙帶來了軍事獨裁者普裏莫 德 裏維拉(Primo de Rivera)將軍;三年後,畢蘇斯基(Pilsudski)元帥在波蘭領導了一場軍事政變。新成立的蘇聯幾乎從一開始就是一黨國家。

  1929年10月,華爾街股市崩潰,隨後的經濟蕭條加速了向獨裁統治的轉變。空前的資本主義制度危機,在世界範圍內製造出4000萬失業大軍。在德國,阿道夫 希特勒領導的大眾民族主義運動主張停止賠款,推翻凡爾賽體系;4年之內,他的政黨成為德國國會最大黨。在日本,蕭條激起另一種民族主義反應:1931年,為掠奪經濟資源幫助日本經濟,日本軍閥在中國華北發動戰爭。國聯沒有採取任何行動,阻止經濟下滑或暴力民族主義涌現。到了20世紀30年代,戰爭苗頭再次顯現。

  “和平締造者”

  1919年上半年,戰勝國在巴黎開會,決定德國、奧匈帝國、保加利亞和土耳其等戰敗國的命運。美、英、法三國主導了會議討論。雖然在戰爭期間被德國造成重大損失,但俄國正深陷革命之中,所以沒有受到邀請。義大利和日本也是戰勝國,但它們認為大會的結果對它們不公。義大利沒有得到1915年參戰時作為對價承諾給它的土地。日本強烈不滿作為非白人國家的二等地位。1919年6月28日,在凡爾賽宮(Palace of Versailles)簽署的最終協議播下了未來危機的種子。

  圖1:位於日內瓦的國聯大樓。1920年,國聯大會移到瑞士,38個成員國在此開會。

  圖2: 德國政治家古斯塔夫 斯特萊斯曼(Gustav Stresemann)。作為1924到1929年間的德國外長,他尋求採取“履行”《凡爾賽條約》條款的政策。

  圖3: 1920年,俄國內戰期間,一隊紅軍士兵正行軍通過哈爾科夫。一年後,共産黨取得內戰勝利。

  圖4: 勞埃德 喬治(Lloyd George)、喬治 克列孟梭(Georges Clemenceau)和伍德羅 威爾遜在1919年凡爾賽和會(Versailles Conference)上。

  德國被解除武裝

  凡爾賽體系的設想是實行全面裁軍,戰勝國也不例外。作為主要戰敗國,德國被迫裁軍,主要武器和戰機工廠及海軍船廠被摧毀或轉為民用生産。1919年留下的大量戰機被銷毀(見上圖);德國邊境防禦工事被炸毀。甚至早在條約簽署前,德國艦隊就已經被迫轉交給英國。英法雖然確實減少了軍力和預算,但沒有履行全面裁軍的承諾,引發了德國對不平等待遇的強烈憤慨,助長了德國民族主義大潮。

  圖5:1928年8月27日,巴黎,規定戰爭為非法行為的《凱洛格—白裏安公約》(Kellogg-Briand Pact)被簽署。雖然德國、義大利、日本和蘇聯簽署了該公約,但他們都在20世紀30年代訴諸了戰爭手段。

  圖6:1929年10月24日,焦急的投資者站在紐約證交所門外。幾天后,災難性的華爾街股市大崩潰發生了,引發全世界的經濟大蕭條。

  圖7: 英國資深和平主義者喬治 蘭斯伯裏(George Lansbury),攝于1929年。20世紀二三十年代,他協助領導了遍及英國的反戰運動。

  圖8: 1922年9月,爭奪土耳其西部控制權的希(臘)土戰爭(Graeco-Turkish war)高潮期間,土耳其部隊在士麥那附近紮營。土耳其最終贏得戰爭。1923年8月,《洛桑條約》(Treaty of Lausanne)確立了土耳其的獨立地位。

  2.日本侵華(1931—1939)

  時間表

  1926年12月25日

  裕仁成為日本天皇,年號“昭和”。

  1933年2月

  李頓(Lord Lytton)男爵領導的國聯調查團調查報告發佈後,國聯譴責日本佔領中國東北。

  1936年2月

  “二二六事件”——日本青年軍官在東京刺殺好戰的民族主義政治對手。

  1936年11月25日

  德國和日本簽署《反共産國際協定》(Anti-Comintern Pact),聯合對付以莫斯科為基地的共産國際。

  1937年7月29日

  日軍佔領北京,開始了與中國的八年戰爭。

  1937年12月13日

  日軍在長江攻擊美國“班乃島”號(Panay)炮艇,引發一次短暫的美日關係危機。

  1939年 8月20日

  蘇軍在諾門罕“蒙滿邊境事件”中進攻日軍。

  1940年10月12日

  日本“大政翼讚會”成立,強推各政黨合併為一個單一民族主義集團。

  從1931年到1945年二戰結束,日軍在中國土地上發動了一場斷斷續續的殘暴戰爭。前後14年的戰爭殘害了超過1500萬中國平民的生命。日本侵佔亞洲是暴力帝國主義時代最後和最殘忍的一幕。避開世界媒體的關注,日本佔領者放縱暴行,對他們控制下的居民實施了系統性的持續迫害。

  日本自19世紀起成為帝國主義國家,1895年佔領臺灣,1910年吞併朝鮮。隨著中國陷入政治動蕩,軍閥混戰,日本自1915年5月開始侵蝕中國主權。20世紀20年代,日本關東軍駐紮在中國東北保護日本經濟利益。日本軍隊在很大程度上獨立於東京政府,軍隊領導層渴望增強日本帝國主義在中國的影響力,而中華民族的覺醒——矛頭指向日本佔領中國領土——和1929世界大蕭條對日本經濟前景的災難性影響,都被當成他們在亞洲實施軍事擴張的藉口。

  1931年9月18日,關東軍導演了一場拙劣的假襲擊,炸毀奉天(瀋陽的舊稱)附近日本人控制的鐵路。日軍以此事件為藉口,快速佔領了東北大部。“不抵抗將軍”張學良被趕跑,一個新的偽滿洲傀儡國于1932年成立,名義上由“末代皇帝”溥儀統治,而日本人則控制了東北富饒的礦産和糧食供應。雖為國聯成員國,日本的侵略行徑並沒有遭受其他大國的阻止。1933年,日本退出國聯。接下來3年裏,日軍繼續侵佔華北,佔領了熱河、察哈爾、河北諸省,在舊京城北京駐紮了守軍。

  中國的抵抗不斷增長,日軍繼續侵略:7月7日盧溝橋事變迅速升級。7月27日,日本首相近衛親王宣佈將在亞洲建立“新秩序”。幾週之內,中國國民黨和共産黨軍隊與日本佔領軍的戰爭全面爆發,直到8年後日本投降才結束。日軍利用鐵路和河谷迅速擴張到華中,1937年10月佔領上海;12月佔領國民黨首都南京——蔣介石隨後撤退到新都重慶;1938年10月佔領南部沿海的廣州。毛澤東領導的共産黨遊擊隊控制了偏僻的中國西北,當時並未對日本侵略者構成太大威脅。到1939年,日本控制了從長江下游到內蒙古的大部分大城市和交通幹線。

  日本帝國主義勢力的突然擴張,打破了蔣介石統一中國的美夢,也讓日本陷入與西方大國的衝突。西方之所以容忍日本的侵略,僅僅是因為沒有有效方法驅逐日本軍隊,除非付出一場大戰的代價,而他們既不願意,也沒有資源發動這樣的戰爭。日本的擴張直接威脅到蘇聯在蒙古的利益,引發了兩次短暫衝突:1938年在張鼓峰,1939年在諾門罕,蘇軍取得兩場戰爭勝利。然後,日本政府和軍隊選擇轉向南方舊歐洲殖民地富饒的油田和礦産,建設下一階段的亞洲“新秩序”。

  蔣介石(1887—1975)

  一戰結束時,中國一片混亂。清王朝已于1912年被推翻,中國大部由盤踞一方的軍閥統治著。1924年,主要民族主義政黨國民黨在廣州建立政權,但控制著很小的地盤。到1926年,年輕軍官蔣介石躍居為國民黨的領導人物,開始了10年的統一進程。1927年,他破壞了華東各城市的共産黨組織,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他把新首都定在南京,一步步迫使各地軍閥接受國民黨的統治。到1936年,他控制了約三分之二的中國。

  圖1 :1935年的一張偽滿洲國郵票,人像是溥儀,最後一個滿清皇帝,日本新佔領區的傀儡皇帝。

  圖2: 1937年秋,繼海岸線大型兩棲攻擊之後,日軍進攻上海,中國士兵躲在沙袋工事後進行阻擊。

  圖3 : 1931年12月,兩個日本士兵在火車頂站崗,警戒中國民眾武裝。當年9月,日軍佔領東北。

  南京大屠殺

  1937年12月13日,日軍佔領蔣介石的首都南京。隨後發生的是漫長中日戰爭中最可怕的一幕。日軍放縱暴力,殘害手無寸鐵的平民,時間長達數周,而他們的司令官松井石根無力阻止。戰後估計指出,有26到35萬中國人遇難,其中大部分被非常殘忍地殺害。9萬被俘的中國士兵全部被殺害,其中一些在砍頭比賽中被殺。成千上萬婦女,不分老幼,被強姦,被殺害。幾天后松井石根告訴一個美國記者,日本軍隊“也許是世上最沒有紀律的軍隊。”

  圖4 : 1937年12月佔領南京後,日本士兵脫光中國人的衣服,綁起來充作練刺殺的活靶子。

  圖5 : 1934年,共産黨領袖毛澤東和周恩來在長征中。約10萬紅軍艱苦跋涉1萬多裏,躲開國民黨圍追堵截,到達延安。

  圖6 : 1937年日軍進攻上海期間被炸毀的火車站。日軍在中國不加區別地狂轟濫炸,包括使用毒氣。

  內文版式 :

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