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肯尼迪家族史:權力下的冰與火

時間:2015-07-02 10:19   來源:人民網-讀書頻道

  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的號角已經吹響,傑布布希和希拉裏克林頓成了最熱門的候選人,有的媒體甚至打出“‘布希三世’對決‘克林頓二世’”的標題。這從側面或可反映出門閥政治對美國大選的影響之深。而説到門閥政治,就不得不提肯尼迪家族。

  對於國內讀者而言,一説到“肯尼迪家族”,首先想到的往往是肯尼迪總統,即約翰F.肯尼迪,以及他身邊的女人,例如他的妻子傑奎琳和情人瑪麗蓮夢露。確實,從他當選為美國總統的那一刻起,他就註定會成為肯尼迪家族史上最耀眼的明星、最不可思議的傳奇。幾乎可以斷言,他是肯尼迪家族至今乃至將來都不可逾越的巔峰。在肯尼迪總統的光環下,這個家族的其他成員似乎就顯得有些黯淡了,迄今為止的大部分相關傳記也都是圍繞著肯尼迪總統撰寫的。而《權力下的冰與火:永不落幕的肯尼迪王朝》則為我們打開了解讀這個家族的另一些緊閉的門窗,揭秘權力背後的真相,光鮮背後的殘酷。

  書名:權力下的冰與火:永不落幕的肯尼迪王朝

  作者:【美】達爾文波特/丹福思普林斯

  定價:55.00元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作者簡介

  達爾文波特(Darwin Porter),1937年出生於美國北卡羅萊納州西部,1959年畢業於邁阿密大學,曾任《邁阿密先驅報》專欄記者、分社總編,現為好萊塢明星傳記作家,為伊麗莎白泰勒、瑪麗蓮夢露、約翰肯尼迪、馬龍白蘭度等明星撰寫了多部傳記。他擅長挖掘聚光燈背後的故事,以專注的態度、實踐的精神,為讀者還原了一段鮮為人知的生命歷程。

  丹福思普林斯(Danforth Prince),血月出版社創始人及總裁,曾長期擔任《紐約時報》巴黎分社記者,目前是美國揭露名人隱私的最熱門的出版商。他與達爾文波特合著過多部遊記作品和名人傳記。

  ◆內容簡介

  100年前,這個美國乃至世界歷史上著名的家族,從愛爾蘭跨越大西洋,憑藉滿腔的熱情、精湛的手藝、精明的頭腦,以及堅韌不拔的意志,在北美大陸紮根繁衍、白手起家,建立起一個覆蓋商界和政界的傳奇王朝。這個家族出過一位總統、一位司法部長,以及數位議員,如今,凱瑟琳肯尼迪仍肩負著美國駐日大使的重責。然而,在權力和榮耀的背後,也有鮮為人知的辛酸、防不勝防的陰謀、縱橫交錯的黑幕,以及揮之不去的“詛咒”。

  好萊塢知名傳記作家達爾文波特和丹福斯普林斯在現有資料和數據的基礎上,經過多年採訪取證、深入挖掘,不僅詳細講述了肯尼迪家族的政治生涯、兄弟紛爭、與黑幫組織的牽連,還原了或被遺忘、或被掩藏、或被歪曲的桃色新聞和婚姻鬧劇。

  ◆本書看點

  1、家族神秘“詛咒”頻現。肯尼迪家族的成功史和神秘的“詛咒”一直被人們津津樂道。本書開出版之先河,不僅剖析了這個家族的輝煌和悲劇,也披露了鮮為人知的私密與禁忌,能夠滿足讀者的閱讀需求。

  2.權威性。本書主要作者達爾文波特是頂尖的好萊塢傳記作家。他的每一部撰述都有理有數據,有圖有真相,具有非常高的可信度。

  ◆書摘

  4 “我想把事情辦好”

  傑克連任參議員,這提升了他在參議院中的資格,但和首席行政長官比起來,立法者還無法使他感到滿足。他在競選中經常説:“我想把事情辦好。”這句簡單而實在的話,正是他謀求總統的最基本的理由。他深信,只有獲得了行政職權,才能獲得真正的發言權,他要成為美國的最高統治者,只有這樣,才能獲得相應的權力,從而“把事情辦好”,乃至更好。

  20世紀50年代的美國,是一個經典的、被懷念的年代,政治穩定,經濟增長,科技進步,人們的物質生活水準顯著提高,生活方式也日新月異。然而,在這繁榮的景象背後,恐慌、貧窮、失業、不平等和種族歧視等問題十分嚴重。50年代末,美國還受到了來自蘇聯的挑戰。時任總統艾森豪威爾已經69歲,加上健康欠佳,面對來自國內外的壓力,他顯然有些力不從心。相比之下,傑克正值年富力強的年紀,他曾在南太平洋立下赫赫戰功,又是普利策獎的獲得者,如今更是聚集了大批追隨者,更重要的是,他本人有著追求理想的野心和謀略。1958年年初,不少熱愛家鄉馬薩諸塞州的媒體已經自覺地把傑克看作民主黨的總統候選人。

  但是,年齡和信仰仍是傑克通往總統寶座的巨大攔路虎。有很多民主黨人認為,最適合傑克的職位是副總統,而不是總統。國會中的民主黨人在為總統候選人提名時,把傑克排在第四位,排在他前面的分別是:林登約翰遜、史蒂文森,以及斯圖爾特賽明頓(Stewart Symington)。民意調查顯示,眾議院民主黨人、各州委員會主席及部分勞工領袖擁護賽明頓,參議員民主黨人和多數南方領袖則擁護約翰遜,新聞出版界及知識分子大多擁護史蒂文森。另外,前總統杜魯門公開表示支援賽明頓,而已故總統羅斯福的夫人則表示會支援史蒂文森或另一位候選人休伯特漢弗萊(Hubert Humphrey)。可見,要擊敗其他黨內對手成為總統候選人,傑克面臨的挑戰十分嚴峻。

  儘管如此,他依舊把總統作為目標,而非副總統,他表示拒絕在任何情況下接受副總統的提名。在他看來,屈居第二就意味著失敗,而肯尼迪家族沒有失敗者。更何況,副總統的政治道路向來都是“死衚同”。他相信,有朝一日,美國肯定會有第一位天主教徒總統、第一位猶太總統,甚至是第一位黑人總統。

  民主黨內的總統候選人的初選將在16個州進行,要想獲得1960年的提名,不僅要博得普通民主黨人的支援,還要爭取各州民主黨領導者的支援。為此,傑克的競選班子于1959年在華盛頓專門設了個辦公室,由肯尼迪家的另一位女婿史蒂夫史密斯(Steve Smith)負責,主要工作是聯絡美國各州的州長、主席,並爭取一些基層的支援者。10月的一次問卷調查顯示,各獲得提名的候選人在民主黨中郡級以上的主席中獲得的支援率為:傑克32%,賽明頓27%,史蒂文森9%,約翰遜3%。不過,61%的人認為,就算傑克成為總統候選人,他也很難在總統大選中打敗共和黨的總統候選人理查德尼克松(Richard Nixon)。

  這是一場惡戰,傑克除了全力以赴別無他法。一位政治觀察者説:“他是所有職業競選人中最精明的。但事實上,他的處境很危險,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遭到那些虎視眈眈的政敵的報復。”相比之下,傑克的對手們則低估了傑克的實力,他們似乎忘了,傑克的背後是整個肯尼迪家族。

  34歲的鮑比幾乎是在玩命地工作,每天吃完早飯,他就召集傑克的競選班子,分配當天的任務。他有著驚人的記憶力,對地名、人名,誰喜歡誰、誰討厭誰都瞭如指掌,連什麼時候給誰打電話或寄資料,他都指揮到位。用班子成員的話説:“我們不僅有最優秀的候選人,還有最優秀的競選總管。”剛畢業不久的泰迪、妹夫薩金特施萊弗(R. Sargent Shriver)和史蒂夫史密斯也都參與到了這場戰鬥中。當然,肯尼迪家族的女人們也沒有待在家裏聊天種花,她們為傑克四處奔走。甚至連杰克昔日的情人們,也都團結起來,紛紛為傑克拉票。

  不過,傑克的整個競選活動的“大老闆”仍是老喬。他對傑克説:“你做你認為對的事,我們負責搞定政治家。”從1958年起,老喬就和一些有權勢的人物保持著較為密切的聯繫,只要有機會,他就把兒子推薦出去,用他自己的話説,要“像推銷肥皂劇一樣推銷傑克”。推銷需要花錢,老喬有的是錢。他往紐約一家銀行存了一大筆錢,然後告訴那個堅決反對天主教徒當總統的銀行老闆:“我在你的銀行裏存了900萬,當然,我也可以隨時取出來。”在傑克的政治之路上,老喬的金錢化成了無形的力量,把傑克推進了千家萬戶。在金錢的攻勢下,《生活》雜誌、《展望》(Prospect)雜誌、《外交》(Foreign Affairs)雜誌、《星期六晚郵報》(The Saturday Evenmg Post)等一系列有聲望的刊物都對傑克和肯尼迪家族進行了大肆吹捧。傑克輝煌歷史功績、和傑基的“美滿”婚姻、肯尼迪家族的創業史,以及伶俐可愛的女兒卡羅琳,都成了人們茶余飯後的談資。可以説,整個1959年是屬於肯尼迪家族的。

  1960年1月2日,一切準備就緒,12點30分,約翰F. 肯尼迪在記者招待會上發表競選聲明:“今天,我宣佈參加美國總統的競選……在過去的四十個月裏,我走遍了聯邦的每一個州……我一定能在提名和大選中獲勝,我參加競選就是以此為信念的。”

  這一年,傑克才42歲,美國歷史上從來沒有過這麼年輕的總統,很多人對此表示擔憂。傑克回應説:“從海軍軍官到國會議員,我為國效力了十八年。我認為要接受考驗的不是年齡,而是這個人本身。”而對於民眾心中一直存在的關於天主教身份的疑問,他並沒有直接點明,而是巧妙地點了一下:“候選人是否相信憲法、相信第一修正案,是否能做到政教分離,這才是最重要的。”在1月3日的《會見報界》節目中,傑克再次強調自己不會接受副總統提名,舉手投足之間的堅定與自信,為他贏得了更多的喝彩。

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

圖片